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風后的“桃堅強”和臺風前的搶收桃打擂臺,誰勝了?
上周五到周六,臺風“利奇馬”肆虐申城,導致正躍躍上市的地產水果損失慘重,尤以黃桃為甚。上海9大涉農區幾乎都有種植黃桃,根據市農技推廣服務中心的數據顯示,今年全市黃桃種植面積2.26萬畝,平均畝產1200公斤,總產值達2.6億元。但受“利奇馬”影響,今年黃桃恐減產20%-30%。然而桃農們依舊樂觀,他們將那些未被雨打風吹落、在災害中奮力生存下來的桃子稱為“桃堅強”。
昨天,部分“桃堅強”就如約出現在了“上海地產優質黃桃評優推介活動”的現場,參與一場由8個區、19家企業(合作社)參與的黃桃擂臺賽。
擂臺賽對參賽選手有著嚴苛的規定,企業(合作社)的黃桃種植面積必須在30畝以上,產品均需通過“三品”認證(無公害、綠色、有機認證)。活動邀請專家評委和市民評委“盲評”打分,可謂“地產水果好不好吃,專家、市民一起說了算”,且全程邀請公證員見證。
這場比賽中,有寶山、崇明、青浦、浦東新區、嘉定、奉賢、金山、松江8個區的企業(合作社)參與,其中產品獲無公害認證的有5家,綠色認證的達到了14家。此外,市民評委多是經網上報名而來,其中一位73歲的老伯許學勤,業已成為“明星啄木鳥”。
此前,他在“果園公園手拉手”上海地產優質果品直銷活動中,輾轉滬上多個公園,用自己的嘴巴品測出果品的糖度和酸度,以自己的辛苦指數實力支持地產水果。他告訴記者,“我的嘴巴非常準,測出來的糖度,誤差最多1度!”
活動最終評選出了銅獎3家、銀獎2家、金獎1家。當臺上報出金獎得主為來自青浦區的9號“上海先福蔬果專業合作社”時,臺下的百余位市民評委不禁發出歡呼,可見,“盲評”最終結果與市民心目中“兒時味道”基本吻合。
摘得桂冠的“先福”合作社負責人向先福顯然有些意外。他告訴記者,此次臺風“利奇馬”對他的35畝黃桃果園影響很大。臺風前2天,他發動全家老少,全力以赴搶收下了40%,剩余60%尚未完全成熟,因此摘不得,只能自求多福。經受狂風暴雨洗禮后,那些未采摘的60%中約有四分之一被風雨刮落,而堅強地留在樹上的果實,過不了幾天便成熟可摘,并以驕傲的姿態進入擂臺賽。
有意思的是,此次參賽黃桃中,有些是臺風之前搶收下并放入冷庫保存的桃子,而有些則是臺風后幸存下的“桃堅強”。向先福告訴記者,他之所以沒有讓臺風前搶收下的黃桃來參賽,目的是為確保新鮮度。唯一略有顧慮的是,“桃堅強”們因經歷雨水,在糖度方面或略有欠缺。不過從結果來看,市民未必喜歡太“甜膩”,“事實證明,經歷臺風考驗的黃桃真的是精品!”
市農業農村委產業發展處處長朱敏告訴記者,此次評優不僅為選出一個金獎,更在于樹立上海地產水果優質優價的品牌。“評優活動通過搭建與市民互動的平臺,增強農業生產端與市場、市民的粘度,一為了解市場需求,優化種植業產業體系,回答農民‘怎么種’的問題;二為推動優質產品走向市場,回答市民‘怎么買’的問題,由此倒逼果農形成良性競爭,生產更優質、更綠色的水果。對于獲獎的‘尖子生’,更要引導果農、合作社擴大規模,形成品牌集聚效應。”
本次評優活動由上海市農業農村委員會主辦,由上海農業展覽館、上海市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承辦,協辦單位為上海市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由上海農商銀行提供贊助。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