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鍋屆「蜜雪冰城」要上市了,海底撈慌不慌?1
作者 - 宋子豪報道 - 豹變
在中國,沒有什么事是一頓燒烤解決不了的,如果不行,就再加一頓火鍋。
靠賣火鍋、燒烤食材,開了8200多家門店,三年總營收超過140億元。
至少從目前的表現來看,火鍋這門生意似乎是“臺前”輸給了“幕后”。4月3日,鍋圈食品向港交所遞交了IPO招股書。成立6年就已接近萬店的鍋圈,即將成為又一家被消費者“吃”上市的企業。
烈火烹油之下還有另一面。與同樣在河南起家的蜜雪冰城一樣,鍋圈做的也是加盟生意,近萬家門店中,自營店只有5家。在鍋圈摩拳擦掌進軍資本市場時,它的加盟商卻經歷著冰火兩重天。
有加盟商告訴《豹變》,在夏天來臨時,店內生意就如墜冰窖,已經虧本轉讓;也有加盟商透露,自己的店日入10萬,一個月就能回本。
免費加盟之后,8個月虧了15萬
鍋圈的官網是這樣介紹自己的——“一站式在家吃飯餐食解決方案品牌”,截至2023年3月27日,旗下品牌鍋圈食匯在全國開了9645家門店,是一家已經覆蓋火鍋、燒烤食材、飲料等品類的“社區餐飲數字零售化企業”。
從生意模式來看,鍋圈是典型的加盟模式。招股書顯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鍋圈有2646家店開在了省會城市及直轄市,有6575家門店開在次級城市。將近一萬家門店中,自營店只有5家。
而從營收上看,2020年到2022年,鍋圈總收入分別為29.65億元、39.58億元、71.74億元,向加盟店銷售產品的收入占到總收入的98.2%、94.2%及90.3%。
所以,對于鍋圈來說,提高營收主要靠多開店和提高單店收益兩條路。鍋圈目前的主要策略是多開店,做大規模。
等優惠政策,吸引了很多創業者加盟。2020年到2022年,鍋圈總共新增了8276家加盟店,其中還不含內部轉讓。
值得注意的是,為了保證統一的品牌形象,鍋圈會對加盟商進行指導,在員工培訓、門店布局、產品展示、庫存管理、定價等方面,都要求保持一致。這導致鍋圈門店之間差異性不大,鄰近區域內開店過多,就有可能對單店收益造成影響。
如何在規模和單店效益之中取得平衡,是鍋圈面臨的難題之一。
來自杭州加盟商阿良告訴《豹變》,他在2022年4月到12月開了一家鍋圈。鍋圈的工作人員口頭表示,有保護協議,3公里內只允許一家加盟。但自己開店后,發現周邊5公里有十幾家鍋圈,導致店鋪生意并不好,最后只能虧損轉讓。
阿良給《豹變》算了一筆賬:“淡季每天的營業額只有500-1000元,旺季的時候最多每天五六千,每個月人工費4500元,店鋪租金15萬一年也是相對低的。基本天天虧本。”
由于鍋圈總部給加盟商提供的營銷活動基本都一樣,所以想提高自己店鋪的銷量,就要靠加盟商投錢做營銷。阿良透露,附近有家鍋圈加盟店,每天搞一毛錢一份的特價牛肉進行引流,他投訴到總部也沒用。加盟商之間的“內卷”都把人卷哭了。
阿良還表示,雖然鍋圈不收加盟費,但有其他費用:“開店前總部介紹30萬就能開店,實際上花了40萬。后來虧了15萬盤出去了。”
據悉,鍋圈加盟開店首周要向總部買8萬塊錢的食材,其他費用包括裝修6萬、設備5萬、基礎設施5千、品牌押金2萬、物流服務費2萬,算下來一共要交給總部23.5萬。
另一名在上海的加盟商高恒表示,如果細說下來其實還不止這些。他說:“比如設備費6-7萬,如果要木質的貨架要再加兩萬多,買這個木制貨架還要交三千多的物流費。裝修可以自己找人裝,但裝修的人不會安裝木質貨架,公司派人裝要收費2000塊,這個活兩個人半天就能裝好。”
高恒告訴《豹變》,自己前期投資了40萬左右開店,房租每月1.5萬,在上海房租都是押二付三,加起來也十多萬了。現在有時一天營業額幾百,有時一兩千,基本天天虧錢。
即使這樣,總部的督導還在勸說高恒開第二家店。
旺季日入10萬,淡季只有兩千有趣的是,在地域和季節性上,鍋圈的生意都呈現出“冰火兩重天”的境遇。比如,杭州加盟商阿良和上海加盟商高恒一直在虧損,但是在某些開店密度小的區域,到了旺季,有些店一天的營業額甚至能達到10萬元。鍋圈加盟商桂哥告訴《豹變》,據鍋圈總部的消息,自己所在的省是過年期間國內生意最好的,這個省單日銷售額能破10萬的也就十家左右,他的店就是其中之一。2023年春節期間,桂哥的店大年三十當天銷售額破了10萬。桂哥表示,2021年春節就有過賣斷貨的情況,所以今年備貨更加充足。他投了40萬開店,一個冬天就回本了。但桂哥也表示,生意好的時候也就春節這幾天:“一般高營業額的門店,過年都要準備兩臺收銀機,一臺都忙不過來,差一點的店一天最少也有2萬,等過了初二基本就是9000到1萬,等到元宵節后,營業額就慢慢下去了。”究其原因,加盟商的境遇差別如此之大,主要還是區域內加盟商密度導致的差別。在招股書里,鍋圈各個省市的開店數量被分成了5檔,桂哥所在的省處于第四檔,全省加盟店在100-300家,且該省居民的消費能力不低。而阿良的店鋪處于全省開店大于700家的內卷省,高恒所處的上海,僅一個市的店鋪就在301-500家。這也表明,在門店分布上,有的區域已經過度開放,有的區域還有紅利。比如桂哥所在的縣城,雖然只有60萬的人口,卻也只有零星的幾家店鋪,并且不用與盒馬、叮咚買菜等本地生活類平臺競爭。但是,占盡地利的桂哥也表示,鍋圈的生意受季節性影響很大。在淡季,桂哥店鋪的日營業額也不過2000多塊,并且南方11月左右才進入冬天,旺季相對更短。這不難理解,鍋圈近八成的營收依賴于銷售火鍋產品,而火鍋類產品的銷量受季節性影響很大。招股書顯示,2020年至2022年,鍋圈的火鍋產品營收分別為23.9億元、30.91億元、53.52億元,占總營收的比例分別為81.9%、79.7%、75.8%。桂哥表示:“總部會在不同的季節安排講師給我們上課,比如夏天主打燒烤,給我們講課基本圍繞著夏季怎么把燒烤生意做起來。公司現在也在轉向預制菜,還有露營元素的業務。”此外,鍋圈總部也會不時做營銷活動,期望帶動流量。桂哥說:“現在做的活動是送鍋、烤架,還有一些滿減優惠券。”產業復蘇的2023年,“在家吃飯”概念能繼續支持鍋圈擴張嗎?從商業模式上說,鍋圈并不是一個利潤空間很大的生意。鍋圈的運營模式是購買加工或未加工的食品,加工后出售給加盟商。截至2022年年末,鍋圈已經擁有三家食品配料生產廠,投資了一家供應商,并且與279家食材供應商合作。采購費用仍是一個大項開支,根據招股書數據計算,鍋圈在2022年采購總額為63.97億元。產品定價上,鍋圈的上限有火鍋門店壓著,過往的毛利率一直很低。2020年和2021年,鍋圈毛利率分別為11.1%和9%。2020年,鍋圈虧損了4329萬元,2021年虧損擴大到了近4.61億元。到了2022年,鍋圈主要產品的毛利率突然翻倍。火鍋產品的毛利率從2021年的7.3%提高到2022年的18.5%,燒烤產品的毛利率從6.7%提高到14.1%,使得鍋圈總體的毛利率從2021年的9%提高到2022年的17.4%。同樣是這一年,鍋圈扭虧為盈,實現利潤2.41億元。鍋圈給出的解釋是,控制銷售成本和保持采購價格穩定的能力提高了,推出毛利率較高的產品并升級現有產品,而公司的主要產品為自產,能有效降低采購成本。此外,公司在2022年向加盟商提供的銷售折扣較少。也就是說,這一切都是靠規模做支撐。但在過去三年鍋圈的快速擴張中,有資本催熟的因素。2020年到2022年,鍋圈經營活動所得現金流凈額分別為凈流出5.42億、凈流出5.98億、凈流入2.85億。而融資活動所得現金流凈額為5.77億、17.77億、0.33億。也就是說大部分的時間里,鍋圈的運營模式自身無法造血,靠的是融資輸血。鍋圈的市場需求有多大,可以從加盟商的經營情況來觀察。從閉店率來看,鍋圈加盟商的閉店率不高。根據招股書,2020年有28家加盟店關閉,2021年關閉的加盟店增加到194家,2022年又有279家加盟店關閉。一位關注鍋圈的投資人對《豹變》表示:“官方閉店率很低,但并非真實的經營狀況很好。”該投資人稱,自己通過訪問業內專家得知,鍋圈的閉店率低,有鍋圈的督導們的功勞。督導們會對經營不善的門店做心理輔導,傳達“并不是我們這個品類不行,是你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再堅持一下,給你優惠配貨”等思想。高恒也表示,即使自己開店虧損,也會有督導勸說自己再開新店。實際上,加盟商之間轉讓的店鋪數據,不會記錄為閉店數據,2020年到2022年,鍋圈退出的加盟商分別有30家、249家和470家,數量有所上升。從選擇閉店的加盟商反映來看,門店過于飽和的區域,生意并不好做。此外,選擇繼續經營的加盟商中,或許存在幸存者偏差的情況。招股書顯示,鍋圈有超過29%的加盟商名下不止一家門店在2020年年初賺到了第一桶金。“當時不讓開門,鍋圈的店有個小窗戶,我們給客人菜單,客人勾選好了,我們配貨,配好了打開窗戶給客人。由于沒有堂食,大家在家久了,除了火鍋就是烤肉,所以當時還是很火的。”僅*轉載文章,不代表尚品新消費的態度元宇宙泡沫來了?林俊杰巨虧超91%
價值12.3萬美元跌至1萬美元
不得不關注的新消費現象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
上一篇:上榜數量連續五年第一,上海成“餐飲加盟TOP100”總部高地湖南古墓挖出奇書,研究結果引全球轟動,美國專家:完全不信
下一篇:上榜數量連續五年第一,上海成“餐飲加盟TOP100”總部高地堪稱“酒鬼”的五位藝人,第二位能喝下三斤白酒,第四位拿酒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