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餐飲業,終于能喘口氣了
作者:泰羅,編輯:小市妹
中國餐飲業,終于能喘口氣了。
據媒體報道,12月19日,北京召開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位于地下密閉空間的酒吧、KTV、網吧、健身等場所恢復經營,恢復堂食,恢復各類賓館酒店會議、培訓、宴會包括婚宴的舉辦,恢復旅行社及在線旅游企業經營在京團隊旅游、進出京跨省團隊旅游及“機票+酒店”業務。
要知道,2021年全國累計注銷了超過100萬家餐飲相關店鋪。
2020年,國內疫情在很短時間內得到有效控制,給人以勝利在望的既視感,當時所有餐飲人是這樣想的:
疫情之下,門店租金中樞下調,此時入手相當于低成本抄底,另外,待疫情徹底結束后,社會必然會迎來報復性消費,讓自己大賺一筆。
于是,餐飲業迎來一波大擴軍。
數據顯示,2021年,國內新注冊的餐飲企業數量達到334萬家,同比增長34.7%,較2019年同期增長了超40%。
新人入局的同時,業內“老鳥”們也在積極備戰,并大肆擴張。
2020年,呷哺呷哺凈開179家門店,新增近20%;百盛中國凈開門店1306家,相較2019年大幅增加590家。
然而,疫情的陰霾始終揮之不去,餐飲業等來的也不是報復性消費,而是報復性存款。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截至去年底,中國居民存款總金額為102.5萬億元,今年一季度迅速增長到110萬億,而在2019年,這一數據只有82萬億。
與之相反的是社零數據持續低迷,到今年三月,社會零售品消費總額同比增長率已降至負值,為—3.53%。
于是,餐飲業一片肅殺。
天眼查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累計注銷了超100萬家餐飲相關店鋪,其中不乏一些曾經耳熟能詳的知名品牌。例如,甜品老字號許留山、網紅輕食品牌新元素、中西餐廳金牛角王等先后破產。
龍頭企業也是一變虧損一邊退守。
茶顏悅色、文和友紛紛關店減員,德克士、吉野家關閉的門店數量也達到百家左右。
2021年,餐飲業入行和倒閉的企業數量均創歷史新高,壯志未酬,新人舊人一起哭,沒有贏家。
企業之所以敢于入局和擴張,本質還是覬覦中國餐飲業這塊肥肉。
根據《2021年中國連鎖餐飲行業報告》,疫情之前,國內餐飲市場始終保持高速增長,2014年-2019年,市場規模從2.9萬億增長的4.7萬億,CAGR超10%。
此外,國內人均外出就餐支出還不到美國的五分之一,餐飲連鎖率只有約10%,相比美國高達50%的連鎖化率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隨著近幾年頭部企業不斷向三四線市場下沉,未來整個市場基本盤有望被進一步打開。
作為現金流較為充足的行業,餐飲企業之前對上市的渴望并沒有那么強烈,但疫情徹底打破了這一傳統。
2020年,九毛九在港交所上市,同慶樓、巴比食品則先后登陸A股。
2021年,未知香、奈雪的茶、千味央廚、海倫司等相繼上市。
今年以來,餐飲企業的上市熱情絲毫沒有退潮的意思。
很顯然,資金鏈緊張是這些餐飲企業投奔資本市場的最根本原因,但現在的問題是,資本還愿意買賬嗎?
在此之前,資本大舉進入餐飲業也是抱著抄底的想法來的,但事實證明,這完全是主觀上的一廂情愿。在疫情的陰霾徹底驅散之前,一味地投入可能都是“燒錢”賺吆喝,而這不得不引發資本對餐飲業的重新審視。
因此,后續企業還能否得到資本的支持,或者在二級市場表現如此糟糕的情況下還能得到多大的支持,恐怕都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一個好消息是,12月19日的發布會表示,北京將恢復堂食,傍晚寂靜的北京城又熱鬧了起來。
目前全聚德的股價已經三連板,中國餐飲業似乎能喘上一口氣了。
免責聲明
本文涉及有關上市公司的內容,為作者依據上市公司根據其法定義務公開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臨時公告、定期報告和官方互動平臺等)作出的個人分析與判斷;文中的信息或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商業建議,市值觀察不對因采納本文而產生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
——END——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
下一篇:中國餐飲業為什么難出牛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