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0年7月,媒體曝光有外地企業往大米中摻入香精冒充稻花香事件,五常大米首度遭遇品牌危機。“摻假”成為五常大米的污點話題。當時五常市組織質監、工商、稅務、公安、農委等多個部門,對全市稻米市場進行專項整治,杜絕摻香精、給大米上蠟現象。但隨著市場環境以及消費需求的多元化,一些企業為了逐利又開始打“擦邊球”,做起了“調和米”。
盡管,“調和米”是不是“摻假”行為還無法定論,但毋庸置疑的是,“調和米”遲早會砸了五常大米的牌子。小編認為,政府在創新監管方式,加大監管力度的同時,及早建立五常米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是保住五常米美譽的關鍵。
首先,政府可通過該系統對大米從田間到餐桌進行無縫監管。可追溯體系建立了大米從種植、管理、收獲到加工的全過程質量安全管理檔案,要求每個環節都必須詳細填寫記錄,分責到人。如果出現質量安全問題,就可以根據檔案記錄進行無縫查詢,從而快速把問題和責任落實到哪個環節和責任人,以保證大米在每個生產和加工環節的質量安全。
其次,可追溯體系使五常大米有了自己的“身份證”。消費者只需用終端掃描一下包裝袋上的二維碼即可對產品進行追根溯源,可以追溯到你所購買產品從種植到加工到銷售的全過程。是不是純正五常米,一掃便知。這不僅有利于企業打假,保護品牌,更有力消費者買上“放心米”。
作為政府加大監管力度、企業保護自己的品牌、消費者放心夠得純正五常米的有力工具——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亟需建立。
① 凡本網所有原始/編譯文章及圖片、圖表的版權均屬河南食品網所有,如要轉載,需注明“信息來源:河南食品網”。
② 凡本網注明“信息來源:XXX(非河南食品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僅僅是出于傳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系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新款兒童飲料Fruitizz 含糖量接近兒童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