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火鍋協會回應統一辣度標準,網友:沒有靈魂!賈淺淺新作《潛海》惹爭議,網友臉紅心跳解讀,意境深奧引人遐想
說起四川美食
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關鍵詞
可能就是“辣”
但最近
有網友對四川的
“辣味”標準提出了疑問
日前,網友在四川麻辣社區發帖稱
微辣、中辣、特辣過于主觀
應該更加科學地
制定全省統一的火鍋辣度指數
四川省火鍋協會表示
網民意見靠譜
正在研究方案
廣告膽小者勿入!五四三二一...恐怖的躲貓貓游戲現在開始!×圖源麻辣社區截圖
火鍋有了“比辣”苗頭
“微辣”讓人吃不消?
《老外挑戰成都最辣火鍋,開吃前簽“生死狀”》《廣東男生吃微辣火鍋淚如雨下》……近期,在各短視頻平臺上,火鍋炫辣的內容頻繁“出圈”,網友直呼“微辣”鍋也讓人吃不消。“比辣”成為了一些火鍋店的宣傳噱頭。
同樣在近期,重慶市渝中區,一家火鍋店發出的招聘告示引發網友關注:“全城招聘最能吃辣員工,印度魔鬼辣9800元、魔鬼辣6800元、朝天椒4800元。”將招聘薪資和吃辣掛上了鉤。
網友建言,為避免以辣味為噱頭的網紅店被游客誤認為成都火鍋的代表,成都應該率先跳出一味求辣,推廣“辣度”標識,形成新的行業規范,提供火鍋飲食文化的新尺度。不少網友跟帖表示:“贊同!”“外地人確實很需要。”
微辣、中辣、特辣
辣度到底有沒有標準?
火鍋的味道之所以誘人,是因為有多種香料和牛油、清油按比例調制,散發出回味生津的混合香味。而眾多香料中,辣椒至關重要,辣味更是火鍋的“靈魂”。
我們常說的辣度,有微辣、中辣、特辣,但這種設定與國際通用的辣度測定標準大相徑庭。
國際上最早衡量辣度的方法是1912年美國藥物化學家WilburLincolnScoville的SHU(斯科維爾辣度指數),它表示物質被稀釋到感覺不到辛辣的次數。這個方法測出的辣椒辣度從0個單位到幾十萬個單位,SHU的測辣原理也沿用至今。
廣告從秘書起步,十年內無人超越,以一己之力力挽狂瀾成就一段傳奇×聚焦國內,早在2006年,我國湖南農業大學食品科技學院受國家標準委委托,制定針對辣椒和辣椒制品的辣度國家標準,此后,各個地方和企業也開始對辣度進行更精確的定義。
2014年,四川旅游學院食品科學系和烹飪科學四川省高等學校重點實驗室以SHU原理為基礎,將123道川菜分出微辣、中辣、辣、特辣4個等級。
那么對于火鍋的辣度,是否也有相應的標準呢?2017年,德莊集團發布了“李氏辣度”標準,以“度”為單位,把火鍋的辣度分成微辣(9°~29°)、低辣(30°~39°)、中辣(40°~49°)、高辣(50°~59°)、特辣(60°~69°)、暴辣(≥70°)這6個等級。
2018年,重慶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了《麻辣火鍋底料辣度量化及等級劃分》,對辣度進行了分級(150SHU=1辣度)。不同于我國唯一強制執行的食品標準——食品安全標準,《麻辣火鍋底料辣度量化及等級劃分》屬于推薦性的地方標準,并不為人熟知。
《麻辣火鍋底料辣度量化及等級劃分》相關信息
既然辣度有標準劃定,那么執行起來難度如何?專家們各有意見。
重慶文旅協會副會長、美食評論學會會長、川菜學者司馬青衫在接受上游新聞采訪中曾表示:“火鍋辣度標準是客觀標準,但辣或不辣是基于每個人接受度不同,實際上是一個主觀標準,客觀標準和主觀標準很難統一。辣度標準可能會給部分火鍋企業帶來更大的工作量、更高的成本,這些都會最終反映到火鍋價格上,我個人認為這個標準的執行難度很大。”
而據麻辣社區報道,四川省火鍋協會執行會長嚴龍認為,火鍋的辣度確實是可以借助專業測量工具客觀測算的,四川火鍋協會正在研究為火鍋辣味定級的統一標準,將用“度數”來表示火鍋底料等辣椒調味品的辛辣程度,讓消費者可以更精確地選擇鍋底。
網友:辣得各具特色
本身就是四川火鍋的靈魂
對此,有網友表示,就要百家爭鳴才好,都統一了和預制菜有啥區別。
也有網友表示,需要統一的標準,有的店寫“微辣”跟“特辣”一樣。
那么你覺得
火鍋應該統一辣味度量嗎?
(央廣網)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