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C觀點丨機遇與挑戰并存的航空冷鏈產業——以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為例


航空冷鏈產業是新興的朝陽產業,是我國航空物流產業新的強勁增長點。發展航空冷鏈產業,對“機場片區”升級為真正的航空都市,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以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以下簡稱“鄭州航空港實驗區”)為例,介紹航空冷鏈產業的優勢與不足,并給出相應建議。

本文字數:2935字
閱讀時間:約6分鐘

航空冷鏈產業發展現狀冷鏈物流(Cold Chain Logistics)是指冷藏冷凍類產品(初級農產品、加工食品、藥品等特殊商品)在生產、貯藏、運輸到消費前的各環節中始終處于規定的低溫環境下,以保證產品質量、減少產品損耗的一項系統工程。航空冷鏈便是通過航空運輸,使溫敏產品運輸距離最大化、時效最優化的物流方式。目前,我國航空冷鏈產業發展十分迅猛,預計2021年全年航空冷鏈市場產值可達500億元,占到我國航空物流市場的十分之一左右。

△ 圖1:航空冷鏈產品
世界范圍內航空冷鏈產業的歷史十分悠久。早在1928年,荷蘭皇家航空公司就通過貨機以冷鮮的方式來運輸花卉水果。如今,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的航空冷鏈產業已較為完善,具有以下的特點:(1)國家與行業的標準化程度高,且具有龐大的專業人才隊伍;(2)設備與設施的科技水平高,包括等溫箱、溫度記錄儀器、冷藏箱、真空絕熱板等溫控設備以及實時監控貨物指標的監控設備;(3)貨物種類豐富,已從最初單一的農產品,擴展到生物醫藥領域的藥品、疫苗、器官移植等特殊貨物。

△ 圖2:疫苗等藥品正在成為航空冷鏈的新寵兒

航空冷鏈與航空都市的關系
總體而言,航空冷鏈與航空都市為互相吸引、互相促進的雙贏關系。航空都市為航空冷鏈提供發展載體,航空冷鏈為航空都市的成長提供穩定可靠的增長點。航空都市是以機場為核心的城市經濟形態,能夠提供較為完整的機場配套交通、航空物流與倉儲設施,可以較好地解決冷鏈物流環節中的銜接、存儲、中轉、最后一公里配送等問題,適合航空冷鏈產業的集聚。大力發展航空冷鏈產業也是航空都市騰飛的重要立足點。現階段,航空冷鏈需求擴張十分迅速。這一方面在于市場對于原有的溫敏產品的總需求在大幅增長,如藥品、疫苗等;另一方面,則在于市場對商品品質的要求逐步提升,除了為人熟知的生鮮水果,乳制品、啤酒等產品也加入到航空冷鏈的行列當中。鄭州航空港實驗區在由“機場片區”建設為“航空都市”的過程中,其航空冷鏈產業也成為騰飛的重要著力點之一。

鄭州航空港實驗區航空冷鏈發展現狀
鄭州航空港實驗區的航空冷鏈產業主要基于功能性口岸穩步發展。其中,又以機場的三個功能性口岸(進境食用水生動物、進口冰鮮產品、進境水果)為發展重點。進境水果指定口岸于2014年6月啟用,口岸建有冷庫500余平米。2019年進境水果共2226.8噸、貨值1566.7萬美元,主要品種為藍莓、凍榴蓮、菠蘿和櫻桃,來自加拿大、馬來西亞、智利。進口冰鮮產品指定口岸于2014年12月啟用,口岸建有冷鏈查驗平臺及冷庫500余平米。2019年進境冰鮮水產品共390.1噸、貨值414.7萬美元,主要品種為大西洋鮭魚,來自挪威、法羅群島、智利。進境食用水生動物指定口岸于2015年9月啟用,口岸建有24個養殖池以及冷庫、采樣間等。2019年進境食用水生動物共1157.6噸、貨值342.5萬美元,主要品種為活鱔魚,來自孟加拉。 此外,2020年在機場國際貨站內新建的藥品貨站也已通過GSP標準 (Good Supply Practice),共投入使用超500m2的專用藥品庫。從機位卸機運至藥品庫,平均保障時間為3-8分鐘,在藥品庫內可實施安檢和裝箱操作。借此優勢,鄭州航空港實驗區的生物醫藥冷鏈物流取得了突破性進展。2021年5月16日,一架阿塞拜疆絲綢之路西部航空公司的全貨機從新鄭國際機場飛往阿塞拜疆巴庫,貨艙內載有50萬劑的新冠疫苗,這是新鄭國際機場首次完成對外運輸國產新冠疫苗的任務。在此之后,新鄭國際機場出口新冠疫苗形成常態化,截至6月30日,共完成六批次國產新冠疫苗對外出口活動。
其他機場冷鏈設施方面,位于機場北貨運區的華中冷鮮港,總占地面積為236萬平方米,目前在建項目達7.2萬平方米,已投用庫房面積達1.8萬平方米,總庫容達到6.8萬噸。除存儲外,可在全程溫控的條件下進行拆板、查驗、分揀、包裝等操作。其冷凍保鮮庫可以滿足-55℃至4℃區間不同貨物的堆存需求。

航空都市冷鏈產業發展的思考
在研究鄭州航空港實驗區及其他航空都市實例的過程中,分析出幾點航空冷鏈產業發展中面臨的共性問題:
(1)檢測與銜接等基礎設施存在不足。目前的溫控檢測設備主要是被動的制冷為主,更高效的主動制冷設備還沒有在市場中普及;用于航空冷鏈后續承接的冷藏車等設備的使用效率不高,導致冷鏈環節無法得到有效的銜接。
(2)運輸監管流程有待改善。據統計,我國每年因冷鏈運輸過程中監控不力引發的損失高達1000億元,造成貨品損壞率高的主要原因如下:空運過程中導致的產品損壞占22.2%,包裝損壞占21.7%,搬運、地面運輸、裝卸占10%以下。因此在監管過程中有必要對運輸流程與環境進行實時監控。
(3)航空冷鏈物流信息化程度較低。除運輸流程上的監管外,還需要對環境監測數據進行及時傳輸,以輔助各方進行決策。但目前,我國航空冷鏈還存在信息化程度低、信息覆蓋面低、缺乏高效的信息管理等技術問題。
針對我國航空冷鏈的需求不斷擴大,以上阻礙行業發展的共性問題亟需針對性的進行解決: (1)提升基礎設施水平,推行行業標準。加強對存量冷鏈設備的管理與調配,提升溫控型集裝器的使用率,注重對冷鏈全鏈條覆蓋率的提升;推進集裝器適航標準的出臺,提高航空貨運運輸溫敏物品的附加值,推動航空貨運轉型。 (2)優化監管監控流程,引入監控設備。監管流程方面,優化冷鏈貨品入港的流程設計,可借鑒鄭州航空港實驗區對空運進口的生鮮、冷鏈等貨物實行的“提前報關、簡化流程、貨到驗放”快速通關模式,減少冗余流程造成的損失;監控設備方面,可裝配具有無線傳感技術的環境監控設備,當貨品在存儲、配送、輸運等環節中出現異常時,及時提醒管理者對冷鏈運輸環境進行相應調整,降低貨品損失率。 (3)建立統一的航空冷鏈物流信息平臺。應努力整合各航空都市現有物流信息平臺數據與功能,打通各類型、各環節物流信息通道,提升信息共享與業務對接的實際應用水平;積極借鑒ICAO、IATA等國際權威民航組織的先進經驗,擴大對全球航空冷鏈信息網絡的影響力。

結語
依托當前萬億級規模的生鮮、醫藥市場,航空冷鏈正在由起步階段進入快速上升通道,未來市場空間巨大。在基礎設施、監管流程、信息標準化等方面進一步完善提升后,航空冷鏈產業必將引領全國各臨空經濟區由“機場片區”向“航空都市”加速騰飛。
參考文獻
[1] 楊選選. 鄭州機場國際進港冷鏈產品流程優化研究[D].中國民航大學,2020.
[2]趙旭東,陳劍平,黃玉軍.國外航空冷鏈市場與技術分析[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9,41(09):81-82.
[3]唐友明.我國航空冷鏈物流的問題淺析[J].科技經濟市場,2017(10):188-189.
作者:劉子慊、陶曉宇
責任編輯:艾蓉
統籌:白楊、姚斌斌 編輯:姚斌斌 校對:姚斌斌
? 2021航都院(中國)版權所有。未獲航都院(中國)同意之前,請勿做任何形式的轉載或出版。如需轉載,請聯系后臺或致電:0371-56923678。
關于航都院(中國)
航都院(中國)是一家致力于機場及其周邊區域發展的國際智庫機構。
航都院(中國)已形成“科研咨詢、教育培訓、標準認證、數字科技”四大核心業務板塊,充分發揮航空都市領域豐富實踐經驗與遍布全球的航空都市行業資源優勢,依托自主研發的“全球航空都市評級指數 GARI(Global Aerotropolis Rating Index)”、智能化航空都市數據平臺、覆蓋即時價值產業的教育培訓產品,已為包括美國孟菲斯、阿聯酋迪拜、韓國仁川、泰國曼谷素萬那普、南非約翰內斯堡、北京大興、鄭州新鄭、上海浦東等多個國內外發展中的航空都市提供從初期到成熟期各階段、多層面的決策支持、品牌打造、咨詢服務、資源導入和落地指導,助力全球航空都市穩步發展,優化速度經濟背景下的未來生活方式。
關于航都院(中國)編委會
航都院(中國)編委會集合公司規劃設計、科學研究、大數據、智慧人力、城市規劃、工程設計、品牌管理、國際智庫等領域的專家資源,通過專業交叉合作,持續產出科學性、創新性、高價值的研究型稿件,為行業發展貢獻力量。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