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詭事錄》的長安紅茶是什么茶?唐朝人烹的茶是什么“黑暗飲品”?
最近《唐朝詭事錄》火了,不知道你看了沒,這部劇講述了在繁華的大唐盛世之下發生的一系列奇聞異事。長安紅茶是第一個單元故事,一年之內新娘失蹤被害。長安突然興起了一陣紅茶之熱,達官貴人們競相追捧,無不以喝過長安紅茶為榮,包括太平公主。
其實,這種紅茶主要成分是西域迷魂草,狀如鮮血。傳言該茶是男人的加油站,女人的美容院,喝了以后可以飄飄欲仙減輕痛苦,還會進入極致幻境。
關鍵是這東西還會上癮,一聽就是毒品無疑了。關注這部劇的同時,八叔也了解到唐朝飲茶文化,今天我們來談談唐朝人是如何飲茶的。
唐朝人喝茶有多講究
茶文化的真正興起源于唐朝。飲茶在唐朝人日常生活非常流行,不僅普通百姓喜歡,宮廷貴族更是熱衷。
唐《宮樂圖》宮廷仕女品茗奏樂,意態悠然陜西法門寺地宮曾出土了一套唐代宮廷金銀茶具。這套茶具,包含了鎏金銀籠子、鎏金茶碾子、鎏金茶羅、鹽臺、匙子和玻璃茶碗等物件,根據茶具上銘刻的“五哥”( 僖宗幼時的小名)的花紋,推知它是唐僖宗供奉的。
它展示了從 焙炙、研磨、烹煮、飲用等制茶工序及飲茶的全過程。
炙茶唐朝時代,人們飲的主要是經蒸壓而成的餅茶,其制作過程十分復雜,貴族喝茶一般配有專門的茶藝師。飲茶前先將茶餅進行烘烤,再經碾碎,方可煮茶飲用。
煎茶圖茶籠是用來盛放茶餅的器具,一般掛在涼爽通風處,保持干燥。當茶餅潮濕時,茶籠可用于焙炙。
碾茶取出的茶餅,需要用茶碾子碾成細末。茶碾子由茶槽子和碾子兩部分構成。
鎏金壺門座銀茶碾子
唐代的茶碾子于現在的藥碾槽形狀相同,槽身如船身,底部弧形,兩端上翹,便于碾子來回移動。碾子有軸,手執推動,碾輪邊尖,便于碾碎茶餅。
篩茶茶餅碾碎成末后需通過茶羅篩選,使得茶末粗細均勻,這樣泡出來的茶湯品質才會較佳。茶羅由羅框和羅屜兩部分組成,上層的羅框用絲線組成細網,篩濾茶末;下層羅屜,用來裝篩下的茶末。
茶盒子篩好的茶末,為保持茶葉的香味要用盒密存。
鎏金銀龜盒鎏金銀龜盒,用來儲存制作好的茶末,茶放入后可揭開龜盒取茶,也可從龜口倒出。
燒水唐代煎茶,首先要用風爐煮水。風爐通常用銅、鐵,甚至揉泥制作而成。內裝木炭,用來生火煮茶。煎茶時,通常用火箸來夾取木炭。火箸,形制如吃飯用的筷子,一般用鐵或熟銅制作而成。
唐系銀鏈火箸,用來夾炭的工具。
壺門坐高圈足銀風爐,用于生火煮茶。
飲茶終于等到一鍋茶煮好了,茶藝師開始分茶。分茶時要把茶水上的茶末均勻地倒入各個碗中,即可吃茶,并配點心。現代人喝茶,多用玻璃杯和白瓷杯,唐朝人喜好用青瓷碗和玻璃碗。
五瓣葵口圈足秘色瓷碗,用于飲茶
唐朝人為什么最愛喝茶
唐朝歷經了300年,一半的時間是極盛狀態,盛到什么程度?同一時期你拉一個歐洲人去首都長安轉一圈,可能會沖擊到整個西方的信仰。
茶業很有出息的就跟著這波浪潮達到了一個頂峰,完成了劃時代的轉型。
早在中唐之前,茶是用來吃的。把茶碾碎,煮煮開,生姜,橘皮,撒點鹽,趁熱將茶渣和茶湯一起喝下去,辛辣帶感還提神。
這種吃茶方式好像今天的火鍋底料,那叫一個酸爽啊。這種飲用方式,被我們的茶葉鼻祖——陸羽先生深深嫌棄,“斯溝渠間棄水耳”——這簡直就是溝渠的廢水!怎么喝得下去?茶,應該用來細煎慢品,嘗起本味,是門學問。陸羽決定改變茶歷史,開始走訪各地茶山,收集茶事資料,不問花柳,閉門對書,寫出了世界上第一本茶學著作——《茶經》。平地一聲雷。《茶經》的問世在大唐文人圈里砸起了千翻浪,誰也沒想到茶的門道這么深。一時間清飲之風席卷了整個貴族以及文人雅士圈,家家戶戶擺套茶具,心情好時烹個茶,心情不好烹個茶,天氣不錯烹個茶,陰天下雨也烹個茶。
喝的爽了,再作詩一首:一飲滌昏寐,情來朗爽滿天地。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總的來說,為什么唐朝人愛好飲茶呢?第一,經過很長時間的發展,早在南北朝時期,上流社會已然形成了飲茶之風,但此時茶文化還處于廟堂,后來逐漸茶文化自上而下的流傳。其中還包括文人墨客的推崇。在民間便也盛行起來。
其二受佛道教的影響,由于兩教都需要修行,喝茶可以提神醒腦,防止昏睡,而當時信奉兩教的人都不少。其三茶葉產地擴大,供給增加,原先貴族專屬的茶葉,如今也可以“飛入尋常百姓家”,飲茶風俗于唐朝已然成風。據《封氏見聞記》記載:古人亦飲茶爾,但不如今人溺之甚,窮日盡夜,殆成風俗。毫不夸張地說,唐人喝茶幾乎已經上癮,晚唐以后,茶葉逐漸成為生活必需品,柴米油鹽醬醋茶的格局從此形成。
既然喜歡喝茶,自然少不了相關作品,要知道古代的文人墨客,可是很喜好吟詩作畫的。要說關于飲茶的出名記載,最出名的還是《茶經》,將茶文化記載的非常詳細。
盧仝的《飲茶歌》真可謂冠絕天下:一碗喉吻潤, 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 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 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 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世界茶葉或遲或早 都直接來源于中國。由于唐代茶業的發達、交通的便利和開明的經濟政策,使茶作為“和平使者”向域外廣泛傳播。通過遣唐僧,傳到朝鮮半島和日本;
通過朝廷賞賜,饋贈給外國使節和客使;通過貿易,輸往世界各個地區,聯結起了各國人民的友誼。時至今日,茶已成為與可可、咖啡并稱為世界三大飲料的飲品,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民眾有飲茶習俗。在日本,學問僧將茶籽和茶道帶回,公元815年,日本宮廷第一次喝茶。直到現在,日本流行的抹茶其實還是唐代的“蒸青法”和“煎茶法”。
大家好,歡迎關注公眾號【八叔愛玩茶】,100萬茶友都在這里,品香識茶,了解更多茶和茶器的知識!
申明: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138199759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