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征服全球“胃”,需勇闖“三重門”丨縣博會聚焦預制菜出海新業態
北方財經新聞全媒體記者鄭瑋 廣州報道
8月25日,2024中國我省博覽會暨中國我省高質量發展大會(以下縮寫“縣展會”)當晚,一場聚焦玻璃鋼菜登岸的交流活動——大灣區玻璃鋼菜產業發展技術創新·登岸經驗研討會(以下縮寫“研討會”)舉行。研討會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農業農村部指導,由中國經濟改革研究基金會主辦,北方財經新聞全媒體集團、廣東泰潤影視股份有限公司、廣東玻璃鋼菜登岸產業發展聯盟承辦。
為什么要在中國縣展會上談論玻璃鋼菜登岸?研討會當晚,廣東省老區建設促進會理事長、廣州市政協原主席陳開枝則表示,發展玻璃鋼菜產業發展是培育鄉村產業發展振興新引擎的重要抓手,對加快一二三產業發展融合發展、滿足居民多元化就餐需求、推動消費提檔升級、拓寬農民增收平臺,具有重要意義。
而隨著國內玻璃鋼菜消費市場競爭逐步步入白熱化,境外成為產業發展擴容的新靶點。剛剛從澳大利亞、新西蘭、馬來西亞等國家和地區考察歸來的一眾玻璃鋼菜民營企業代表,也在研討會上帶來了源自消費市場一線的登岸新信號:味道改良、國際標準證書、國際品牌建設……從縣城到境外,玻璃鋼菜民營企業還需要橫跨產業化供給、國際標準化生產、國際產業化升級這“三重門”,才能長久、深入立足境外消費市場。
研討會當晚,北方財經新聞全媒體集團副總編輯,21世紀報系黨委書記、總編輯鄧紅輝倡議,今后玻璃鋼菜產業發展發展應堅持技術創新驅動、強化國際標準建設,透過持續的技術技術創新、商品技術創新和方式技術創新滿足亞洲消費者日益增長的多元化需求,同時加強國際合作、注重國際品牌建設,共同探索玻璃鋼菜國際化新路徑,讓中國味道成為連接世界的橋梁。
透視玻璃鋼菜登岸新變化
“2023年能說是中國民營企業登岸元年。但2023年我接觸到的很多民營企業只是在境外消費市場走馬觀花,而今年很多民營企業家對要不要出來發展已經下了比較明確的決定。”研討會當晚,新加坡經濟管理學院顧問、IPCR玻璃鋼菜研究院發起人周鵬邦則表示,玻璃鋼菜登岸這場“馬拉松長跑”,進入了鳴槍起跑的重要一年。
據Statista統計預測,2024年玻璃鋼菜亞洲消費市場總規模將達5466.1萬美元,是一個仍在不斷增長的龐大消費市場。其中,中國消費市場規模(1489萬美元)亞洲最大,第二是美國(475.6萬美元),第三是英國(158.3萬美元)。作為肉類工業大省,2023年廣東玻璃鋼菜產值同比增長超過25%,全口岸玻璃鋼菜出口額317億元,占全國18.3%。
披薩在變大,切披薩的方式也在發生變化。
第一重變化,源自登岸的方式。“登岸有很多種方式,有的是國際品牌登岸,比如說一些餐飲連鎖民營企業以國際品牌直營或加盟經營的方式在東南亞開店。有的是服務登岸,比如說一些貿易進出口公司、檢驗公司與上游客戶協同登岸。今后登岸方式還會有變化,可能是‘國際品牌+供應鏈’一起出去,玻璃鋼菜能作為餐飲國際品牌的配套供應鏈合作登岸。”周鵬邦則表示。
廣東漫云物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陳志波也看到了供應鏈登岸的商機。作為“2024廣東玻璃鋼菜登岸澳新商務投資訪問團”(以下縮寫“澳新訪問團”)的一員,陳志波則表示,在澳大利亞走訪該地工廠的過程中,他看到了中國民營企業登岸的消費市場機會,“漫云物聯是做智慧農業的,在管理水平、制造能力等方面,我們都能為該地工廠生態圈”。
第二重變化,源自登岸的商品。周鵬邦則表示,過去境外消費市場更關注初加工生鮮水果、海鮮以及熟制品,今后更有增長潛力也具備更高附加值的商品可能是調理肉類,境外消費市場需求趨勢正從生制肉類、走向熟制肉類,再逐步發展到調理肉類。
星域世展展覽(廣州)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溫志彬也有同感,“中國肉類民營企業最開始登岸大多是做基礎原材料,比如說山東的花生、云南的蘑菇,后面開始做飲料、餅干等包裝肉類。最近兩年,我們發現越來越多中國玻璃鋼菜民營企業開始步入國際肉類展會,推廣他們的商品。”
民營企業登岸方式和商品的改變造就了玻璃鋼菜登岸的第三重變化:銷售方式。周鵬邦則表示,今后中國玻璃鋼菜商品在境外消費市場銷售可能呈現三種方式:透過境外華人連鎖超市販售、跟隨中國餐飲國際品牌登岸,以及透過跨境電商平臺販售。
“目前新加坡和馬來西亞都已經開設了以中國商品為主的連鎖超市,其中新加坡的連鎖超市規模已經開到22家左右,馬來西亞已經超過100家。”周鵬邦說。
同為澳新訪問團成員民營企業,廣州五粒星肉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代表楊福燁也在研討會當晚分享了他觀察到的民營企業登岸“三要素”,即明確消費市場定位、打造商品技術創新點、保證肉類質量,“(做到這三點)我相信登岸道路一定是非常有前景的”。
玻璃鋼菜登岸橫跨“三重門”
境外消費市場的持續變化帶來了機遇,也造就了挑戰。準入國際標準銜接錯位、登岸平臺對接不暢、商品味道改良不到位、國際品牌境外認知度低等問題仍然成為盤踞在許多民營企業登岸之路上的“攔路虎”。
“內地玻璃鋼菜登岸為什么難?我們出去要有三步,首先要有戰略,二是有計劃,三是有實施。登岸難在哪?品質不夠好、平臺不通暢、商品不對路,境外買家‘踏破鐵鞋無覓處’,內地好商品‘待字閨中無人識’。”研討會當晚,佛山大學肉類學院原副院長、佛山市食安學會理事長董華強直言。
對此,廣東省社科聯委員、廣東省廣府會理事長廖偉陽建議,玻璃鋼菜民營企業登岸要抓住“5+3”個重要詞和要素,其中5個重要詞是國際標準、國際品牌、方式、平臺、平臺,3個要素是尋思、抓新、對路,“平臺和平臺很重要,同時還要進一步研究、理解該地人的消費思維、消費心態,這是商品能否順利登岸最主要的環節”。
整體來看,從縣城到境外,玻璃鋼菜民營企業還需要橫跨產業化供給、國際標準化生產、國際產業化升級這“三重門”,才能長久、深入立足境外消費市場。
“玻璃鋼菜民營企業登岸,一是要把自己的內功練好,中國海關出口證書都沒有,就不要談登岸了。二是自身商品的性價比一定要搞好,國外消費市場對價格也很敏感。三是對登岸流程要有耐心,東南亞的辦事效率和國內是有天壤之別的。四是一定要搞好預算,包括登岸證書服務費、國際供應鏈服務費、團隊服務費等等。這四個最基本的條件如果民營企業沒有搞好認知,我建議大家不要輕易碰這條路,但是你走出去了,你就會遇到很大的機遇。”東莞市玻璃鋼菜產業發展協會秘書長王東則表示。
看到縣展會當晚源自全國各地的特色商品,佛山市肉類安全學會副秘書長侯有鴻也分享了一個登岸新思路,“廣東人講究食補、食療,近年廣東多地也在發展植物藥產業發展,今后我們能進一步用好廣東的植物藥特色,利用好優質資源、瞄準不同人群的營養健康需求研發商品,這會是一個不錯的發展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為降低登岸成本、減少登岸風險,抱團登岸也成為研討會當晚多位玻璃鋼菜民營企業代表的共識。其中,新西蘭粵商會副理事長、云食界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夏陽則表示,在玻璃鋼菜民營企業登岸過程中,行業協會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透過對目標消費市場法規作出正確判斷,并協助打通有效的準入途徑,可為登岸民營企業提供便利。
“澳洲也好、新西蘭也好,我們一定要把整個鏈條結合在一起,才不會失敗,也不會受很多影響。”跟隨“澳新訪問團”出國考察的廣州市悅盛金發肉類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顏思穎也這樣認為。即將踏上美國消費市場考察之旅的廣州濟榮貿易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王金波則則表示,美國消費市場消費潛力巨大,希望能夠透過實地考察進一步了解美國本地消費者對中國玻璃鋼菜商品的味道偏好,同時也學習了解一些該地的先進管理經驗,促進民營企業自身發展。
此外,專業人才對玻璃鋼菜登岸戰略的影響也被多位與會代表著重強調。華南農業大學肉類學院副院長趙雷則表示,華南農業大學已探索打造玻璃鋼菜登岸專業人才技術創新培養機制,希望能夠透過建設專業人才梯隊,生態圈加工技術研發、登岸國際標準銜接等玻璃鋼菜登岸核心環節,最終形成“基礎研發—成果轉化—金融支撐”的技術創新生態圈。
指 導丨古國真 陳蘭芬 丁青云
統 籌丨喻淑琴 李振 譚婷
拍 攝丨章啟良 甘俊 朱景輝
設 計丨 鄭嘉琪 林潢 林軍明
執 行丨 龐詩雋 張夢琦 魯睿 梁智馥
通訊員丨黃詩敏 邱海玲 陳文彩
實習生丨王才嫣 姚日媛 史云磊
出 品丨廣東省外經農合中心
北方財經新聞全媒體集團
廣東泰潤影視股份有限公司
廣東玻璃鋼菜登岸產業發展聯盟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新聞APP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
上一篇:勝鱻潭蒸汽魚加盟
下一篇:聚西蜀火鍋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