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業圈定品牌化路線圖
原標題:餐飲業圈定品牌化路線圖
3月28日,商務部等9部門聯合印發《關于促進餐飲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22項具體政策措施涵蓋實施地域餐飲品牌培育工程,培育“名菜”“名小吃”“名廚”“名店”,打造地方特色餐飲品牌、加快制定完善預制菜標準等內容。作為促消費、惠民生、穩就業的重要領域,餐飲業收入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達10%以上,足以見得出臺政策措施、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性。在業內人士看來,《指導意見》向市場傳遞出對餐飲業發展的重視和支持,有助于提升行業發展質量和消費端體驗,從而促進市場活力。
實施地域餐飲品牌培育工程
《指導意見》主要從提升餐飲服務品質、創新餐飲消費場景、增強餐飲業發展動能、弘揚優秀餐飲文化、促進綠色發展、優化餐飲業營商環境、加強組織保障7個方面提出22項具體政策措施,進一步釋放餐飲消費潛力。
具體來看,食品安全依舊是重中之重。《指導意見》提出落實食品安全“四個最嚴”要求,也就是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和最嚴肅的問責,從原料準入、供應鏈和末端監管方面提升食品安全水平。嚴格食品原料進貨查驗,嚴把食品原料準入關。積極推廣“互聯網+明廚亮灶”等模式,大力推廣餐飲環節菜品配料和制作方法自主明示制度,推廣餐飲外賣封簽制度,開展餐飲環節食品添加劑減量使用、非必要不添加、自覺抵制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質承諾。
在創新餐飲消費場景方面,提出優化餐飲結構,培育認定一批中華美食街區,發展社區餐飲、老年助餐服務,促進業態融合創新。通過促進餐飲企業下沉、支持返鄉入鄉創業、完善配套產業和設施等支持發展鄉村休閑餐飲。鼓勵各地因地制宜打造“美食名村”“美食名鎮”。
在增強餐飲業發展動能方面,發展“數字+餐飲”,營造平臺與商戶共生發展的良性生態。實施地域餐飲品牌培育工程,鼓勵地方深入挖掘傳統烹飪技藝和餐飲文化,培育“名菜”“名小吃”“名廚”“名店”,打造地方特色餐飲品牌;支持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旅游休閑街區培育區域特色美食品牌;加強對老字號餐飲品牌、飲食類非遺項目的宣傳和保護。
《指導意見》還提出,優化餐飲業營商環境,規范清理涉企收費、健全融資渠道;維護經營秩序,依法查處餐飲領域不公平競爭、侵犯消費者權益等方面違規行為。
可以看到的是,《指導意見》內的部分措施在一些頭部企業的管理體系里已經落實實踐。海底撈質量安全管理中心總監郭雙喜告訴北京商報記者,海底撈已在去年10月啟用了全新的“主體責任制”管理信息系統。這一系統的上線標志著大中華區運營的所有海底撈門店,現已實現日常、周度以及月度自檢信息的全面數字化管理。這套數字化系統將對食安信息做識別、分類和歸集,并以“數字食安駕駛艙”模式,呈現海底撈門店食品安全數據的趨勢。
用餐飲撬動消費
餐飲業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行業之一,也正逐步恢復并呈現出積極的發展態勢。
完善餐飲業標準體系、促進下沉、發展“數字+餐飲”、支持境內外上市、推動中餐廚師、開拓海外市場……《指導意見》的方向和目標緊密貼合行業發展趨勢以及消費端的需求。星巴克中國、魚你在一起、西貝餐飲集團的不斷下沉,庫迪咖啡、喜茶、瑞幸咖啡在海外持續拓展市場,更有夸父炸串等一眾餐飲品牌更是一直在餐飲數字化上做功課等。
實際上,《指導意見》的發布也給企業指明了方向。中國全聚德(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總經理周延龍表示,隨著客流恢復,餐飲市場消費得到明顯釋放,疊加各類利好因素,餐飲市場迎來強勢復蘇。作為老字號,企業要激發以消費為軸心的創新力,從賣方主導下的創新轉向深入貼近消費者需求的創新。未來,老字號在經濟活動中想要承擔更重要的角色,就必須牢牢把握住守正創新。新形勢之下必須學會創新、研究市場、重新進行品牌定位,去迎合與我們相差百余歲甚至幾百歲的年輕消費群體。
中國數實融合50人論壇智庫專家洪勇指出,《指導意見》的出臺標志著國家對餐飲業高質量發展的系統性規劃與政策引導,旨在推動行業由規模擴張向質量效益型轉變,提升整體競爭力與抗風險能力,優化產業結構,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就企業端而言,《指導意見》為餐飲企業提供明確的發展導向與政策支持,助力其把握市場趨勢,調整經營策略。
餐飲市場將迎來全新發展周期
日前,北京市商務局等9部門還印發了《推動北京餐飲業高質量發展加快打造國際美食之都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給出了打造薈萃全球風味的國際美食之都的具體措施,實施七大行動,推進22項任務。無論是上述《指導意見》還是《方案》的發布,都釋放出了對餐飲業的積極支持信號。除了政策支持,餐飲業高質量發展以及加快打造國際美食離不開多方的共同努力。
從消費端來看,春節期間馬凱餐廳外賣窗口每天賣出1000多串羊肉串,除夕當天同和居月壇店的三不粘賣了600多份,慶豐包子鋪廟會期間每天賣出100多斤包子,這些亮眼的數字體現出消費熱情和潛力,而老字號時尚化、現代化上實現新突破,連鎖餐飲率不斷提升,行業數字技術帶給消費者更有代入感,這些成績舉措也為行業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基礎。
福建華策品牌定位咨詢創始人詹軍豪認為,加強消費者教育和宣傳引導是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的舉措之一,要不斷提高消費者的餐飲文化素養和食品安全意識,倡導綠色餐飲、節約餐飲等理念,推動餐飲業向更加環保、可持續的方向發展。不僅如此,餐飲企業同樣需加強技術創新和品牌建設,提升服務質量和競爭力,在積極參與國際交流與合作的同時,開拓海外市場,推動餐飲業的國際化發展。另外,行業組織也可通過推動行業標準的制定和實施,組織開展行業培訓和交流活動來助力行業發展。
行業協會方面亦在通過多種舉措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北京烹飪協會會長云程指出,《指導意見》對餐飲行業提質升級、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在有關部門的引導下,餐飲市場將迎來全新的發展周期。作為協會,此前曾通過第八屆中國京菜美食文化節、百味千店妙中軸(中軸線非遺美食文化市集)、火鍋美食文化節(第五屆)等多種促消費活動引領行業消費,接下來還會充分洞悉市場,組織餐飲業各項賽事,選拔高技能人才,全面助力行業高質量發展。
對于下一步工作,商務部服貿司負責人表示,商務部將會同相關部門,指導地方建立健全促進餐飲業高質量發展工作機制,推動各項舉措加快落實落地,總結推廣好的經驗做法,加強宣傳引導,推動餐飲業實現高質量發展,更好發揮餐飲業對擴大消費、穩定就業、保障民生、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作用。
北京商報記者 郭繽璐 張天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
上一篇:知名餐飲品牌:別點我家外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