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已進入夏糧收購的尾聲,然而在小麥主產區安徽沿淮的多個市縣卻出現了小麥大面積滯銷,農民“賣糧難”、糧站“收糧難”的兩難情況。
河南食品網訊: ?
?
7月15日,在安徽省阜南縣柳溝鎮大徐村,種糧大戶徐自耘坐在滿倉的糧堆上情緒低落。今年,徐自耘在大徐村通過土地流轉的方式種了4500畝地,午季收獲了350萬斤小麥,由于麥質不達標,國有糧庫不收,目前僅僅賣掉30萬斤,更多的糧食只能存在自家倉庫。
?
7月15日,在安徽省阜南縣柳溝鎮大徐村,一位村民捧著今年收獲的麥質不達標小麥(左)和質量達標的小麥(右)對比。
?
7月16日,在安徽省阜陽市插花鎮潁東國家糧食儲備庫,工作人員正在打掃糧庫。由于收不到糧食,為今年小麥準備的4500噸倉庫空空如也。
河南食品網訊 眼下已進入夏糧收購的尾聲,然而在小麥主產區安徽沿淮的多個市縣卻出現了小麥大面積滯銷,農民“賣糧難”、糧站“收糧難”的兩難情況。
今年安徽部分地區午季小麥在成熟收割期遭遇陰雨天氣,導致不完善粒比重偏高,達不到國家關于托市小麥收購不完善粒比例不超過10%的最低標準。記者近日在安徽省阜南縣采訪時了解到,該縣今年共收獲小麥41萬噸,截至目前仍有30余萬噸小麥在麥農和糧食經紀人手中,全縣70%的小麥陷入滯銷。據該縣糧食局負責人介紹,今年阜南縣90%以上的小麥質量達不到國家最低收購標準,主要問題是小麥不完善粒比率超標,目前該縣正積極聯系食品加工企業收購,但收效甚微。
農民手里的麥子賣不出去,糧站的日子也不好過。阜陽市穎東區插花鎮潁東國家糧食儲備庫主任寧光鋒介紹,該庫今年計劃收購小麥2.2萬噸,但截至目前僅有4900噸入庫,很多農民大老遠將糧食拉到糧庫卻被退回,而往年這個時候小麥收購已全部完成。
針對部分地區小麥不完善粒比例偏高的問題,安徽省政府辦公廳曾在6月中旬發出緊急通知,對農民出售不完善粒超標的小麥,在尊重農民意愿的基礎上,提供篩選服務,經整理達標后及時收購入庫。但由于今年小麥不完善粒比率超標嚴重,大量小麥即使經過篩選,也很難達到入庫標準,導致小麥收購進展依舊緩慢。隨著時間的推移,存放在農民手中的小麥會出現受潮、發霉等情況,如不盡快收購,麥質會進一步下降。
① 凡本網所有原始/編譯文章及圖片、圖表的版權均屬河南食品網所有,如要轉載,需注明“信息來源:河南食品網”。
② 凡本網注明“信息來源:XXX(非河南食品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僅僅是出于傳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系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新款兒童飲料Fruitizz 含糖量接近兒童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