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菜品牌升級加速,點都德推出第三個子品牌主打新派粵菜
記者- 吳容
編輯- 牙韓翔
廣州點心老字號點都德也想在粵菜上有所斬獲。
近日,它在廣州高德置地廣場推出了一個主打新派粵菜的品牌“木棉”。界面新聞留意到,有別于點都德更偏向傳統茶樓的裝潢,木棉的裝修更為雅致和年輕,灰色、金色和墨綠色是它的主色調,門口配有顯示出意境的假山,以及環繞假山可供客人休息的座位。
木棉的裝潢設計更為時尚。(圖片拍攝:吳容)
從菜品大致分類上,遵循了傳統粵菜分類,包括粵式料理、啫啫系列以及膳湯系列等。但就具體菜品而言,做了不小的創新。
比如,木棉豆豉雞是在原先醬油雞的基礎上進行升級,配以辣椒、豆豉和生姜等佐料;廣東人愛吃的牛腩,則是在加入梅子酒后慢火燉煮;酸甜脆香咕嚕肉,蘸著旁邊的青蘋果慕斯一起吃。
店員對界面新聞表示,木棉于7月底開始試營業,目前已步上正軌,正式對外營業。店員還表示,雖然和點都德隸屬于同一公司,木棉店內所有菜品和點都德沒有任何重疊,而相比點都德80-90元的人均價位,木棉人均花費在100-120元之間。
木棉豆豉雞(圖片拍攝:吳容)
甜品“一顆檸檬”(圖片來源:木棉)
點都德于1933年在廣州創立,創始人為沈紹清先生,粵語中“點都得”意為“怎樣都沒有問題”。在走出廣州,走向深圳、上海等地開店后,點都德在全國擁有門店數接近50家。
從嚴格意義來講,粵菜點心是粵菜大體系中的小分支。作為主打全天茶市點心的點都德,此前就有過向粵菜料理發展的嘗試。
去年,它把副牌“德小館”開在了上海正大廣場。在門面上,德小館看上去更為明亮;在菜品上,顧客不僅能吃到點都德的點心,也能嘗到隔水蒸雞、紅燒乳鴿等傳統粵菜。此外,它在廣東地區還有一個子品牌叫做“畢得寮”,不過也是以點心為主。
德小館裝潢、主打菜(圖片來源:點都德微信公眾號)
眼下之所以瞄準新派粵菜,是順應市場變化而做出的改變。
目前在大眾點評上,廣州地區關于“粵菜”的搜索詞條有17113個之多。另據美團點評大數據在去年的統計,在廣州,各品類線上流量占比情況來看,粵菜也是廣州絕對的第一大品類,品類熱度是第二名火鍋的近3倍,占據超40%的平臺流量。
在餐飲行業分析師林岳看來,隨著傳統粵菜茶樓的模式正在慢慢老化,無論菜品還是用餐環境,對新生代吸引力在降低,但年輕消費群體越來越成為消費的主導力量。
據波士頓咨詢公司預測,2020年,中國的消費市場將達到6.5萬億美元的規模,其中一半以上的消費額由千禧一代創造,老字號尋求年輕化也是順應消費客群的轉變。
林岳表示,新派粵菜的推出,除了用餐環境、場景上有所升級,讓環境變成一個打卡點,其次是對傳統菜色的賦予新故事,也可滿足新生代獵奇的心理。
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協會執行會長譚海城此前也提出,粵菜要以新菜品、新服務爭取年輕一代消費群體,更注重特色和時尚。
這意味著粵菜在保留原有食材品質的基礎上,有更多的制作元素,例如,加入西餐、日料的制作手法,加入湘菜或者川菜的一些元素,以滿足個性化需求。
而相比其它菜系的創新,粵菜的發揮空間更大一些。
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對界面新聞分析,傳統粵菜講究食材新鮮和原始的烹飪方式,口味是清淡和鮮美的。相比湘菜、川菜,粵菜創新相對更容易,因為湘菜、川菜升級幾乎跳脫不出快炒和辣椒這兩個元素,而粵菜可以在配料、烹飪的方式以及組合上推陳出新。
不只是木棉,近年來誕生的新派粵菜還包括炳勝集團推出的小炳勝。
界面新聞此前曾報道過,作為在粵菜創新上走在比較前面的代表,小炳勝也是粵菜餐廳的年輕化樣本,雪山奶露包、秘制黑叉燒、灌湯燒鵝成為這家餐廳的必點菜式。
另外,陶陶居旗下的金牌陶陶居、陶陶居雅園也對菜單做出了不少更新,賦予更為時尚和精致的元素。
去半年來,包括九毛九、海底撈、真功夫和西貝等不少餐飲品牌,都試圖借助開發副牌以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并增強抗風險能力。
但事實上,餐飲企業熱衷于多品牌發展策略,已不是什么新鮮事。除了分散風險,覆蓋不同消費群體、提升市場份額以及形成品牌矩陣等,是餐企積極布局多品牌的主要原因。
以上海小南國為例,2012年“八項規定”出臺之后,其高端板塊走向低迷,子品牌的順利盈利成為其抗擊風險的力量;在餐飲細分化趨勢明顯之下,以西北菜起家的九毛九很快推出了太二酸菜魚以搶占市場份額;不少餐企推新品牌時,還會考慮同供應鏈上的品類,以擴大供應鏈規模來提高議價能力,這其中的代表是孵化“U鼎冒菜”的海底撈。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
上一篇:泰咕咖喱加盟費多少?
下一篇:秦漠涼皮加盟費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