魯菜老師父出山上網,教百萬網友做傳統魯菜,引來贊美
滿屏的“拜見師父”,滿屏的“魯菜大師”,滿屏的“牛”,中間夾雜著網友們發現的小細節和自己造的梗兒,陳宗明看著手機里的彈幕,一向不茍言笑的臉上逐漸浮現笑容。陳宗明今年69歲,自稱是一名魯菜老廚師,在他和徒弟陳大偉的社交網站上也是這樣自我介紹的,可網友們覺得這樣稱呼與他展現出來的實力不相稱,總是尊稱他為魯菜大師、魯菜泰斗。兩年前,師父出山上網,通過視頻的形式教網友們做魯菜,真教,不來虛的,而今在各個視頻平臺已有百萬“云徒弟”。
老廚師上網教魯菜驚起“哇”聲一片
3月28日上午,新黃河客戶端記者在位于濟南仲宮的一處小院里采訪了陳宗明,這里是他們魯菜教學視頻的拍攝現場。
2021年5月,陳宗明和徒弟陳大偉在社交平臺以“師父和我做魯菜”為賬號,開始發布視頻,記錄兩人籌備拍攝魯菜系列視頻的過程。到了8月份,賬號發布了一條17分鐘的視頻《10大經典魯菜系列①九轉大腸,洗汆煮煸燒煨?,甜酸咸香苦辣兼,集傳統烹飪技法的大成之作》,一頭銀發、身穿灰色中式服裝的陳宗明操著一口地道的山東話正式開課了。
第一個系列的教學視頻以十大經典魯菜為主要內容,教授了九轉大腸、海參扒肘子、奶湯全家福、?大蝦、炸灌湯丸子、八寶布袋雞、干燒鯧魚、爆炒腰花、鍋塌蒲菜、糖醋鯉魚。首個九轉大腸教學視頻,從洗大腸開始教起,每個步驟都以特寫鏡頭細致展現,毫無保留。糖醋鯉魚教程精細到用特寫鏡頭展現打刀過程中刀刃的走向。前一分鐘網友們還在關注老師父手抖,下一分鐘他把打好刀的鯉魚提起來,彈幕驚起“哇”聲一片。彎如月牙的鯉魚被澆上金黃色的糖醋汁后,金色的鯉魚似乎活了,一下子跳躍到盤子中,加上盤底的圓形藕盒仿佛銅錢一般,大家立即理解了魚躍龍門的吉祥寓意。
終于,有人開始在評論和彈幕里問陳宗明到底是何方高人。
在新黃河記者采訪中,陳宗明是這樣介紹自己的:1972年師從魯菜泰斗顏景祥,在魯菜行業從業50多年沒改行。“我就是一個魯菜老廚師。”他這樣稱呼自己。
在此之前,他一直隱身在飯店后廚,直到退休。即便在信息浩如煙海的網絡世界,也沒有幾條關于他的有效信息,他似乎是在魯菜江湖橫空出世的高人。但他的出現卻不是要跟人一較高下的,他是來向更多人撒播魯菜烹飪興趣的種子的。
在魯菜廚房低調了50年的陳宗明也即將步入古稀之年,技能、經驗、人生閱歷都有了,他覺得不能再低調了,而且魯菜的發展也不允許他繼續低調了。老師父出山,不怕教會徒弟餓死師父。
“油乎乎”“黑乎乎”不是魯菜真正的模樣
“2021年4月底,一個工作多年的’老社畜‘辭去工作,租下一個小院,經過3個月的烈日酷暑的裝修后,本‘畜’和師父開始拍攝系列魯菜。原因是我在工作中,發現我們傳統的飲食文化正在慢慢消失……我只是想拍下我師父和魯菜,這代表了傳統烹飪的一角。”陳大偉在視頻簡介里這樣寫。
在4年前一次紀錄片拍攝過程中,陳宗明結識了在媒體做編導的80后陳大偉,一個懂魯菜,一個會拍攝,兩人一拍即合,決定通過拍攝短視頻的形式向大眾教授魯菜制作技法。陳大偉向陳宗明拜師,成為“關門弟子”,此處加引號是因為師門沒有關起來,反而隨著視頻的廣泛傳播向全世界敞開了。
“我怕傳統魯菜在這個快餐時代消失。”陳大偉說,山東有山有水,有平原、有海洋、物產豐富、食材多樣,為烹調技法的形成打下了豐厚的物質基礎,魯菜也因此成為中國唯一的一個自發型菜系,是其他菜系的母菜系,其他菜系的很多技法都來自魯菜。陳大偉說,師父陳宗明師承魯菜泰斗顏景祥,有著非常系統和完整的魯菜烹飪技法,對魯菜甚至對山東來說,都是難能可貴的財富,而且他愿意傾囊相授。因此拍攝初期,師徒兩人就統一了思路,帶著一顆記錄和傳播魯菜的心去拍攝視頻,讓不懂魯菜的人認識魯菜,讓感興趣的人能學會。所以他們的視頻往往很長,短則十幾分鐘,長則四五十分鐘,放眼視頻類社交平臺,這個時長也是少之又少的。
“換做以前廚師學徒,徒弟不知道要給師傅洗多少次衣服,送多少煙酒,師傅才會教兩招,還會有所保留,怕教會徒弟餓死師傅。這位老師傅從選料到處理手法,從調料克數到火候大小,知無不言。更難能可貴的是把很多重要點,細節,翻車點,都說出來了。這才是真正的財富,是老師傅幾十年廚師工作的經驗之談。一道菜,二三十分鐘的時長,這位老師傅是真的想教會我們。我想,老師傅也是想把這些傳統特色菜讓更多人學會,能傳承下去。”有網友在視頻下這樣評論。
陳宗明的良苦用心被看到,也感動著熱愛美食的人和餐飲從業者。但陳宗明并不是為盛名而來,他本心依然是想讓更多人認識真正的魯菜。
“我看到有人說魯菜‘油乎乎黑乎乎咸乎乎’我就生氣啊,我想讓那些說這話的人都看看什么是真正的魯菜。”陳宗明在采訪中多數時候平靜講述,提到這里,他按捺著情緒。
真正的魯菜是什么?陳宗明說,是烹飪和文化的融合。魯菜和山東的文化是一脈相承的,山東深受儒家思想影響講究“和”,魯菜也是講究“和”,辣而不利、酸而不嗆、甜而不齁、咸而不重,時時處處講究不偏不倚,講究一個“和”,離開了山東文化的本質,魯菜就不能稱之為魯菜了。
不斷有人有人慕名而來,想向陳宗明拜師學藝。所以陳大偉這個“關門弟子”沒有關成,陳宗明又收了六七個徒弟,其中就包括爆火B站的“美食作家王剛R”。這個三月,王剛從四川不遠萬里帶著團隊前來學藝,陳宗明潛心教授,還為此一再推辭了新黃河記者的約訪。
我不是大師,但我想再活500年
視頻外的陳宗明和視頻里的他一樣,面對魯菜有著有些執拗的嚴肅。
視頻里的他講起魯菜來就像一部魯菜“活字典”,關于技法、食材信口拈來。即便如此,他依然認為自己需要不斷學習。“至今我做出的菜不敢自己嘗第一口。”在他眼里,魯菜的烹飪沒有天花板,做出的每道菜都不是最完美的,而自己窮盡一生追逐的就是一個不存在的完美,才會不敢去嘗第一口,所以說出這句話他哽住了喉。
“我師父顏景祥過去教導我進了廚房就要龍睛虎眼,火候差個一秒半秒就不是那個味道了。”他也用這樣的嚴格要求著徒弟們,看到徒弟達不到自己的要求,會訓斥,還會拍桌子。但他還會反思自己有沒有過分嚴厲,害怕傷害了他們的自尊心,他們就不好好學了。
網友被陳宗明的技藝和不吝賜教的態度折服,尊稱他為大師,他卻說自己當不起“大師”這個稱呼。“什么樣的人才能成為大師?我就是一個做飯的。一個行業要出現一名大師,是一個時代性的大事,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引領一個時代的潮流,推動社會進步。我自認只是盡心做好了本職,只是知識經驗比別人豐富一點。”陳宗明說,“人不能自卑,也不能盲目自大。”
打開隨便一條他們創作的視頻,滿屏彈幕都是對陳宗明和魯菜的認可,洶涌而來的贊美是他和大偉都沒有想到的。“我的師傅顏景祥80多歲了,他刷我們的視頻也會給我們點贊。有的粉絲學會后,會拍視頻交作業,有粉絲幫著整理筆記,感到自己正在被網友們推著繼續往前走。”陳宗明提到粉絲們露出了寬慰的笑容,有人為了吃魯菜從江西、湖南、四川、新疆趕來,他出山上網的目的正在一點點實現。
但他也正感受著歲月催人的緊迫。想到這里,他仰起頭短暫沉吟不語,“以前看史書,漢武帝壯志未酬想向天再借五百年,我現在也能體會他心中的吶喊,給我更多時間,把我畢生所學向大家掏個干凈。可轉念一想,這是自然規律,爭取多多給大家拍視頻。”他又不無驕傲地告訴記者:“我現在拍視頻,往鏡頭前一站,能堅持站五六個小時呢。”
新黃河記者:劉杰
編輯:劉玉紅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上一篇:長春有哪些不能錯過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