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大港式連鎖快餐巨頭盈利預警,大快活預計年度凈利下滑七成
5月24日,大快活(00052.HK)發布盈利警告稱,截至2022年3月31日的2022財年(即2021年4月1日-2022年3月31日),該公司股東應占凈利潤預計較上一財年的1.536億港元下滑了約70%。
針對凈利潤下滑原因,大快活在公告中解釋,一方面受新冠疫情影響;另一方面,大快活上一財年獲得政府補助總額約為 2.725 億港元,最新財年該等補助下降至5890 萬港元左右,也導致該年度凈利潤下跌。
南都灣財社了解獲悉,作為港式連鎖快餐品牌,截至去年9月底,大快活在香港經營155家門店,包含143家大快活快餐店,12間特色餐廳;在中國內地經營17家快餐店,內地餐廳的收入占比為4.67%。
針對凈利潤預計下降七成的原因,大快活集團有限公司執行主席羅開揚在盈利警告中稱,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該財年最后一個季度,受到今年2月香港疫情的影響,餐廳暫停營業,影響了大快活的年度業績。二是2022年3月廣州、深圳等地部分區域堂食受限制,影響了內地餐廳的收入。
第三個原因,大快活上一財年獲得政府補助總額約為 2.725 億港元,最新財年該等補助下降至5890 萬港元左右,同樣導致該年度凈利潤下跌。
南都灣財社記者留意到,拋開最新一季的影響,在截至2021年9月31日6個月的中期報告中,大快活的凈利潤已經出現下滑。期內,大快活的收入雖然同比增長14.14%至14.99億港元;但股東應占凈利潤同比下滑了近兩成,至5249.3萬港元。
大快活是港式連鎖快餐品牌,首家店于1972年在香港荃灣眾安街開業。1991年10月,大快活在香港聯交所上市,次年進軍內地市場。
不過,大快活在華北市場布局時遭遇水土不服。2013年起,因北京、天津門店表現欠佳,大快活陸續關閉門店,逐步退出華北市場,2016年后,大快活主要聚焦在香港和廣東市場發展。
南都灣財社記者了解到,目前,大快活旗下餐飲品牌包括:“大快活快餐”“ASAP”“一碗肉燥”“一葉小廚”“墾丁茶房”。
截至2021年9月31日,該公司在香港經營155家門店,包含143家大快活快餐店,12間特色餐廳;在中國內地經營17家快餐店,主要分布在廣州、深圳、佛山。在中期報告中,大快活透露該財年內中國內地市場還將陸續開設6-7家新店。
就布局來看,中國香港的餐廳收入是大快活最主要的收入來源。截至2021年9月31日止的6個月內,香港餐廳的收入為14.27億港元,占比達到95.2%;內地餐廳的收入為7001.3萬港幣,占比僅4.67%。
數據來源:大快活截至2021年9月31日的半年報
除了大快活外,另一家港式連鎖快餐“大家樂”(000341.HK)的日子同樣不好過了。今年4月底,大家樂發布了盈利預警公告,預計截至2022年3月31日的2022財年,該公司股東應占凈利潤預計較上一財年的3.59億元港元下滑至約2000萬港元。
采寫:南都·灣財社記者 詹丹晴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