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背景下,善用綠色金融加速冷鏈物流低碳發展|研究成果
我國“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雙碳目標的提出,不僅是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歷程中的里程碑事件,也將推動中國經濟發生前所未有的深刻變革。雙碳目標使高碳行業面臨更強的碳排放約束,也創造了低碳與數字化的發展機遇。在此背景下,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綠色金融發展研究中心發布最新研究成果,研究雙碳目標背景下,如何運用綠色金融工具和政策加速冷鏈物流行業的低碳發展。本研究介紹了我國冷鏈物流企業的主要融資模式,分析了相關經濟活動的主要碳排放環節和減排潛力,探討了綠色金融與冷鏈物流行業低碳發展結合的方式。本研究被收錄入《中國冷鏈物流發展報告(2021年)》第七章第7節。
研究的第一部分首先介紹了冷鏈物流企業的融資模式。大型冷鏈物流企業和中小型冷鏈物流企業項目融資的主要方式分別如表1和表2所示。此外,本研究指出,中小微冷鏈物流企業普遍面臨因重資產投資成本高、抵押品折扣率高、民營企業“身份歧視”等原因導致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表 1大型冷鏈企業冷鏈項目融資的主要方式
來源:作者編制
表 2中小微冷鏈物流企業冷鏈項目融資的主要方式
來源:作者編制
研究的第二部分分析了冷鏈物流主要高碳排放環節和技術路徑。冷庫存儲過程的制冷能耗、冷鏈運輸過程的化石燃料燃燒和制冷能耗、含氟制冷劑的泄漏、冷鏈斷鏈導致的食品腐損等是冷鏈物流企業需重點關注的碳排放管理環節。在冷庫存儲環節,企業可在制冷系統、冷藏工藝、圍護結構等領域應用綠色節能技術并優化運營管理手段來降低能耗;在冷鏈運輸環節,企業可應用混合動力或新能源動力冷鏈車實現能源清潔化,改進冷藏車結構和制冷系統實現減排增效;此外,環保型制冷劑/自然工質制冷劑技術、智能溫控系統等數字化管理技術、田間地頭移動倉庫等技術也將助力冷鏈物流企業的低碳轉型。
研究的第三部分總結了綠色金融與冷鏈物流的結合方式。首先,本研究總結了綠色金融在冷鏈物流的重點支持環節,這包括新建綠色高效制冷冷庫、既有冷庫的節能改造、新能源冷藏車的購置、冷鏈數字化的投入開發、節能環保制冷設備的制造等。此外,這些投資環節也需要同綠色金融標準相匹配。接著,研究分析了適合冷鏈物流企業的綠色金融產品,包括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ABS、綠色私募股權基金等已有成熟綠色金融工具和綠色REITs、可持續績效掛鉤貸款等創新性綠色金融產品。表3匯總了適合冷鏈物流企業融資模式的綠色金融工具。最后,本研究列示了冷鏈物流企業現階段可利用的激勵政策,如深圳、江蘇省等地的綠色金融產品貼息政策等。
表 3適合冷鏈物流企業融資模式的綠色金融工具
來源:作者編制
作者信息
● 王博璐,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綠色金融發展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專員,綠色項目組負責人
● 張靜依,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綠色金融發展研究中心初級研究專員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
上一篇:中車蓄冷式智能冷鏈系列產品精彩亮相中國國際物流節程瀟大長腿美照欣賞,一身黑色冷艷迷人,美出新高
下一篇:“雙碳”目標下,冷鏈物流行業如何創新發展?氫和電將是主要方向15歲上北大,25歲自殺,他留下一首詩火了數十年,如今人人都會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