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閑零食連鎖店開始“狂飆”
編者的話:仿佛一夜之間,不同品牌的零食專營連鎖店開遍國內城市的大街小巷。憑借價格低、品種多、上新快等優勢,零食產業進入以規模化品牌連鎖、專營店快速擴張為典型特征的“休閑零食2.0時代”。相關企業也獲得了資本市場的青睞和諸多投資者的加盟。行業在快速擴張的同時,也遭遇同業激烈競爭與盈利能力的挑戰。“狂飆”的零食連鎖店如何能走得更遠?《環球時報》記者進行了調查。
進擊的“零食2.0時代”
大年初三一早,位于湖北省咸寧市某縣城的一家“零食很忙”休閑零食專營連鎖店已開門營業。店鋪以亮眼的品牌標識、優于普通超市的性價比吸引了不少消費者。直到晚上7時多,店內仍是顧客眾多,不少年輕消費者手提裝滿零食的購物籃排隊等待結賬。
近年來,諸如“零食很忙”“來伊份”“良品鋪子”等休閑零食連鎖店鋪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攻占”二三線城市乃至縣城及鄉鎮的主要商街。《2023中國零食量販行業藍皮書》將零食量販業態的特點總結為“好價”“好物”“好逛”和“好買”。《環球時報》記者注意到,在這個湖北縣城的一條商業街上,不到500米的距離就開了兩家零食專營店,且消費人氣都很旺。
零食折扣店運營顧問李杰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從2022年下半年開始,零食專營店就開啟了快速擴張模式。“雖然店鋪名稱五花八門,專營連鎖也好、量販店也好,這類店鋪在本質上與以往的零食售賣模式沒有太大差別——顧客仍是到店購買。”李杰稱,與“零食1.0時代”相比,“2.0時代”的休閑零食連鎖店品類更多,商業模式的真正優勢在供應鏈上,其很大一部分貨源直接對接產品生產廠家,“沒有經銷商賺差價”。此外,在線下銷售時,零食連鎖品牌商們會采取“薄利多銷”的打法,主動調節,將毛利率控制在20%左右,因此擁有極強的價格優勢。
消費者小李是零食連鎖店的常客,她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這類店鋪價格“美麗”,零食種類也多,更重要的是,可以吃多少拿多少,平時自己吃不用擔心浪費,置辦年貨也不會擔心不夠吃。”
零食連鎖品牌“趙一鳴零食”的創始人趙定也曾在一次演講中提到:以夫妻店舉例,傳統的商品從工廠流通到消費者手上,如果成本是1元,品牌廠商的加價率或達到29%,再加上各級經銷商、終端、全鏈路加價,最終到消費者手中時價格約為2.1元。如果進入到中型以上的連鎖超市與賣場,加價率或將翻倍。但對于零食集合店來說,1元成本價的商品,零食集合店的進貨價可能是1.2元,減少中間流通環節的加價,到消費者手里或只要1.6元,加價倍率僅為0.6倍。
正因如此,零食專營連鎖店進入了快速增長的“狂飆”階段。數據顯示,在2023年全年,“零食很忙”新增2000家門店,平均每天有5家新店開業。另一家零食連鎖品牌“好想來”則在公眾號透露,截至2023年11月,門店已突破5000家,“目前正以每月新開門店超過500家的速度穩步擴張”。據相關機構此前測算,截至2023年年底,全國量販零食門店數量約為2.5萬家左右。《2023中國零食量販行業藍皮書》稱,中國零食量販品牌門店的市場規模也已從2017年的9億元快速增長至2022年的407億元,預計未來將在2027年達到約1400億元。
“一半是春天,一半是寒流”
華西證券研報認為,在我國估值約1.5萬億元的休閑零食市場中,量販零食占比不足3%。在零食市場規模增長和渠道占比提升的雙重紅利下,行業“成長空間巨大”。
2022年8月,原本從事食用菌研發、銷售等業務的萬辰集團向量販零食賽道發起了沖擊,后續通過合并、入股等方式迅速躋身量販零食第一方陣,并于2023年9月將旗下陸小饞、吖滴吖滴、好想來、來優品四大品牌合并為“好想來”。之后又收購量販零食品牌“老婆大人”。同樣,“零食很忙”與“趙一鳴零食”也開展戰略合并,合并后門店數達到6500家以上。
零食連鎖店的規模化增長也吸引了諸如良品鋪子、三只松鼠等依托互聯網的傳統零食品牌。2022年下半年,良品鋪子為拓展下沉市場而推出的連鎖零食店品牌“零食頑家”,打出“便宜才是性價比”的口號,主要售賣第三方品牌產品。三只松鼠也積極對線下門店進行調整,推出“三只松鼠國民零食店”,截至去年12月初,在安徽、江蘇、浙江等省份已突破150家。
賽道火熱的同時,行業發展也遭遇挑戰與質疑。長期低價競爭拖累利潤率,加盟商賺錢難、轉讓難等聲音不斷出現,行業亦被形容為“一半是春天,一半是寒流”。李杰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有資本介入的零食品牌前期一直在打價格戰,“但去年頭部幾家合并了,致使小品牌零食店生存空間受到了擠壓。”
李杰給記者算了一筆賬,零食店毛利率一般在20%左右,以日均營業額1萬元計算,房租每月約為1.5萬元,員工按4人計算人工成本約為每個月1.7萬元,水電費用平均約為每月5000元,物流費和門店其他雜費約1000元。如果月營業額能夠達到30萬元,那么門店毛利潤大約為6萬元,凈利潤僅2.2萬元。
記者在“零食很忙”官網查詢到,加盟一家店鋪的前期一次性投入費用(不包括租金)大約需要55萬元,平均每日營業額在1萬—1.5萬元,綜合毛利率18%。按照官方測算,加盟商大概需要一年半至兩年回本。“考慮到不同品牌的加盟費不同,理想的情況下加盟店的回本周期為兩年左右。但事實上,我們了解到約70%的連鎖店的日均營業額僅為6000元左右。” 李杰并不樂觀。
可借鑒歐美的“品類殺手”
國內的零食連鎖品牌店能否通過對標海外的商業模式或具體產品來尋求行業發展及突破困局的思路?“注重產品品質和創新,打造具有特色和口碑的自主品牌產品或可成為零食連鎖店在激烈競爭中突圍的思路。”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告訴《環球時報》記者。
2023年,日本知名便利店“全家”一款自有品牌的奶油豆沙面包熱銷,截至今年1月末共計銷售1億份。《環球時報》記者了解到,為了讓便利店的自有品牌產品在品質上不輸給專業面包房,開發部負責人至少試吃了100家面包房的同類產品。
連鎖店自主品牌產品取得成功也能反向提升連鎖店鋪的整體品牌形象。過去,人們可能是走進便利店順手買幾樣食品。而現在,很多人是為了買某樣食品而專程去便利店。《環球時報》記者在日本調查時了解到,消費者對便利店自主品牌產品的接受度較高,認為自主品牌與很多知名品牌相比,質量幾乎相當,價格卻便宜不少。從連鎖店的角度來看,門店是距離購買者最近的地方,借助市場調研和需求分析,店方可以不斷調整創新,研發新產品,也可以通過指定原材料、制造方法和規格,為商品增加獨特的附加值。
江瀚認為,日本便利店的案例重要啟示在于注重打造產品力,確保產品的質量不輸給專業細分品牌。此外,深入研究本地消費者需求,加強品牌建設和營銷推廣也可成為重要手段。
宸睿資本在研報中稱,我國的零食產業探索是一條全新路徑,或可對標歐美的“品類殺手”“一元店”等商業模式。“品類殺手”門店起源于二戰后的美國,是專注于某一品類的零售店,用價格優勢、品項優勢和專業服務來構建競爭優勢。典型代表有賣家居建材用品的Home Depot、賣文具的Staples等。相對“品類殺手”的“多、好、省”, “一元店”則以“多、快、省”和快速實現社區級覆蓋等優勢贏得歐美消費者青睞。
宸睿資本認為,零食產業“品類殺手”連鎖店的爆發時機已經到來。2021年,我國人均GDP達1.255萬美元,接近“高收入國家”門檻。對標歐美、日本等成熟市場的零售業發展史,“品類殺手”“一元店”等業態正是在這個時期繁榮發展。
江瀚認為,在提供豐富多樣的產品種類和具有競爭力價格的基礎上,零食連鎖品牌需在后續運營中關注三方面提升改進,“首先是持續優化供應鏈管理,確保成本效益;其次是利用數字化工具提升顧客體驗和運營效率;第三是加強加盟商支持和培訓,確保加盟店的成功運營,從而維護品牌形象和市場地位。”▲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
下一篇:良品鋪子做大店、三只松鼠開社區零食店,休閑食品爭戰線下曾被千萬人表白“我等你長大”,如今她27歲長成這樣,網友:告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