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挖筍到上桌不到三天?救命!現在的預制菜也太鮮了吧

天氣轉暖,春菜陸續上市,而今年的預制菜卻跟春天“杠上了”。
近日,商業那點事兒小編走訪發現,多家餐飲企業都推出了春菜系列產品,在一家盒馬門店的冷藏貨架上小編看到,腌篤鮮、春筍炒臘肉、春筍咸肉煨柴火豆腐等預制春菜赫然在列。
“從2月中旬到4月,盒馬將會有近40款預制春菜上新,除了香椿苗、春筍等預制菜外,河豚、鰣魚、刀魚也首次以預制菜的在全國上架。”據盒馬預制菜負責人陳慧芳介紹,今年春菜季,盒馬推出了“咬春八鮮”系列商品,圍繞著刀魚、春筍、櫻花等8種時令食材,不僅上架了時鮮,還將其做成了預制菜。
時令產品一直以來都是餐飲端發力的重點之一,不過單從預制菜這一大類來看,通過時令菜品研發出時令預制菜并不常見。
初春時節,刀魚等時令水產吸引了不少消費者駐足
河豚、鰣魚、刀魚是長江沿岸地區家喻戶曉的春鮮,通常它們只出現在餐廳里。隨著養殖技術的成熟,這些水產業開始出現在零售渠道,進入尋常百姓的餐桌。不難看出,預制菜如今已經“卷”到了原材料端。
不過,時令食材雖然成為了預制菜選手的切入點,但這同樣是考驗的開始。
以經典春菜腌篤鮮為例,僅是原材料之一的筍就為這道菜設下了多道關卡。據盒馬工坊采購馮娟介紹,將腌篤鮮做成預制菜并不難,難的是用新鮮的當季雷筍,需要提前一個月鎖定鮮筍貨源,并制定好配方后下發到工廠,工廠需要在鮮筍開始采收前做好生產排期、員工培訓。
“從挖筍到被做成預制菜擺上貨架,整個流程不超過3天。”馮娟說道,因為鮮筍很難保存,為了盡可能留住其鮮甜,鮮筍采收后24小時內就近進行去皮、切塊等預處理,隨后由冷鏈配送到工廠,被制做成預制菜后,再由冷鏈運輸到全國門店。
“這些時令小眾水產業同樣成為了預制菜差異化的突破口,打破了原有預制菜頭部單品中一大半都是酸菜魚、小龍蝦等同質化產品的套路。”一位負責水產采購的從業人員表示,在打破同質化問題的同時,也進一步打破了食材的空間限制。
產品同質化一直是預制菜產業的痛點所在,如今企業們也在尋求突破瓶頸的良藥。隨著“乙類乙管”的實施,這兩年大火的預制菜賽道也將進入洗牌期,曾經靠著“貼牌”擠入賽道,想要吸引資本的品牌將逐漸退場,真正具有研發、供應鏈、原材料、渠道優勢的品牌將開始展開實力競爭,而這些也正是不少企業存在的挑戰。
資深連鎖經營專家文志宏表示,盒馬以時令菜切入不難看出其想要打“新鮮”這個點,這其實是目前預制菜市場較突出的差異點。自預制菜進入C端市場引發關注以來,也一直伴隨著爭議,其中最大的爭議點就是預制菜“不夠新鮮”,因為市面上絕大多數預制菜商品都是保質期較長的冷凍菜品。如今企業這一操作,其實就是在強調自己短保、冷藏預制菜的差異和優勢,在差異化成為核心命題的當下,給出他們的差異化解決方案。
一位食品加工工廠的負責人告訴小編,其實生產供應商早已是一片紅海,目前生產、加工工藝、包裝等大同小異,這也是目前預制菜商品同質化的原因之一。因此,要想繼續在預制菜市場保留話語權只能從差異化入手,從目前來看,上游和下游的企業更容易形成自身壁壘。
在業內人士看來,對于渠道品牌而言,它們的優勢在于離消費者更近,能敏銳的捕捉消費需求的變化,所以在商品差異化上有先發優勢。但如果想要形成預制菜的壁壘,那就要持續強化自身差異化商品的研發以及供應鏈的建設,否則創新商品非常容易被模仿和復制。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在預制菜賽道,商品差異化強、迭代速度快、覆蓋場景豐富的品牌更容易在這輪洗牌中留下來。
- END -
文字|張天元
編輯|孔瑤瑤
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138199759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冷鏈新聞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冷鏈新聞


 在線客服
在線客服 大客戶經理
大客戶經理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客服電話
客服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