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食品安全事件易發頻發的階段,更多的人把眼光聚焦在食品生產領域,把問題歸罪于作用正當的食品添加劑,歸罪于中國的食品安全標準。而在6月15日的“食品安全周”論壇上,農業部農產品質量監督管理局副局長金發忠發言時表示:“90%的人,你所吃的食物的污染物來自于農產品。”
金發忠表示,農產品距離大眾的距離遠,越遠離越不熟悉,越不熟悉越害怕。在經過眾多的食品安全事件之后,食品安全的源頭也日益浮出水面,“從源頭到餐桌”的治理,也是今年工作的重點之一。
“2001年,溫家寶同志牽頭啟動了國家新時期的菜籃子工程,提出了國家無公害行動計劃,用行政擔保的方式,來解決中國供求基本平衡的食物的自然安全,應該是了不起的工程,用了五年的時間,我們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由合格率60%左右,提高到90%左右。”
在2009版《食品安全法》公布之前,農產品遵循的兩部法律是《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老百姓吃的90%的食物遵循兩部法律,一部是種養,一部是流通后的監管,形成一個全面的監管鏈條。”金發忠介紹稱,在2009版《食品安全法》頒布之后,《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與《食品安全法》相互銜接,各有側重,一個側重于加工食品和消費的安全管控,一個側重于種養環節和農產品的質量安全管控,它符合中國當時的管理體制、消費結構和公眾期待。
“《農產品質量安全法》雖然大家關注的不多,其實這部法有很多明確的規定,一個是關于農業投入的使用,剛才說食品安全法對高濃度的農藥禁用,食品安全法原料的原料,就是農產品,嚴格意義上農藥不是食品原料,但是為了控制食品原料,國家把它納入了法制。現在國家更重視種子源頭污染治理入手。”金發忠表示。
如果說過去農產品的監管還在農業部一家,但是現在已經被擺著桌面上。
“從農業部門來講,按照新的《食品安全法》,職責更清楚,環節更明確,任務更艱巨。現在的食物質量安全,執法監管就農業和食藥兩個部門,兩個系統好協調好溝通,便于全程聯動,我們現在不是獨生子女了,我們和他們合作的很好,我們這一年多跟食藥監局合作溝通順暢,協調靈活,執法有力,兩家簽訂了合作協議,而且兩家也印發了監管的意見,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金發忠表示。
雖然《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對農產品質量也有了明確的規定,但是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更加大了對農產品質量的監管,從“增加了高毒劇毒農藥”的管理即可清楚,同時規定了《食品安全法》明確規定了食品中的農藥殘留、獸藥殘留及其檢驗方法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國務院農業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制定,明確了農業部門不可推卸的法定責任。
但是對于農藥殘留問題,金發忠表示,“所有動植物跟人一樣,對生病的用藥,用藥就有殘留,有殘留是正常的,只要不超標,符合安全的要求就是最好的,辯證法沒有絕對的,所以加大農業投入品的管控,當然沒有殘留是最好的,當然是做不到的,把重金屬會同環保、國土,包括食藥監局一道按照食品要求的角度來管控,我們要從食品安全的角度來進行管控。”
① 凡本網所有原始/編譯文章及圖片、圖表的版權均屬河南食品網所有,如要轉載,需注明“信息來源:河南食品網”。
② 凡本網注明“信息來源:XXX(非河南食品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僅僅是出于傳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系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新款兒童飲料Fruitizz 含糖量接近兒童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