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銀行是把一些好的、新鮮的食物收集捐贈給窮人的公益項目,全球有400余家類似機構。在國內,食物銀行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如何保證食品安全。
上周,上海乃至國內首家食物銀行項目在浦東落成。
餐桌食品浪費現象嚴重
據了解,首家綠色食物銀行位于浦東塘橋。
國家糧食局副局長吳子丹此前曾公開表示,我國在糧食生產、流通、加工、消費等環節存在大量浪費,每年僅在糧食儲存、運輸和加工環節的損失浪費達350億公斤。消費環節更是觸目驚心,據有關專家估算,每年在餐桌上浪費的食物高達2000億元,相當于2億多人一年的口糧。
來自綠洲公益的相關調查報告也顯示,上海地區家庭、餐館、便利店或者面包房,各自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食物浪費。其中,便利店和面包房等機構臨近保質期內的食品浪費尤其嚴重,超過30%的機構均表示一般將這部分食物按照垃圾處理。可見食物浪費在滬上的情況十分嚴重。
據介紹,食物銀行的主要工作是把生產、運輸和銷售等環節即將被浪費的食品和部分日用品收集起來,以專業的運輸、物流和倉儲等途徑,通過社區和公益機構分發給困難群體。對于約占人口總數1%的困難群體而言,節省下來的食物支出可以幫助他們提升食物以外的生活需求,如孩子的教育、家人的醫療等,從而改善生活質量。同時綠洲食物銀行對居委與社區居民之間增強感情聯絡、推進社區治理工作上提供了基礎媒介,也是營造社區和諧的一種重要方式。
食品安全問題或成阻礙
目前,綠色食物銀行浦東運營中心已經與面包一刻、鑫和果蔬、光明都市菜園、喜地電子商務機及點點賺等機構簽訂合作協議,由這些機構捐贈的生鮮、蛋糕、牛奶、大米等食物則被儲藏在綠色食物銀行位于塘橋的社區倉庫內。綠色食物銀行將與浦東各社區建立聯系,通過居民申請或推薦篩選受益人。
至于食品的安全性,食物銀行與捐贈企業一直在探索用規范的流程來保證。比如,食物銀行盡量挑選與有機農場或大型、規范化農場進行合作,主要因為有機農場和大型、規范化農場的品控比較嚴格。
光明都市菜園市場總監宓穎則表示,由于生鮮電商對出貨產品有嚴格規定,造成很多因為客戶退單或無人收貨的產品重回倉庫,一般公司對這樣的產品會采取內部銷售或丟棄處理,造成了食物浪費。與綠色食物銀行的合作則可在產品質量保證期內,有效利用這些產品的食用價值。
不過,記者了解到,食品安全確實是很多捐贈人擔心的。比如,食品銀行中的很多食物捐贈來自個人,但這在內地目前顯然行不通。再如,在海外,超市與商場往往是剩余食物捐贈的“大戶”,而在內地超市與商場的積極性并不高。
① 凡本網所有原始/編譯文章及圖片、圖表的版權均屬河南食品網所有,如要轉載,需注明“信息來源:河南食品網”。
② 凡本網注明“信息來源:XXX(非河南食品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僅僅是出于傳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系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新款兒童飲料Fruitizz 含糖量接近兒童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