餓了么副總裁楊曉:以持續創新給餐飲商家帶來驚喜和信心
21世紀經濟報道見習記者 馬婷婷 北京報道
餐飲行業的復蘇格外引人注目。在政策層面,各地紛紛推出利好政策,7月18日,北京宣布發放餐飲消費券,推出包括外賣類、到店類、養老助殘類等三類消費券,共計1億元,惠及全市消費者及餐飲企業。
在產業層面,餐飲食品領域的企業融資新聞不斷,今年以來,老娘舅、楊國福、和府撈面等相關企業紛紛啟動IPO進程。隨著技術進步和互聯網的發展,餐飲行業在經過標準化、連鎖化、數字化的改造與洗禮后,其資本化和證券化的步伐也越來越快。
在此過程中,為了打造更為牢靠的核心競爭力,今天的餐飲企業還在向食品零售、預制菜等領域擴展。相應地,食品零售企業也在尋求新的突破。行業交融現象越發明顯,就好像大家從一座山的南北坡同時往上爬,然后在山頂相遇一樣。
本期,我們仍然聚焦餐飲行業,邀請到來自餐飲企業、投資機構、平臺機構以及學界的代表,從更多元的維度,共同探討餐飲行業逆勢增長之道。
平臺方作為餐飲行業的新興參與者,越來越受到餐飲企業的重視。特別對于前端業務而言,近年來,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平臺方不僅為外賣業務的爆發提供了支持,還成為餐飲商家新業態增長的重要渠道。
在后疫情時代,作為兩大平臺之一的餓了么,也在積極幫助餐飲企業實現業務復蘇。餓了么副總裁楊曉介紹道,“我們通過現金補貼、流量扶持、物流保障以及平臺的智能服務等四個方面的措施,來為餐飲企業的夏季增長賦能。”楊曉表示,希望通過扎實的服務和持續的科技創新,不斷帶給商家對生意增長的信心。
其中,在現金補貼方面,餓了么通過訂單補貼、配送費激勵等直接優惠,幫助商家生意進行快速恢復。以上海為例,餓了么推出“共振計劃”,預計將在兩個月內,為商家和消費者提供共計5個億的補貼。同時為了緩解商家的資金壓力,餓了么還與金融機構合作,在解封后的前兩個月內,為符合條件的商家提供最高50萬元的貼息貸款。
在流量扶持方面,餓了么預計在今年6到8月期間,將通過各類平臺活動,花費上億元補貼,為商家吸引客戶、增加訂單。例如6月21日夏至當天,餓了么開啟“免單1分鐘”活動,在已經舉辦的三期活動中,共有超過百萬筆的訂單被免單,各類商家也收獲了不同程度的驚喜增長。以奶茶咖啡品類為例,不少商家實現了三四成的訂單周環比增長,甚至還有個別商家出現訂單翻番、門店“爆單”。
在物流保障方面,餓了么提供了近7000萬元的額外補貼,來提升騎手就業保障。今年夏季為了應對高溫帶來的外賣需求井噴,餓了么已經全面啟動了運力招募計劃,開放100百萬個靈活就業崗位,保障商家訂單的及時配送,幫助商家抓住生意恢復的重要契機。
與此同時,餓了么也正在通過平臺的數字化能力,為商家提供更系統的產業生態服務,讓商家的生意更簡單,有更好的發展環境。楊曉表示,為此餓了么安排了數百人的專項服務團隊,在拓寬引流渠道、優化物流配送方案等方面,幫助中小商家進行運營優化,做好外賣生意。此外,餓了么還推出了“外賣運營師”培訓和認證服務,準備了超過2000個小時的免費線上公開課,幫助商家增加自身的行業專業知識,提升抗風險能力和長期經營水平。
除了日常的外賣業務外,在預制菜研發、銷售和供應鏈建設等方面,餓了么也已與多家品牌開啟創新探索。楊曉介紹道,“在新菜品研發方面,餓了么擁有AI菜品分析系統餓小味,它結合了阿里優勢的AI算法分析能力,能夠幫助商家在研發新菜品方面提供建議,同時,它還能根據客戶的購買習慣,結合數字化的分析工具,幫助商家進行菜品診斷,設計更符合客戶消費習慣的套餐,從而提高菜品的轉化率和客單價。”
例如,在與賈國龍功夫菜的合作中,餓了么與其共同設計了“小寶金味餐”和“小寶川味餐”,上線半年后,這兩款外賣套餐就占到部分店鋪訂單的25%以上,有的甚至超過30%。目前,這兩款套餐已經位列賈國龍功夫菜外賣銷售的前兩名。
楊曉最后強調,“隨著餐飲企業對數字化的重視,餓了么希望能利用平臺技術和數據優勢,為商家提供更高效更精準的數字化輔助手段,幫助餐飲企業實現全鏈路的生意增長。”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
上一篇:食品添加劑真正的威力被忽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