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鏈物流的技術發展趨勢
隨著我國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消費結構升級,高品質的食品和冷鏈物流服務需求正在快速增長。本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冷鏈技術發展,為冷鏈企業提供了技術創新和市場規劃的參考借鑒。(示意圖,不對應文中任何具體產品)
一、冷鏈物流的幾大環節
(一)預冷
預冷是指在食品制造后、儲運前的快速冷卻過程,以利長時間保存。常用的預冷方法有機械制冷預冷、冰水預冷、冷風預冷等。例如,美國Tyson食品公司在雞肉處理線設置了急速預冷通道,使產品在10分鐘內冷卻至4°C以下。
我國目前實際采用預冷加工的果蔬仍只占5%左右,而產地預冷在日本占90%以上,預冷環節缺失是冷鏈目前最薄弱的環節。產地專用預冷設備嚴重缺乏,主要原因是預冷工藝不完善,成本高。
(二)速凍
速凍是將食品快速冷卻至核心溫度迅速低于-18°C的過程,以保持食品的營養和質量。速凍方法有空氣環流速凍、金屬板接觸速凍、冷媒速凍等。如CharactersPIZZA通過液氮冷媒對披薩進行快速冷凍,冷卻速率可達3°C/min。
速凍設備耗電量約占冷凍食品加工廠總耗電量的30~50%,能耗相對較高,如何提升能效水平是今后發展主要方向,同時超低溫速凍技術也急需發展。
(三)冷藏
冷藏是指在0-8°C的低溫環境中對食品進行儲存和運輸,以控制微生物生長、延緩酶促反應。常用的冷藏車和冷庫大多采用制冷機組進行低溫控制。例如綠通冷鏈對冷藏車輛進行了熱工優化,夏季車內平均降溫速率可達10°C/h。
而提升的環節包括:不同種類易腐食品同車運送,動力過程溫度和食品品質監測缺失,“最后一公里”配送環節薄弱。
(四)冷凍
冷凍環節利用較低溫度(-18°C以下)對食品進行長時間保存。冷凍庫和冷凍運輸通過蒸汽壓縮制冷系統實現溫控。例如蘇果冷鏈的冷凍車采用二級制冷系統,車內溫度可穩定在-25±3°C。
(五)信息化
利用RFID、GPS、傳感器等對整個冷鏈過程實施監控和追溯管理,保證運輸過程中的溫度、濕度等參數符合標準。如伊利的RFID冷鏈信息系統實現了自動溫度監測和數據記錄。
二、存在的問題及解決
(一)預冷環節冷卻速率難以保證,影響食品新鮮度。采用機械快速預冷隧道,使用液氮等增強預冷效果。
(二)速凍過程中產生大量霜凍,需要頻繁除霜。開發熱管等熱回收除霜技術,減少維護量。
(三)冷藏車輛運行過程中溫度波動大。優化熱工設計,增設溫控裝置,實時調節制冷量。
(四)傳統冷凍系統能效較低,運營成本高。采用節能壓縮機,設計合理的熱交換網絡。
(五)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運輸可視化不足。運用物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強化信息建設。
三、未來發展趨勢
(一)技術趨勢
開發新型相變材料、緊湊型換熱器、智能萊勒制冷等技術,提升冷鏈效率。大力推進冷鏈系統的綠色、節能、智能化進程。
(二)市場趨勢
隨著居民消費升級和綠色食品意識提高,高質量冷鏈物流市場前景廣闊。預計未來我國冷鏈物流規模將持續快速增長,冷鏈技術也將隨之不斷革新。
(三)新業態發展
傳統冷鏈集中在低溫儲運領域,而消費升級將推動冷鏈向加工、配送等領域滲透。冷鏈物流將與配送、售賣深度融合,誕生一系列創新業態。
(四)標準規范建設
完善冷鏈標準體系,規范市場秩序。建立嚴格的冷鏈質量認證體系,保障產品安全。推進信息化建設,構建全程可追溯的冷鏈物流體系。
(五)結構調整升級
降低環節成本,提供貼近消費者的精準化冷鏈服務。發展第三方專業冷鏈企業,壯大龍頭企業,推動產業集中度提高。
(六)國際合作拓展
積極參與全球冷鏈合作,引入先進冷鏈技術和管理模式。拓展冷鏈海外運營,完善“一帶一路”冷鏈通道建設。
綜上所述,在消費升級、綠色發展背景下,我國冷鏈物流市場前景廣闊,相關技術將持續創新升級。其發展方向是提質增效、節能環保、智能化和規范化,以滿足高標準冷鏈服務的需求。
版權聲明:本文由HETA小編整理,文章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轉載請注明來源。鼓勵進步 | 轉發傳遞友誼本微信公眾號是HETA(換熱器專委會)的官方微信,致力于成為業界專業信息傳播平臺。歡迎參加分享,投稿/留言信箱:reporter@craheta.org,請附上媒體+姓名,實名或匿名發表。微信號|CRAHETA
微信名稱|制冷空調換熱器
HETA ·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
上一篇:廣西南寧機場口岸首次進口冷凍帶殼榴蓮男人有多愛你,不用試探,就看這個時候
下一篇:國聯水產(300094.SZ):所有產品實施全程低溫冷鏈運輸、冷凍倉儲小學生因“極簡名字”走紅,連名帶姓一共兩筆,隔壁偽復姓羨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