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大食品“供應鏈之王”出爐,除了立高安井還有哪些企業?
“悄悄冒尖,從幕后走向臺前……”是國內食品供應鏈近幾年的主要關鍵詞。
據烯牛數據統計,2023年的食品飲料行業發生的221起投融資事件中,大批巨額資金進入了調味品及供應鏈賽道。其中,與供應鏈相關的投融資多大數十起,且拿錢最多的是食材原料領域,其在2023年僅25起融資中的金額就高達240.74億元。
與此同時,過去幾年,食品供應鏈企業開啟扎堆上市模式,2021年,千味央廚、佳禾食品、三元生物等供應鏈企業成功上市;2022年,復合調味料企業寶立食品成功上市;2023年,新茶飲供應商田野股份、浙江德馨食品等紛紛上市或更新招股書。
“在新消費時代,企業要尋求突破,供應鏈是重中之重。”一位行業投資人曾說道。
食品供應鏈也是供應鏈范式重點關注領域,我們將持續關注該領域的品類創新、模式創新、投資趨勢與供應鏈韌性。
為此,供應鏈范式從企業發展、全球產業定位、國內外市場份額、產銷情況等幾個維度,梳理出國內“六大食品供應鏈之王”。
它們也是各自領域當之無愧的隱形冠軍,或處于各自領域的關鍵位置,對前端眾多餐飲企業的運轉至關重要;或以強大的整體優勢立于行業頂端,或以獨特的專精特新原材料供應成為新餐飲企業推進產品創新的重要合作伙伴。
01.天味食品:中式復合調味料之王
復合調味料,這幾年也被稱為“懶人調料”,是將兩種或兩種以上調味料通過相應工藝制成,可以適應不同場景下更加細分的需求。
中式復合調味料是指具備包裝形式、針對中餐研制開發而成的方便型復合調味料,主要用于制作一些復雜的中式菜品。一包調味料搞定烹飪,這是前幾年的疫情和如今大行其道的“懶宅經濟”,共同催生的擁有千億級潛力的賽道,復合調味品可以適應不同場景更加細分的需求。
同時,單一調味品已經無法滿足人們日益多樣化的口味需求。中式調味料兼具便捷性、標準化和口味多樣化,被視為調味品行業消費升級的方向。
四川天味食品,成立于2007年,并于2019年在上交所上市,主要聚焦于川菜調味料和火鍋底料產品,在中式復合調味品行業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一。
基于大單品戰略,面向C端打造大單品和極具地域特色的產品,同時在B端則緊跟餐飲需求,結合餐飲行業的發展現狀,開發細分餐飲業態的復合調味料,滿足中式正餐、中式快餐的使用需求。其中,中式菜品調料和火鍋調料是天味食品兩個最大的營收板塊。
天味食品的產品策略很清晰,面向C端,以打造大單品為核心策略,同時開發具有地域風味特色的系列產品。
對于B端則是結合餐飲業態的發展情況,開發細分餐飲業態的復合調味料,以滿足中式正餐、中式快餐的使用需求。天味食品打造了由火鍋底料、中式菜品調料、香腸臘肉調料、香辣醬等100多個品種組成的產品矩陣,比如2010年推出的酸菜魚調料,已經推出便迅速成為該公司的戰略大單品,火鍋底料也已經過多代升級,包括紅油火鍋底料、清湯火鍋底料、鴛鴦火鍋底料等多個系列,應用于火鍋、川菜等菜品的制作。
近年來,天味食品營收持續增長。財報顯示,2023年,天味食品營業收入已經邁入30億元大關,達到31.49億元,同比增長17.0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57億元,同比增長33.65%。其中,中式菜品調料營收達到15.19億元,占據總經手的48.3%。
而火鍋調料也達到12.22億元,占總營收的38.85%。其余部分,香腸臘肉調料營收2.96億元,占總營收的9.42%。其余部分,雞精和香辣醬分別實現營收4733.75萬元和3717.91萬元,占總營收的比例分別為1.51%和1.18%;其他品類營收2340.9萬元,占比0.74%。且除香辣醬之外,天味食品旗下各大品類均實現了不同程度的增長。
根據官網顯示,目前天味食品已在全國32個省市自治區建立了完善的銷售網絡,與全國600多個一級經銷商、50余萬終端商建立了業務往來。同時,產品已遠銷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國家,銷量在川味復合調味品行業中處于領先地位。
02.佳禾食品:奶茶原料第一股
盡管植脂末正因“不健康”而被行業嫌棄,但很長時間以來,甚至乃至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植脂末作為重要的奶茶原料無法被徹底取代。但作為這個行業里的領頭羊,不得不提佳禾食品。
佳禾食品成立于2001年,專注于植物基乳、咖啡、粉末油脂、糖漿以及創新食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旗下擁有晶花、金貓、佳芝味三大品牌。
近年來,新茶飲賽道的火熱發展,為上游原材料廠商帶來了絕佳的發展機遇。佳禾食品作為國內植脂末龍頭供應商,深受其利,2021年4月在上交所成功上市,成為“奶茶原料第一股”。
在佳禾食品的客戶中,約7成來自于奶茶領域,蜜雪冰城、古茗、滬上阿姨、CoCo、益禾堂、香飄飄等新茶飲及奶茶品牌都是其客戶,也不乏統一、娃哈哈、聯合利華、85°C等傳統食品飲料企業。
2008年至2014年期間,“奶茶經濟”的崛起,以植脂末為主要原料的杯裝奶茶因便捷性受到消費者歡迎,使得植脂末原料需求增長,也令佳禾進入快速成長期,并在2008年全球金融大動蕩的市場環境下,實現了逆勢增長。2010年,佳禾的銷售額首次突破10億元大關。
從2015 年之后,隨著現制奶茶行業的快速擴張,佳禾又迅速抓住現制奶茶的風口,與奶茶企業建立合作關系,包括后來的新茶飲企業。
伴隨著國內奶茶、新茶飲市場的迅猛發展,作為主要原材料的植脂末的需求也急速上升,佳禾的業務也實現了快速增長,植脂末作為主營業務,收入已經從2016年的12.5億元增長至2023年的約19.26億元,占其主營業務收入的72.55%。
近幾年,佳禾植脂末收入穩步增長,但收入占比逐漸下滑,主要原因在于兩方面,首先面對市面上對于植脂末這種原材料的健康性質疑,佳禾通過加大對對零反式脂肪酸植脂末的研發,至 2022 年末已全面停售含反式脂肪酸的產品,提前一年完成了世衛組織關于從全球食品供應中消除工業生產的反式脂肪酸的號召。植脂末收入在佳禾總收入中的占比有所下降,是因為佳禾拓寬了業務范圍,正著力發展第二曲線。
從2015 年開始,佳禾便已經開始進行第二增長曲線的布局,切入咖啡賽道,部署咖啡原料業務。
至今,佳禾的咖啡相關原料產品包括速溶咖啡、咖啡固體飲料、冷萃咖啡液、烘焙咖啡豆、研磨咖啡粉、咖啡濃縮液、凍干咖啡等,覆蓋咖啡全產品鏈,成為佳禾新的增長點,也已經實現了穩步的增長,在2023年咖啡業務收入達到約2.61億元,占總收入的9.19%,上年同期為8.80%。
此外,佳禾也進行了植物基產品布局,打造燕麥奶、燕麥漿、燕麥粉等燕麥類產品。
在2021年,佳禾在上交所上市,成為奶茶原料第一股。不過,鑒于居民消費對原材料健康的關注日益增強,盡管佳禾在零反式脂肪酸產品的研究取得了進展,但還需市場的認可,需要消費者的認可,并且盡快擺脫業務單一的短板。
03.田野股份:中國新茶飲市場的重要引擎
新式茶飲賽道最近幾年的火熱與內卷是有目共睹的,而作為新式茶飲賽道背后的供應鏈企業,自然是最大的受益方之一,田野股份就是一家站在新式茶飲賽道頭部序列的供應鏈企業。
田野股份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大型農業產業化集團,從事熱帶果蔬原料制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擁有芒果、菠蘿、荔枝等四十多種果蔬產品配方和工藝,產品主要包括原料果汁、速凍果蔬、鮮果等,做過果汁飲料、果脯果干、榴蓮銷售等業務。2015年,掛牌新三板。搭上新式茶飲這趟列車,田野股份不算早,但受益很大。
從2020年開始,田野股份逐漸走進新茶飲行業,承接新式茶飲企業對產地定制原料果汁的業務,很快,原料果汁銷售占比超過八成。
產品則主要包括冷凍芒果、金桔原漿,菠蘿、檸檬濃縮汁,速凍草莓、藍莓快等,都是各大新式茶飲品牌做產品的常見搭配原料,包括年來新茶飲賽道出現過的一些創新爆款用到的油柑汁、刺梨汁、龍眼汁等新品推出,田野股份也都有參與,稱得上是爆款茶飲制造者之一。
其客戶群最初以食品飲料企業為主,根據其招股書顯示,2019年前,占田野股份業務量最大的三大客戶分別是農夫山泉、鮮活果汁、可口可樂,占據著田野股份銷售業務的半壁江山。
隨著現制飲品需求增大、瓶裝預制飲料增長滯緩,茶飲企業在田野股份的銷售占比快速上升。從2019年到2021年,田野股份新茶飲客戶的收入占比分別為4.20%、24.44%和61.82%。
2020年,奈雪的茶成為田野股份第二大客戶,2021年、2022年,田野股份的前五大客戶中,除農夫山泉以外,已經有四家是新茶飲企業,且在2022年這四家已經為田野股份貢獻了總計超過60%的收入,這四家分別是奈雪的茶、茶百道、一點點和滬上阿姨。
作為新茶飲賽道最火的幾個品牌的主要原料供應商,田野股份在新茶飲賽道的分量可想而知。
隨著行業的內卷,新茶飲品牌門也都在強化自身的供應鏈建設,或加強與優質供應商的綁定合作,或自建供應鏈。
2022年上半年,田野股份遞交了招股書,而就在此前不久,2021年11月,奈雪的茶和滬上阿姨分別向田野股份投資,既是合作關系的深度捆綁,又成為了利益相關方。其中奈雪的茶投資3864萬元獲得4.4%的股份,成為田野股份第四大股東,滬上阿姨投資322萬元。
2023年2月2日,在北交所上市,成為“熱帶原料果汁第一股”。當然,隨著整個餐飲行業開始卷向自建供應鏈,供應鏈企業不得不思考如何鞏固自身在整個產業鏈條上的地位,尤其是以頭部品牌為客戶群的供應鏈企業,不得不早做籌謀。
04.塞尚乳業:乳制品深加工創新代表
2023年9月,瑞幸與茅臺聯名推出的醬香拿鐵一炮而紅,作為該產品背后的重要供應商,塞尚乳業也因為白酒風味厚奶這種極具創新價值的原料而一舉出圈。
塞尚乳業創立于2010年,以技術見長,專注于蛋白粉、稀奶油、奶酪和特色奶制品領域的高科技深加工,是國內第一個做原材料深加工的國產企業,也是率先將應用于航天、生物科技領域的膜技術運用在乳制品深加工領域的企業。
其率先掌握了三大核心技術:分子分離提純濃縮技術、水解分離技術、嵌合技術。通過這三大技術,將牛奶分解成各種營養物質,如酪蛋白、乳鈣、乳糖多肽、氨基酸和水等,再按照人的不同需求重新進行組合,形成各種各樣的新奇食品,厚乳便是其中一種。
憑借不斷的創新,塞尚也在不斷填補我國乳品深加工產業化的空白,開創了中國的多個第一:中國第一家常溫稀奶油制造商、中國第一家全乳蛋白粉生產企業、中國第一家自主研發生產液體蛋白企業、中國第一家自主研發生產夸克奶酪企業、中國規模最大的希臘酸奶生產企業,也是全球第一家自主研發生產厚乳企業。
2020年,伴隨著瑞幸咖啡厚乳拿鐵的走紅,塞尚乳業作為其重要供應商也開始受到更多餐飲企業以及資本的關注,2021年和2022年分別獲得博裕資本B輪和頭頭是道的C輪融資以及番茄資本、為來資本的股權融資。
如今,厚乳已經成為各種咖啡、茶飲產品的重要原料。而塞尚乳業近年來也一直在給北上廣的高端咖啡館、新茶飲店供應原料,是不少知名連鎖咖啡、茶飲品牌的首選。
雖然站在技術層面,厚乳并不能算是一個新品類,且伊利、蒙牛、光明等乳企巨頭在醬香拿鐵推出之前也已經開始發力厚乳市場,但塞尚與瑞幸咖啡在“醬香拿鐵”中的合作,為乳制品深加工領域帶來新的啟發,如獨立乳業分析師宋亮提出的觀點,以往乳制品企業生產重點都是純牛奶、酸奶、低溫奶等標準品,對于厚乳品類來說,與各種風味相結合的再制乳品,將極大促進乳制品消費的多元化趨勢,則為消費者提供了選擇空間,激發乳制品消費潛力。
除厚乳品類外,常溫稀奶油、奶油奶酪等品類相繼推出,也擴大了塞尚在咖啡、茶飲、烘焙等行業中的合作半徑。目前,雀巢、星巴克、蒙牛、伊利、瑞幸、茶百道、奈雪、喜茶等企業都與塞尚建立了長期戰略合作關系。
05.立高食品:冷凍烘焙食品第一股
新中式烘焙,也是近幾年來最火熱的賽道之一,各種連鎖品牌層出不窮,花式吸引年輕消費人群。雖然好不好吃的問題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不得不說這些品牌在資本的加持下跑的確實快。而不斷滿足這些品牌提出的各種需求的供應商,才是最大的驅動力。
立高食品,是國內較早從事奶油等烘焙食品原料生產的企業之一,成立于2000年,主要從事烘焙食品原料及冷凍烘焙食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深耕行業20余年,目前已是中國冷凍烘焙食品與烘焙食品原料的龍頭企業之一,2021年在深交所上市,成為“冷凍烘焙食品第一股”。
其客戶包括幸福西餅、味多美、好利來、面包新語、一鳴股份等知名連鎖烘焙店,以及沃爾瑪/山姆會員店、盒馬生鮮、永輝超市、家樂福、華潤萬家等大型商超,海底撈、豪客來、希爾頓歡朋酒店、樂凱撒披薩等連鎖餐飲品牌。
烘焙食品主要分為預包裝和現烤兩種模式,各有優劣。
·現烤類主要在商超或面包房,優勢是產品新鮮,劣勢是生產的標準化和規模化程度較低,對烘焙師依賴大,對場地要求高。
·預包裝產品,則是在中央工廠加工制作,部分情況下通過添加防腐劑延長保質期,真空包裝。優勢是實現了烘焙制品的規模化、標準化生產;劣勢是由于需要添加防腐劑來延長保質期,產品的鮮度和口感不及現烤,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風險。
而冷凍烘焙產品則是將烘焙成品或半成品以冷凍方式貯存,食品無須做防腐處理并且保質期較長,品質優于常溫下真空包裝的預制品。也能更好地保留風味和口感,易于協調產銷和庫存,便于長距離運輸,有利于擴大銷售半徑,適應規模化的工業生產,兼具規模效益和品質兩大優勢,且優于傳統現烤和與之模式。
2014年,立高食品開始大力發展冷凍烘焙食品業務,以大單品策略快速發展。產品主要包括冷凍糕點和冷凍面包兩大類。像老婆餅、綠豆餅等中式糕點,以及蛋撻皮、慕斯蛋糕、瑞士卷等西式糕點屬于糕點類;碼數、甜甜圈、牛角包、瑞士卷等則屬于冷凍面包類。
其中,蛋撻皮和麻薯是立高食品最為成功的兩款單品,網紅產品麻薯的銷售規模甚至接近3億,甜甜圈、撻皮、慕斯蛋糕也都是銷量過億的大單品。
立高食品之所以能夠成為行業龍頭,一方面是靠其遍布我國除港澳臺外全部省、直轄市、自治區,深入 357 個城市的渠道網絡,另一方面則是靠“中央工廠+批發”的供應模式,實現了持續穩定的增長。
從2021年到2023年,立高食品冷凍烘焙食品業務營收分別為17億元、17.84億元、22.11億元,營收占比分別為61%、61.29%、63.18%。
06.安井食品:首家百億級速凍食品企業
安井食品創建于2001年,前身是1998年成立的無錫華順民生食品,主要從事速凍火鍋料制品(以速凍魚糜制品、速凍肉制品為主)和速凍面米制品、速凍菜肴制品等速凍食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安井食品的起步要晚于三全、思念等老牌的頭部企業。但經過20多年的發展,安井食品已經實現了對三全、思念等企業的反超。
2020年,營收規模首次超過連續多年蟬聯行業第一的三全食品,2022年成為速凍食品行業首家營收超百億元的企業,實現營收121.83億元。并且,從2018年開始,安井食品已經切入預制菜賽道,在2022年時,安井食品的預制菜制品營收規模已突破30億元。
這與安井食品差異化的賽道選擇、定位和經營管理理念直接相關。
2001年,安井食品剛剛在廈門成立,彼時,早幾年成立的三全與思念營收都已破億元。起初,安井食品主要生產水餃、餛飩等米面制品,與三全、思念等行業龍頭正面競爭,并不理想。早早地采用職業經理人管理模式的安井食品決定走差異化發展路線,選擇了沒有被巨頭重視的饅頭、花卷、手抓餅等發面食品領域,攻入三全等頭部企業沒有重視的農貿市場和小餐飲店。
同時,按照大單品策略發展,兼顧BC兩種消費場景及銷售渠道,把規模化的優勢發揮到最大。靠著極致的性價比,安井食品贏得了不少經銷商和小B商家,成功在細分發面領域奪得一席之地,找到了在行業立足的機會。
2007年,安井食品確定了進軍速凍火鍋料領域的戰略。安井食品成立初期就憑借福建當地豐富的漁業資源,生產魚丸、魚皮餃等速凍火鍋料,積累了速凍火鍋料的制造基礎,所以在調整戰略之后,安井食品當年的火鍋料銷售就占到了總收入的70%以上。
一邊降價擴張市場、一邊在市場端建造工廠,安井食品速凍火鍋料的市場占有率快速擴大,已經成為安井食品的最強業務,在其總營收總占比也達到一半以上。
2018年,安井又增加了速凍預制菜制品業務。隨著2020年新冠疫情下“宅經濟”的爆發,預制菜全面進入大眾視野。安井食品依然采取大單品戰略,且更加注重效率。
2018年3月,安井食品入股主營淡水小龍蝦、淡水魚糜的洪湖市新宏業食品有限公司,推出小龍蝦新品;2021年6月,又出資7.17億元收購新宏業71%股權,全面控股新宏業的;2022年9月,收購從事淡水小龍蝦等淡水產品加工的湖北新柳伍食品集團有限公司70%股權,直接確立了安井在國內小龍蝦行業的領軍地位,強化上游主原料的供應保障。
預制菜領域的布局為安井帶來了高速的收入增長,從2019年至2023年,安井食品速凍菜肴制品收入已經從5.46億元增長至39.27億元,在2023年約140.45億元的收入中占比為27.96%。
安井食品,已經徹底站穩速凍老大的位置。
無論是茶飲、咖啡、預制菜還是烘焙,都是最能體現居民新消費趨勢的領域,也時時刻刻反映著市場趨勢的變化和年輕消費者需求的多樣化。
如今,行業的內卷早已深入供應鏈環節,供應鏈企業自然無法置身事外,也需要抓住這樣的機會實現更加可持續的發展。加之眾多餐飲品牌已經在關鍵環節上自建工廠、物流等,這無疑也將給供應鏈企業額外帶來不小的沖擊。
時代機遇當前,供應鏈企業保持持續健康發展最有效的捷徑,就是緊跟市場變化趨勢,不斷夯實自身硬實力,也只有這樣,才能夠在行業不斷細分化、需求日益多元化、行業不斷內卷化的潮流中不落伍,甚至不斷向前,站在潮頭。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
上一篇:尚尚仙?豬肚雞火鍋加盟
下一篇:愛蛙及蛙火鍋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