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了!上海將發放一大波餐飲、零售專項消費券,這里還為女性提供5億補貼→
轉自:上觀新聞
還記得搶“愛購上海”消費券的快樂嗎?
最新消息↓
上海市、區今年將聯動
發放專項消費券
文旅、體育、餐飲、零售…
的消費券都有
舉辦第四屆“五五購物節”,召開全球國際消費中心全球推介大會;辦好“六六夜生活節”,舉辦全球24小時活力城市論壇,召開夜生活首席執行官大會;舉辦第十七屆中華老字號博覽會、第四屆環球美食節、上海小吃節;市、區將聯動發放文旅、體育、餐飲、零售等專項消費券,探索境外人員境內移動支付便利化措施……
近日,上海市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2023年上海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工作要點》(以下簡稱“要點”),擘畫出今年上海全面提升國際消費城市的全球影響力、競爭力、美譽度的一張張“施工圖”。
好消息!上海將發放一大波補貼、消費券
加快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離不開進一步優化制度供給,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要點》提出,今年上海將繼續出臺一批消費補貼政策。如落實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政策。延續實施新能源車置換補貼,2023年6月30日前個人消費者報廢或轉出名下在上海市注冊登記且符合相關標準的小客車,并購買純電動汽車的,給予每輛車10000元的財政補貼。
繼續實施綠色智能家電消費補貼,對消費者購買綠色智能家電等個人消費給予支付額10%、最高1000元的一次性補貼。市、區將聯動發放文旅、體育、餐飲、零售等專項消費券,提升電商平臺和各類商戶參與積極性并舉辦疊加優惠活動等。
另外,上海今年要支持浦東新區依托化妝品產業創新發展相關政策,推進化妝品進口樣品便利化和個性化定制消費;開展保稅區域內外貿一體化試點,加快全球營運管理、全球貿易結算、全球分撥配送等功能發展,助力進口新車型與海外同步發售。支持黃浦區依托“上海市夜間經濟精細化治理示范區”建設,形成融合市容環境衛生、交通安全、公共安全、消費需求等于一體的政企共管共治夜經濟發展政策體系。探索境外人員境內移動支付便利化措施,鼓勵重點商圈、商業街區探索創建若干個“境外人員境內移動支付示范場景”。擴大承諾參與無理由退換貨和異地異店退換貨市場主體范圍等。
打造“東西”兩片國際級消費集聚區
推出一批消費新地標
今年1月,《上海市商業空間布局專項規劃(2022-2035)》發布,明確了上海打造“東西”兩片國際級消費集聚區的戰略構想。《要點》提出,今年浦東將實施“全球消費品牌集聚計劃”,發布《浦東新區國際消費中心空間布局規劃》和支持政策,召開國際消費中心全球推介大會。
黃浦區將提升南京路步行街全國示范步行街能級,加快世紀廣場及周邊商業體改造升級。推進淮海中路商圈130地塊等重點項目建設和老字號品牌改造升級。打造融會東西的大豫園片區,推進豫園二期和福佑地塊更新改造。靜安區打造南京西路千億元級商圈,啟動張園東區改造等重點項目。
大豫園片區效果圖徐匯區將推進大徐家匯商圈城市更新和能級提升,啟動徐家匯連廊三期工程,加快徐家匯中心等高端商務載體項目建設和功能復合。虹口區將加快建設北外灘華貿中心項目,推進白玉蘭廣場等業態調整。
“大虹橋”將編制發布國際級消費集聚區西片區發展專項規劃,支持虹橋上海蟠龍天地項目建成開業。深化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國家級進口貿易創新示范區建設,打造海外分銷中心、展示中心等營銷網絡和物流服務網絡。
一批業態多元、功能復合、主題鮮明、文化融合的消費新地標將在今年推出。如打造東方體育中心、前灘太古里、L+PLAZA陸家嘴廣場、上海博物館東館等商旅文體聯動地標。推進上海龍華會、新天地時尚二期、中海環宇城、江灣里Meet678等一批重點項目建成開業。加快建設晶耀虹橋、鐵獅門尚浦匯、嘉亭薈二期等項目。
臨港新片區新增商業面積20萬平方米,建成全球最大室內滑雪場——耀雪·冰雪世界,建成環滴水湖示范段,打造藝術館、博物館、運動設施和高端配套集聚地。松江新城打造印象廣富林片區,建成中泰廣場、金地方鄰等項目。青浦長三角綠洲智谷建成開業。金山打造濱海地區商業地標,推進老品牌文化街、金山嘴老街等項目。寶山加快推動淞南山姆會員店、羅店開市客等項目落地。
另外,今年要大力推進“15分鐘便民生活圈”建設,新創建3個國家級“15分鐘便民生活圈”試點城市(區),新增30個市級“15分鐘便民生活圈”試點街鎮(社區)。全市新建20家示范性智慧菜場。改造升級5000處公共空間休憩座椅。力爭全年引進各類首店、旗艦店800家以上。推動直播電商類網絡購物年交易額超2000億元。提升外灘楓徑、安義夜巷、凱田集薈、茂名北路等一批分時段步行街影響力。推出衡山路8號、武夷MIX320、創享塔、陜康里、上生新所、美羅灣、今潮8弄等一批潮流街區夜生活好去處。
夜間消費集聚區為女性提供5億補貼、優先診療等!上海臨港發布重磅措施
支持女性科技人才↓
3月3日,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舉辦慶祝“三八”國際婦女節113周年活動,發布《臨港新片區關于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在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中發揮更大作用的十條措施》,圍繞女性科研人員在資金保障、創新型企業、人才計劃、崗位成長、創業、壯大創新創業主體、金融支持體系、榮譽表彰、平臺建設、關愛服務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
根據《十條措施》,臨港新片區將建立女性科技人才信息庫,積極引入高層次女性科技人才參與政策研究、決策咨詢和評審評價工作;支持符合條件的女性科技工作者通過“直通車”機制參評高級職稱;在科創、人才發展資金中,對符合條件的女性科技人才給予補貼獎勵、研發支持(到2025年不低于5億元);為女性科技人才加強提供媽咪小屋、孕哺期優先診療、普惠性幼托供給、心理關懷等服務。
現場還揭牌成立了上海市女科技工作者協會臨港工作站。工作站將為女科技工作者提供“全鏈條”創新創業咨詢服務、“全周期”安家落戶指導服務、“全領域”人才合作交流服務、“全過程”成長成才培育服務和“全方位”關心關懷關愛服務等五大類20項服務舉措。
同時,臨港新片區啟動推出“科創智旅 她享臨港”系列主題活動,包括線上臨港智旅直播、線下臨港智旅體驗、3月女神約惠臨港等活動,吸引推動更多女性人才選擇臨港、支持臨港、深耕臨港。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138199759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