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精細劃分火鍋辣度 到底有沒有必要?四川新聞網2023-05-12 22:26四川新聞網2023-05-12 22:26
四川新聞網-首屏新聞成都5月12日訊(記者 胡旭陽 張穎攝影報道)四川美食遠近聞名,火鍋更是以絕佳的味道和口感征服各方食客。不得不提的是,四川火鍋源于民間,以麻、辣、鮮、香著稱。截至今年1月,四川火鍋已走向全球五十余個國家和地區。日前,網友在麻辣社區發帖稱,微辣、中辣、特辣過于主觀,應該更加科學地制定全省統一的火鍋辣度指數。對此,四川省火鍋協會表示:網民意見靠譜,正在研究方案。網友在麻辣社區發帖什么是火鍋辣度?火鍋辣度是指火鍋底料中辣椒的辛辣程度,普遍分為微辣、中辣、特辣三個等級。火鍋的辣度,本質上是由辣椒的種類、品質,底料炒制的溫度高低、時間長短來決定的。國際上最早衡量辣度的方法是1912年美國藥物化學家Wilbur Lincoln Scoville的SHU(斯科維爾辣度指數),它表示物質被稀釋到感覺不到辛辣的次數。這個方法測出的辣椒辣度從0個單位到幾十萬個單位,SHU的測辣原理也沿用至今。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火鍋行業市場規模達到4998億元,預計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到6689億元。除2020年外,火鍋行業的市場規模一直保持增長趨勢,相比與其他餐飲行業,火鍋餐飲行業更容易實現規模化、標準化,四川火鍋文化繁榮,門店規模5.7萬家,辣度統一的討論沖上了熱搜。2014年,四川旅游學院食品科學系和烹飪科學四川省高等學校重點實驗室以SHU原理為基礎,將123道川菜分出微辣、中辣、辣、特辣4個等級。那么對于火鍋的辣度,現在是否有相應的標準呢?2017年,德莊發布了“李氏辣度”標準,以“度”為單位,把火鍋的辣度分成微辣(9° ~ 29°)、低辣(30° ~ 39°)、中辣(40° ~ 49°)、高辣(50° ~ 59°)、特辣(60° ~ 69°)、暴辣(≥ 70°)這 6 個等級。2018年,重慶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了《麻辣火鍋底料辣度量化及等級劃分》,對辣度進行了分級(150SHU=1辣度)。不同于我國唯一強制執行的食品標準——食品安全標準,《麻辣火鍋底料辣度量化及等級劃分》屬于推薦性的地方標準,并不為人熟知。火鍋店有自己的調味辣度火鍋店都有自己的執行標準在能吃辣、會吃辣的四川,辣椒是川菜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二荊條辣椒、子彈頭辣椒、七星椒、小米辣、皺皮椒……被廣泛應用于各類美食當中。“不同定位的火鍋店對辣度標準化要求的精準性都不一樣。”據行業某全國連鎖品牌負責人介紹,該火鍋店原材料和火鍋底料都有統一的制作要求,員工也嚴格按照流程操作。該負責人介紹,決定辣度往往是當地的口味,統一后無法適應他們這樣的全國連鎖,“四川能吃辣一些,但是這樣的辣度放到其他地方就不太合適。”單店規模大且注重品牌效應的連鎖型餐廳對辣度的控制普遍嚴謹,特別是火鍋店,從原材料選購到火鍋底料炒制再到帶辣味菜品的碼味,都有統一的制作要求,而員工的培訓也嚴格按照操作流程。她介紹,每次炒料的總量很大,食材的含水量、辣椒品質和品種、用油總量等對品牌連鎖餐廳而言都必須十分嚴格。為了達到合適的辣度,炒料時用不同辣椒所需要的溫度都會有嚴格控制,底料與火鍋油的比例也會影響辣度。在她看來,“單店規模小的火鍋,對辣度也有比較嚴格的控制,因為復刻該加多少豆瓣醬和辣度不是單純依照掌勺廚師的心情決定,而往往是上一輩老師傅們定下的標準。”記者也采訪了多家本土知名火鍋品牌,都對統一辣度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大多數品牌認為,“在本品牌內統一比較容易,但是行業內統一就顯得千篇一律。”市民正在吃火鍋網友:統一辣度少了靈魂“在收到網友的建議后,我們也認為可以對火鍋辣度標準進行科學地劃分。”四川省火鍋協會執行會長嚴龍表示,可能會以“度數”來表示火鍋底料等辣椒調味品的辛辣程度,讓消費者選擇更加合適的火鍋鍋底。同時,嚴龍告訴記者,下一步將和科研機構合作,研發“便攜式辣度測量儀”,便于企業和商家對辣度進行測量,積極組織專家進行論證,制定出臺辣度標準,預計年底前進行推廣。對于四川火鍋協會的回應,網友們也有不同的看法。有的網友表示支持,認為這樣可以避免不良商家用辣度掩蓋火鍋質量問題;有的網友表示反對,認為火鍋辣度和配料有關,單純看辣椒含量是不全面的;還有的網友表示無所謂,認為火鍋只要新鮮、衛生就行,無須強制執行一個標準,正是不同的辣度讓大家有了很多的選擇,統一辣度反而少了靈魂。對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