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明起分階段推進復商復市,商超、農貿市場、餐飲等將逐步有序恢復
今天(5月15日)10:00,上海舉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第184場),邀請上海市副市長陳通,市商務委主任顧軍,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趙丹丹,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彭文皓,介紹上海疫情防控最新情況。
5月16日起
分階段推進復商復市
嚴格落實各項疫情防控措施
上海市副市長陳通介紹:為做好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和生活物資供應,上海確定“保基本、全覆蓋”工作目標,大力推動網點節點應開盡開、保供人員應返盡返,全市運營商業網點從最低谷的不到1400個,增加到10625個,日配送訂單達到500萬份。
接下來,按照“有序放開、有限流動、有效管控、分類管理”原則,嚴格落實各項疫情防控措施,從5月16日起,分階段推進復商復市。
(1)購物中心、百貨商場、超市賣場、便利店、藥店等商業網點逐步有序恢復線下營業,劃定進出通道,做好人員限流,并推行“線上訂、線下送”和“線下到店消費”服務。
(2)農貿市場逐步有序恢復。批發市場開展無接觸交易,暫停零售業務,合理控制在場人數和入場采購人數,嚴格落實來場車輛和司乘人員防疫措施。菜市場開展集中采購,有序恢復線下營業,合理控制開攤率和客流量。
(3)餐飲、理發和洗染服務逐步有序恢復。餐飲服務實行線上、線下外賣。理發、洗染服務實行錯峰限流。我們要求,商貿企業應當在恢復經營前,制定疫情防控方案,對場所環境開展預防性消毒,全面實施場所碼或“數字哨兵”,嚴格把好進門入場關、清潔消毒關、人員管理關、場所限流關、證照查驗關;我們也希望顧客遵守各項防疫規定,做好個人防護,掃碼入場,在店內保持適當距離。我們相信,隨著疫情形勢的進一步好轉,商貿企業的復工復市會邁出更大的步伐,商業網點將會越開越多,市民將享受到更多更好的商業服務。
當前,本市疫情防控正處于應急處置向常態化防控轉換的關鍵階段,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將繼續做好封控區、管控區政府發放生活物資的托底保供工作,各區按照“保基本、全覆蓋”目標和相對平衡的原則,提高保供禮包發放工作透明度和預期性,市里對發放品類、頻次、質量等提出基本要求。市場監管部門將按照“四個最嚴”要求,全程參與政府生活物資發放,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監管,從嚴從重從快查處質量和食品安全違法行為。也歡迎大家通過12315舉報相關違法行為。
各位市民朋友,2500萬人口的生活物資保障是打贏“大上海保衛戰”的基礎和關鍵。在嚴格防疫背景下,這項工作面臨諸多困難和挑戰,包括快遞小哥在內的基層一線保供人員為此付出了艱辛的努力。在此,對他們為生活物資保供夜以繼日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謝!對廣大市民對保供工作的理解、包容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
上海單日最大檢測能力達850萬管以上
108歲老人成本輪疫情中出院的
最高齡重癥患者
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趙丹丹介紹:5月14日,我市新增166例新冠肺炎本土確診病例和1203例本土無癥狀感染者(可點擊查看)。166例本土確診病例中,55例在閉環隔離管控中發現,111例為無癥狀感染者轉歸確診病例。1203例本土無癥狀感染者均在閉環隔離管控中發現。
截至5月14日24時,在定點醫療機構接受治療的重型患者286例、危重型67例。
5月14日,新增本土死亡病例3例,平均年齡75歲。3位患者均合并有嚴重的急慢性基礎疾病,包括限制性心臟病、急性冠脈綜合征、急性腎功能不全、風濕性心臟病合并二尖瓣狹窄、重度高血壓等。3例死亡病例中,1例曾接種過新冠疫苗,其余2例未接種新冠疫苗。死亡的直接原因均為基礎疾病。
截至5月15日9時:這次疫情全市已累計排查到在滬密切接觸者881429人,均已落實管控。
近階段,我們持續開展了基于三區劃分的“抗原+核酸”組合篩查。根據篩查結果,5月14日全市共劃分封控區4743個,涉及人口數115萬;管控區17936個,涉及人口數348萬;防范區50558個,涉及人口數1864萬。
昨天,全市本土確診病例出院290例,無癥狀感染者解除集中隔離醫學觀察4003例,他們將返回居住地接受健康監測,請社區妥善做好接返工作。
值得欣慰的是,昨天從浦東醫院出院的病人中有一位108歲的葉老先生,他是上海本輪新冠疫情中出院的最高齡重癥患者。在多學科專家組和專科護理團隊的對癥治療和精心照護下,百歲老人終于轉危為安順利出院,創下國內重癥新冠患者治愈年齡紀錄。葉老先生曾經參加過抗美援朝,和前幾天媒體報道先前出艙的王漫如老人是戰友,都曾是東方醫院的醫護人員。借此機會,謹向英雄前輩致敬!并致以最誠摯的祝福:祝愿你們幸福安康!
近期,援滬采樣隊陸續離開上海。在這里,向大家通報幾個數字:從3月28日第一支援護采樣隊伍抵滬至今,蘇浙皖等省市約有2.5萬名采樣隊員開展核酸篩查工作。在此期間,全市累計篩查了4.3億人次,其中近4成的采樣量由援滬采樣隊員們承擔的。
援護采樣隊在上海的這段日子里,不怕苦、不怕累、連續戰斗,很多隊員都是臨時接到通知,凌晨從外省市的駐地出發,在完成當天采樣任務后又連夜趕回駐地,非常辛苦。同時,在工作中始終堅持規范為先,用專業的技術和拼搏的勇氣彰顯了大愛無疆的醫者情懷。他們在我們疫情防控最吃勁的時候,白衣執甲、堅定守“滬”,為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果作出了重要貢獻。在這里,向援護采樣隊及其家人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謝!
近期,隨著疫情形勢的逐步好轉,援滬采樣隊伍正在陸續離滬,大家擔心上海的核酸篩查能力是否會隨著外援的離開而下降?請放心。自疫情以來,一方面上海得益于外省市支援,完成了多輪的核酸篩查任務;另一方面通過外省市支援,上海贏得了寶貴的時間窗口,通過引進、培育等方式,不斷完善、強化和提升自身的核酸篩查能力。
在核酸篩查中,主要有兩個關鍵環節,一是現場采樣,二是實驗室檢測。經過各方努力,在采樣能力上,通過挖潛、招募等多種形式,不斷增加采樣人員的儲備,并進行專項培訓,目前,已儲備了約3.8萬人的采樣隊伍,這支隊伍不僅將成為后續篩查工作的重要力量,而且為全面推進常態化采樣點布局并發揮作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實驗室檢測能力上,通過增設檢測機構、增配方艙實驗室和移動檢測車等方式,使本市單日最大檢測能力從本輪疫情前的102.8萬管,增長到850萬管以上。實驗室檢測能力提升不僅可以滿足上海常態化檢測的需要,而且能夠更快地報告檢測結果,更好地滿足市民工作、生活的需要。
這兩方面工作能力提高,將有力支撐起本市自身的核酸篩查能力,所以請廣大市民放心,我們將從需求出發,從實際出發,全力以赴、盡心盡責做好后續的各項篩查任務和日常檢測工作,請大家一如既往地給予支持和配合。謝謝大家!
上海重點連鎖超市實開門店1193家
便利連鎖店實開2214家
11.8萬快遞外賣騎手在崗
上海的超市賣場現在有多少已經恢復線下經營?快遞外賣小哥的防疫和工作如何保障?在5月15日舉行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市商務委主任顧軍介紹了相關情況。
截至5月14日,全市12家重點連鎖超市賣場企業,合計門店總數1625家,實開門店數1193家,其中,線下營業門店總數183家,線上營業門店總數1010家。全市15家重點連鎖便利店企業,合計門店總數6208家,實開門店數2214家,其中,線下營業門店總數673家,線上營業門店總數1541家。目前,各區和相關企業正在進行線上營業門店恢復線下營業的準備工作。
快遞外賣騎手是生活物資保供的重要力量。市商務委、市郵政管理局持續推動將配送寄遞企業和人員納入“白名單”,實施動態管理。5月14日,全市納入“白名單”的配送寄遞人員共11.8萬人,其中電商平臺、超市賣場、餐飲企業配送人員10.6萬人,快遞人員1.2萬人。
顧軍介紹,我們主要從以下三方面,推進做好配送寄遞人員的防疫和保障:
一是加強人員防疫管理。按照最新防疫要求,配送寄遞人員實施“1+2”檢測,即每日開展1次核酸檢測和2次抗原檢測。只有持有符合要求的核酸、抗原檢測陰性證明和“健康碼”綠碼的“白名單”人員,才能生成“電子通行證”,“電子通行證”是配送寄遞人員上崗的必要條件和通行憑證。通過在收發貨、配送寄遞等環節主動亮證查證,有效防止“帶疫上崗”。
二是強化個人防護保障。從事配送寄遞業務的相關企業加強配送寄遞人員每日健康監測,定期發放防疫物品并進行上崗前檢查,嚴格落實佩戴手套、面屏、口罩等個人防護要求,開展人員培訓,提高個人防護意識,并做好工作場所和工具的消殺。
三是推進“小哥驛站”建設。各區發揮酒店、園區、公共文化場所等空間作用,建設符合疫情防控要求、形式多樣的“小哥驛站”,解決配送寄遞人員飲水、就餐、休息等實際困難,讓小哥在繁重的保供工作中感受城市溫度。目前,各區已建設“小哥驛站”267個,90%以上的驛站具備住宿功能。
上海明確特殊人群如何保供:
努力做到一視同仁
對“三老”人群一日一問
上海高齡老人超過80萬,高齡獨居老人、困難群眾等特殊人群如何保供?
上海市副市長陳通介紹,上海市2500萬市民中,80歲及以上高齡老人超過80萬人,“純老家庭”人數達166萬人,還有一定數量駐留在商住樓、公寓樓、寫字辦公樓、賓館酒店、工地的來滬人員。這些是我們生活物資保供工作的難點。
我們在保供中遇到不少特殊情況,如有的老人存在吞咽障礙,只能吃流食;有的血透病人、糖尿病患者、孕產婦等對主副食品有特殊需求;有的青年人沒有燒飯條件,習慣于外賣和速食。
為做好特需人群基本生活物資保供工作,我們將繼續采取以下措施:
一、持續落實特需人群基本生活保障的屬地政府責任。前期,我們通過“掃街”“掃樓”,大力排摸高齡、病殘、生活不能自理等人員及沿街商鋪、建筑工地、租賃住房、商務樓、類住宅、街面等相關人員,納入保供體系。對獨居老人、病殘老人、高齡老人113.1萬人,累計發放保供物資765.8萬份和大量盒飯。
下一步將持續推進,對不在傳統居住管理體系的非小區居民,明確保供責任和聯系人,努力做到戶籍非戶籍、常住非常住、小區非小區人口的保供,一視同仁。同時,發揮社區志愿者、黨團員青年服務隊、社會救助人員、網格巡查員等力量,對“三老”人群一日一問,幫助解決各類需求。
二、發揮好市、區、街鎮三級保供熱線作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關注市民生活物資供應方面的急難愁盼問題,對3月下旬以來市民通過12345市民服務熱線反映的共8.5萬件訴求,努力推進解決。下一步,我們將持續提高問題解決效率。
三、發揮國有企業、電商平臺等各類企業的重要作用。依托美團、餓了么、盒馬、永輝等“應急特需”專用頻道收集、解決緊急求助,從高峰期每天3萬多單,下降到目前的每天約150單。指導電商、商超等優先配送重點人群,如孤老、病殘、母嬰等人群訂單,優先配送“米面糧油菜蛋奶和藥品”等保供訂單,優先配送難點保供區域訂單。
繼續通過中國郵政與上藥集團、國藥集團合作運營的藥品配送“綠色通道”,努力解決市民“配藥難”問題。上海百聯、光明集團要全力承擔起難點區域保供工作。
四、進一步加強“網巡”“地巡”工作機制。加大巡查檢查力度,繼續查找各街鎮在生活物資保障中可能存在的遺漏,加強督查督辦,持續做好“沉默的少數”的保供工作。
我們也看到,許多志愿者、公益組織、鄰里互助等,在關照特需人群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涌現出很多感人的故事。他們在防疫工作中克服重重困難,彰顯出無私奉獻的大愛精神。我們謹對他們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上海:對保供禮包涉及食品安全違法行為
“零容忍”
4月下旬以來立案查處保供違法案件40起
市民反映個別供保物資存在質量問題,市場監管部門如何加強供保物資監管?
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彭文皓介紹,保供物資的食品安全方面,市場監管部門構建了三道防線,分別采取了不同的措施:
一是構建食品來源防線。市場監管部門已經與商務部門、街鎮、發放組織者建立工作機制,加強聯動對接,積極做好保供食品供應商經營資質查驗工作。對于沒有經營資質、證照不符、嚴重違法失信的,實行“一票否決”制度。
二是構建物資管理防線。督促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嚴格遵守法律法規,所提供的食品要來源渠道合法合規,索證索票齊全,標簽標識符合要求,并按照要求做好食品采購、運輸、貯存、分發等環節食品安全管控和記錄,確保所有食品可以追溯。市場監管部門對保供生活物資加強抽查查驗,重點檢查食品來源票證、感官性狀、標簽標識,必要時開展快速檢測或抽樣送檢。
4月下旬以來,全市市場監管系統累計查驗保供物資1461次,抽查物資25686件,開包查驗9769件,快速檢測食品2877件,監督抽檢和應急抽檢77件,協助相關部門發放保供物資2713萬余份。監督檢查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協助相關部門做好處置工作。
三是構建維護市民的合法權益防線。市場監管部門已建議街鎮對保供物資退換貨有足夠備份,在保供食品禮包上加貼溫馨提示,告知食品品種、數量、貯存條件、供應商聯系方式等內容。如果個別禮包食品出現問題,應及時補發合格品。如果是批次食品問題,立即暫停發放,并召回已發放的問題食品,同時向商務部門和市場監管部門報告。
如保供禮包涉及食品安全違法行為,市場監管部門堅持“零容忍”,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對嚴重違法或屢查屢犯的,實施頂格處罰,直至吊銷許可證;對故意違法、性質惡劣、后果嚴重的,還要追究企業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等相關責任人員的法律責任。構成犯罪的,及時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今年4月下旬以來,市場監管部門已經立案查處保供違法案件40起,其中2起移送公安機關予以處置。
綜合:東方網、上海發布、上觀新聞
記者:傅文婧、曹磊
來源: 東方網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