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體化 標準化 智能化——高標準推動“三網一平臺”冷鏈物流
冷鏈物流是利用溫控、保鮮等技術工藝和冷庫、冷藏車、冷藏箱等設施設備,確保冷鏈產品始終處于規定溫度環境下的物流。起步晚,環節多、加價多,使得冷鏈物流在我國一直以來都呈現成本高、利潤低的發展特點,冷鏈流通率還無法與發達國家相比。
本文結合國務院印發的《“十四五”冷鏈物流發展規劃》,剖析了我國冷鏈物流發展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推動“三網一平臺”建設、補齊我國冷鏈物流短板的對策。
冷鏈物流市場需求日益旺盛
隨著城鄉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生鮮食品消費需求不斷增加,對食品品質和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人民群眾不僅要“吃得飽、吃得好”,而且要“吃得放心、吃得安全、吃得健康”,冷鏈物流越來越受到關注。
我國是農產品生產和消費大國,冷鏈物流市場潛力巨大,在市場需求和有利政策雙重支撐推動下,實現了快速發展。據統計,“十三五”期間,我國冷庫容量、冷藏車保有量年均增速分別超過10%和20%。截至去年,冷鏈物流市場規模超過3800億元,冷庫容量約1.8億立方米,冷藏車保有量超過28萬輛,分別是“十二五”期末的2.4倍、2倍和2.6倍左右。
目前,我國初步形成產地與銷地銜接、運輸與倉配一體、物流與產業融合的農產品冷鏈物流服務體系。冷鏈物流設施服務功能不斷拓展,全鏈條溫控、全流程追溯能力持續提升。冷鏈甩掛運輸、多式聯運加快發展。冷鏈物流口岸通關效率大幅提高,國際冷鏈物流組織能力顯著增強。但是,由于發展起步較晚、基礎薄弱,我國冷鏈物流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特別是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突出。從運行體系看,缺少集約化、規模化運作的冷鏈物流樞紐設施,覆蓋全國的骨干冷鏈物流網絡尚未形成。從行業鏈條看,產地預冷、冷藏和配套分揀加工等設施建設滯后,冷鏈物流運輸設施設備和作業化水平有待提升,大中城市冷鏈物流體系不健全。
為解決我國農產品生產、消費相對分散與冷鏈物流規模化發展之間的矛盾,《“十四五”冷鏈物流發展規劃》提出“按照“政府支持、市場運作、資源整合、開放共享”的原則,采取改造與新建相結合、自建與合作相補充等方式,著力打造以“三網一平臺”為主架構的供銷合作社公共農產品冷鏈物流服務網絡。
“三網一平臺”補齊冷鏈物流短板
“個網”,圍繞“四橫四縱”國家冷鏈物流骨干通道,統籌推進全系統骨干網建設。在農產品主產區,對接國家產地冷鏈集配中心,結合供銷合作社縣域流通服務網絡建設,重點布局縣域產地農產品冷鏈物流中心,按照“一個中心帶動N個田頭保鮮倉”的模式,提高農產品采后商品化處理和錯峰銷售能力;在消費集中地區,對接國家銷地冷鏈集配中心,重點建設城市銷地農產品冷鏈物流中心,開展中央廚房、生鮮電商、集采集配等業務;在重要集散地,重點建設農產品冷鏈物流樞紐基地,推動有條件的樞紐基地打造成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充分發揮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等大型冷鏈物流設施資源集聚優勢,開展規模化冷鏈物流干線運輸,提高冷鏈物流去程回程均衡發展水平。大力發展公路冷鏈物流冷鏈專線、鐵路冷鏈班列等干線運輸模式,進一步提高鐵路、水運、航空在中長距離冷鏈物流干線運輸中的比重。規范平臺型企業發展,提高冷鏈物流信息共享水平,集聚整合貨源、運力、倉儲等冷鏈資源,提高冷鏈物流干線運輸組織化、規模化水平。
“第二個網”,抓好省域網建設。由省級供銷合作社統籌推進,因地制宜建設各具特色的農產品冷鏈物流省域網。完善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等集疏運體系,發展中轉換裝、區域分撥,推動冷鏈物流干線運輸與區域分撥配送業務高效協同。以產銷冷鏈集配中心為支撐,高效銜接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和兩端冷鏈物流設施,構建干支線運輸和兩端集配一體化運作的區域冷鏈物流服務網絡。鼓勵物流企業延伸業務鏈條,強化綜合服務能力,提供“干線運輸+區域分撥+城市配送”冷鏈物流服務。
“第三個網”,圍繞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成渝等城市群,推動省域網之間的融合對接和協同發展,形成區域網。統籌東中西部、南北方和城鄉協調發展,密切農產品優勢產區和大中消費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
上一篇:鮮豐水果冷鏈物流中條碼技術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