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營養指導委員會主辦、今麥郎集團承辦的"2015首屆中國優質麥產業發展論壇"于6月10日在河北隆堯舉行。會議就我國優質麥優勢區域分布與特點、好麥與好面、優質麥與食品安全與食品品質的關系等,進行了廣泛討論。會議提出了“好小麥,出好面”,并對北方冬小麥區、北緯37°等優質小麥帶等細分區域概念進行了研討。
好麥出好面,制面企業急需打造產業正效應
在我國年度約11萬億元的食品工業產值中,以小麥為原料的方便食品占比較大。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營養指導委員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杜荷指出,我國是小麥大國,但優質麥的缺口卻很大,需要進口。說明我國的小麥生產與食品工業的需求之間,主要是結構矛盾。
杜荷認為,食品行業的歷史經驗和教訓表明,必須高度重視原料供應的安全和品質,才能確保食品安全,提高食品品質。而方便食品企業主動將經營視角前移到種植領域,前移到小麥品種和優質產區,主動關心和幫助小麥種植業的發展,并因此取得較好的產業鏈回報,是產業環節間的正效應。
國家小麥產業技術體系加工研究室主任、國家食物營養咨詢委員會副主任魏益民教授介紹了我國小麥種植加工情況。魏益民曾主持完成了"黃淮冬麥區小麥質量分析與研究"等課題,就是為了解決優質小麥從育種、區域規劃、到產業政策制定等環節提供技術支撐和依據。
魏益民指出,近年來,我國小麥產量在1.2億噸至1.3億噸之間小幅增長,但優質麥的種植和產量,有減少趨勢。他認為,小麥是我國的主要糧食作物之一,已在宜種區廣泛種植,種植面積擴大不太容易。因此,優化品種,擴大優質麥的種植面積比例,是當務之急。
北緯37度黃金小麥帶,今麥郎深耕百萬畝農業示范園
事實上,我國食品加工企業也認識到了優質面對食品加工的重要意義。早在2005年,今麥郎就率先啟動了"今麥郎優質麥工程",在地處北方冬小麥區的河北隆堯黑龍港流域等地發展了萬余畝"今麥郎農業示范園",到2014年止,推廣優質麥場已達百萬畝,今麥郎為此安排了24位專業技術人員指導示范園區的合作社、種糧大戶等的小麥生產。
今麥郎集團董事長范現國介紹,“我們今麥郎每年超過30億包的方便面,主要就靠這百萬畝的優質麥了。”
據悉,黑龍港流域地處華北平原,地處北緯37°的優質麥核心緯度區,地形是典型的沖積扇平原,土壤肥沃、水質優良。示范園地處東部季風型、南濕帶氣候帶亞溫潤區,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量集中,雨熱同期,非常適宜優質小麥的生長。
① 凡本網所有原始/編譯文章及圖片、圖表的版權均屬河南食品網所有,如要轉載,需注明“信息來源:河南食品網”。
② 凡本網注明“信息來源:XXX(非河南食品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僅僅是出于傳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系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新款兒童飲料Fruitizz 含糖量接近兒童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