蠻夷之人初至姑蘇城記(蘇州值得)
2023年2月10日,提前一周已預定好出行計劃,工作也都安排妥當。當然,第一次一個人夜宿陌生城市是預料之中但是計劃之外的。初春細雨的蘇州,路人還穿著黯淡的厚外套,回憶短暫的兩日一晚,真實得像假的一樣。
“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
攝于楓橋蘇州兩天游玩路線(可收藏)
第一日路線:蘇州站-姑蘇景區酒店-蘇州博物館-拙政園-觀前街&平江路
第二日路線:寒山寺-京杭大運河-蘇繡商店-舊物店-誠品書店
第一日
1、剛從北寺塔地鐵出來,我對眼前看到的一片墨白小矮樓感到驚奇,居然沒有高樓大廈么?去蘇博路上,連售樓的都是一間小瓦房!人也不多,車流聲是稀稀落落的,更添靜的氣氛。這是一眼就愛了這座城么?還是因為久困“樊籠”,突臨在這種安靜的街道莫名興奮。但是后來司機告訴了我真實的原因:姑蘇區是老城景區,所以都是這種江南小鎮的感覺,到高新區或cbd和所以都市都一樣是水泥高樓。
攝于姑蘇景區的某條街2、蘇州博物館也許是我去過的所以博物館中最美的,山水環抱。不知人是在景中還是在景外,不知人是在室內還是在室外。
3、拙政園,不懂亭臺樓閣構造的話,來這園林便能略知一二。博爾赫斯若置身其中也許不會寫出《小徑分岔的花園》了吧。無論何人生活在此園中,或多或少都能沾染天地靈氣,徒留雅趣。 蘭雪堂、芙蓉榭、天泉亭、秫香館涵青亭、放眼亭、聽雨軒、嘉實亭、玲瓏館、海棠春塢、繡綺亭、梧竹幽居、綠漪亭、遠香堂、倚玉軒、雪香云蔚亭、待霜亭、志清意遠凈深亭、聽松風處、小飛虹、小滄浪、得真亭、玉蘭堂、香洲澈觀樓、荷風四面亭、見山樓 宜兩亭、卅六鴛鴦館十八曼陀羅花館、與誰同坐軒、笠亭、倒影樓、拜文揖沈之齋、浮翠閣、留聽閣、塔影亭,拙政園31景的每一景都配有詩詞,印象最深刻的是遠香堂,因它四面通透,夏日香風撲面,似與天地相通,故取自周敦頤的《愛蓮說》:“香遠益清”句意。與誰同坐軒則取自蘇軾的《點絳唇》:“閑倚胡床,庾公樓外峰千朵。與誰同坐。明月清風我。”
4、蘇州必喝的網紅竹筒奶茶請認準“茶色煙雨”,好懷念,想喝它的第二天。
5、第二日,主要時間花在購買伴手禮上,也因此遇到2個有意思的小老頭。一個是賣蘇繡、主出口日本做面料生意的老版,一個是收集舊物的古玩老板。前者姓褚,后者則自稱東吳印社的徐壽富。本來只買了2幅蘇繡,褚老板進里屋給我拿禮袋的時候,我看到了一下精致做工的旗袍和面料,以及各具特色的女士手提包。老板見我有興趣便開始介紹起來,之所以不對外展示,是因為他主要出口日本的。我注意到一個很大的白色石頭,褚老板說那是天然水晶,可以避邪,重達80多斤,我鐵定抱不動。另一徐老板,則在我剛進店沒多久前,柜子一時不穩,滑落了一塊價值5萬多的“瓷磚”和3000多的觀音像。徐老板唉聲嘆氣完,又平復好心情給我刻印章了(本來是不打算買的,看老板收購了那么多的老物件,每一件都極具故事性,也支持下徐老板)。我問老板那塊平平無奇的“瓷磚”為啥值那么多錢,徐老頭說,有人曾出價5萬買這塊汪合山(音譯,我現在也不知道是哪位文人)的作品,他沒賣,覺得能賣10幾萬呢。
最后,還是以仿毛澤東詩詞畫個句號吧。
七絕·姑蘇城
煙雨灰蒙入江南,
回望樓臺波光漾。
三十一景迷蹤跡,
風吹魂飄進姑蘇。
念奴嬌·寒山寺
長空萬木,
千百里,
雁過楓橋夜泊。
路人初臨何所見,
盡是水墨蘇地。
普明塔前,
大運河上,商船緩駛過。
江山如畫,
古代曾云海綠。
彈指多少年,
人間變了,
但風景依舊。
猶憶當時張繼詩,
夜半鐘聲入耳。
獨有閑情,
天際遍烏云,
風靜心清。
木魚一敲,
愁障灰飛煙滅。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上一篇:10月第一周讀書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