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鍋界巨浪來襲,海底撈開放加盟,戰略意義何在?楊振寧:我月薪百萬,把財政大權都交給妻子,她的回答令人淚目
3月4日晚間,海底撈通過港交所正式發布公告,將引入加盟特許經營模式,旨在加快其餐廳網絡的擴張步伐。這一決策標志著海底撈在保持直營模式的同時,積極尋求新的合作伙伴,共同推動品牌的發展和市場份額的擴大。此舉預計將對整個火鍋市場產生深遠影響,并引發行業內外的廣泛關注。
對于海底撈此次變革,有吃貨網友評論道,“縣城海底撈不再是夢……”“快在我家附近開一家,以后聚餐就靠它了!”
當然,也有網友對此持有負面見解,如認為“這是海底撈服務走向下坡路的開始”,“短期業績增長,長期損害品牌”。
公告披露后次日(3月5日)海底撈的股價走勢就如網友評論褒貶不一一樣,當日股價高開逾3.5%,但隨后疲弱盡顯,最終收跌3%;海底撈的“干兒子”、火鍋底料供應商頤海國際(01579.HK)則享受到了紅利,當日收盤漲幅為4.32%。
行業巨浪到來?火鍋巨輪調航向海底撈在公告中表示,將著手推行海底撈餐廳的加盟特許經營模式,以多元經營模式進一步推動餐廳網絡的擴張步伐。
海底撈認為,引入加盟特許經營模式將在繼續保證管理水平和顧客體驗的基礎上,增強營運能力,引入更多優質資源,提升營運效率,助力海底撈品牌擴展至更多區域,為更廣泛顧客提供服務。“目前按照以直營為主、適時引入加盟特許經營模式,將有助于公司實現進一步的適度擴張。”
對于任何餐飲企業來說,放開加盟模式進行市場擴張,往往都會是一把雙刃劍。利處在于企業能以低成本及低風險拓展至更多的市場,從而提升企業的規模化效應;弊端則在于,在加盟模式下,十分考驗企業的供應鏈能力、管理能力以及品質管控能力,若有一環出現較大問題,將給企業帶來嚴重品牌危機。
海底撈從1994年成立至今已走過30個年頭,這些年頭,海底撈在國內異軍突起,并將觸角伸向了海外。30年來首次引入加盟模式,海底撈也是做足了加盟商篩選的準備。從海底撈官網的加盟商要求和加盟申請單來看,其對加盟商的篩選可謂十分嚴格。
根據海底撈指引,海底撈對加盟商的要求包括:認同海底撈企業文化,價值觀一致;具有長期與海底撈一同發展的愿景及規劃;具備多店發展的財務基礎;有地方物業資源,具備企業管理經驗。
加盟流程方面,海底撈加盟順序分別為:官網提交加盟申請、資質審核、合作意向溝通、加盟委員會洽談、合作協議簽署以及店鋪開業籌備。
筆者在海底撈官網掃碼后填寫了加盟合作申請表單,其中有幾個選項要求令不少人望而卻步。其中,加盟商可投入海底撈事業的資金(不包括貸款)選項有1000萬元以下、1000-2000萬元、2000-5000萬元、5000萬元以上;個人最近一年收入選項有50萬元以下以及其他更高的區間;個人總資產選項有1000萬元以下以及其他更高的區間。
從申請表單來看,海底撈對加盟商的要求大概率是:可投入資金和個人總資產均不得少于1000萬、個人最近一年收入不得低于50萬。
當然,海底撈對加盟商的支持可以說是一條龍服務到位,其中包括運營管理體系、市場宣傳策劃、完整供應鏈體系、產品開發和食品安全、工程和信息系統、專業管理人員。
雖然對加盟商的條件在行業中極為嚴格,但鑒于海底撈在市場上的地位和影響力,預計海底撈開放加盟后將獲得眾多意向投資者的加盟。而按照海底撈規劃,其將以適度擴張為主,不謀求借助加盟商之力進行激進的擴張。海底撈此舉,也是在前兩三年因過往擴張過度導致業績變臉后變得謹慎的,所以才有了“啄木鳥計劃”和“硬骨頭計劃”的推出。
2023年是海底撈從谷底中走出來的一年,在“啄木鳥計劃”和“硬骨頭計劃”下,海底撈精細化運營成效顯著,同時恢復門店擴張。
上月發布的盈喜預告顯示,海底撈預計2023年持續經營業務收入將不低于414億元,同比增幅不低于33.3%;持續經營業務凈利潤預計不低于44億元,同比增幅不低于168.3%,這一增長主要歸因于海底撈餐廳翻臺率提升和營運效率改善。
在此市場背景下,海底撈引入社會資本進行市場擴張,也將對于中小品牌以及私人門店帶來壓迫感,或會攪動市場現有的競爭格局,實現在逆勢之中保持穩健增長。
餐飲業連鎖化“雷聲”滾滾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餐飲收入52890億元,同比增長20.4%,顯著高于商品零售5.8%的增幅。
如此火熱的賽道,助推了國內餐飲業的競爭全面升維,刺激了眾多餐飲企業在今年踩上連鎖化擴張的“油門”。這些企業不斷攻城略地的法寶主要有兩大點:融資(含上市)、開放加盟。
融資方面,去年以來,有多家餐飲企業紛紛沖刺資本市場。其中以現制茶飲賽道最多,已開放加盟的蜜雪冰城、茶百道、古茗和滬上阿姨均將上市目的地瞄準了港交所,它們上市融資也都有一個共同目的:加大市場擴張。
沖刺資本市場的中式餐飲企業也不少,小菜園、老鄉雞、鄉村基和老娘舅這四個品牌企業也都已在排隊階段。除了老鄉雞外,其他三家企業尚未開放加盟,不過隨著市場競爭加劇,不排除這三家企業會加入加盟這場“混戰”之中。
資本的助力、企業供應鏈及管理等能力的提升,為國內餐飲連鎖化帶來了有力基礎,因而才有近些年來餐飲業連鎖化加速發展。
借助社會資源進行輕資產擴張,是餐飲品牌企業開疆拓土以及破解競爭對手圍堵的“撒手锏”。如西餐賽道的華萊士和肯德基早年就已開放加盟,如今這兩家企業門店規模分別破2萬和破1萬,市場集中度持續提升;現制茶飲賽道的一哥蜜雪冰城,便是憑借“加盟”“低價”迅速占領了下沉市場,去年前三季蜜雪冰城就賣出超過52億杯的茶飲;而迫于增長壓力,喜茶和奈雪的茶(02150.HK)分別在2022年11月和2023年7月宣布開放加盟。
回到火鍋賽道,該賽道競爭格局分散、市場連鎖化低、市場增長靚麗,因而成為海底撈此次向加盟“低頭”的重要因素。
連鎖化方面,根據《2023中國餐飲加盟行業白皮書》數據,美國餐飲連鎖化率高達54%,而2022年我國餐飲連鎖化率僅有19%,對比來看,我國餐飲連鎖化率仍有較大提升空間。換言之,在那些競爭力強的餐飲企業面前,還有很多“金礦”可挖。
對于小吃快餐、飲品、菜系和面包甜點領域來說,我國火鍋領域的連鎖化較低,2022年僅為5.6%,與整個餐飲業19%的連鎖化率仍有較大差距。
另一方面,火鍋在我國歷史悠久,同時具備強社交屬性、成癮性,空間廣闊,市場規模約5000億元。
總得來說,火鍋是一個優質的賽道。
為抓住市場機遇,海底撈的一些競爭對手也已在加速擴張。上月,九毛九(09922.HK)宣布將引進加盟及合作模式至太二酸菜魚及山的山外面酸湯火鍋,借此加速市場拓展意圖明顯;呷哺呷哺雖然尚未開放加盟,但其在2023年上半年就新開89間餐廳,與海底撈緩慢拓店相比,呷哺呷哺顯然在狂奔。
國內三、四線及下沉市場的品質連鎖餐飲企業空缺,海底撈在下沉市場有很大的門店拓展空間。若此次加盟模式走得順暢,海底撈有機會通過布局下沉市場,尋回曾經迅猛成長的“光環”。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