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毛九申請香港上市:快時尚餐飲規模僅次于西貝及外婆家
據IPO早知道消息,九毛九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九毛九”)昨天向港交所提交招股說明書,招銀國際為其獨家保薦人,這是在海底撈之后又一家選擇香港上市的內地餐飲連鎖品牌。
來源 - 本文由IPO早知道(ID:ipozaozhidao)整理撰寫,文中觀點僅供參考
編輯 - C叔
排版 - C叔
九毛九是國內領先的中式快時尚餐飲品牌。目前,在所有中式快時尚餐飲餐廳中排名第三,第一名為西貝,第二名為外婆家。九毛九在華南地區則為第一名。
公司擁有5個自營品牌,分別為九毛九面館、太二、2顆雞蛋煎餅、慫冷鍋串串和那未大叔是大廚;涉及了西北菜、酸菜魚、煎餅、冷鍋串串和粵菜。
創始人管毅宏1995年在海口開設面館,2002年為進入廣東市場,在廣東開設了一家山西面館,并在兩年后正式開始以九毛九品牌經營。同時希望實現多品牌經營,吸引不同客戶群,開發了其他四大品牌,最終擁有269家直營餐廳和41家加盟餐廳,覆蓋了全國31個城市。
所以,主攻西北菜的九毛九和太二酸菜魚餐廳為其核心品牌,147間九毛九和98間太二所產生的的收入占比超過98%。但是其實西北菜的市場非常分散,按收入計九毛九在我國西北菜餐飲市場排名第二,市場份額卻只約占0.8%,所以公司想要通過擴張進一步搶占市場份額。
公司主要兩個業務經營模式為自營和加盟兩種方式,所有品牌中,除2顆雞蛋煎餅外其余均只是自營模式。
此次選擇赴港上市公司主要目的是擴大市場份額,具體為:擴展公司的餐廳網絡,具體為2019至2020年,公司還要開設240間太二和54間九毛九,其他品牌大約為76間;進一步增強公司餐廳的供應及支持能力并改進公司的集中采購系統;開設1家新的中央廚房以及償還貸款。
曾在A股上市失敗
這次上市公司仍然想要擴展餐廳網絡,但是此前九毛九因為借助資本過度擴張,財務狀況不是很理想,而導致第一次A股上市申請失敗。
早在2016年,九毛九在A股申請上市,但未能成行, 2018年終止了A股上市計劃。
2014年,因為IDG資本的注入,九毛九快速擴張,大量入駐購物中心,同年成立了武漢九毛九和南京九毛九,進軍華東地區市場。2013年,只有55家店的集團到2015年規模已達到143家,其中139家“九毛九”,4家“太二酸菜魚”。
并且當時在擴張之后,主要的收入來源仍集中于廣州、深圳的門店,大約占90%,其他地區甚至出現虧損狀況。
2015年公司布局的22個地區中,10個地區出現不同程度虧損,虧損金額共計1950.77萬元。整體來看,2013-2015年,九毛九凈利潤分別為2766.87萬元、4390.51萬元和3105.87萬元,2015年凈利潤增長率為-29. 26%。
店面的增加導致了運營成本大量上升,當時的門店租金費用已經占營業收入達10%,除此之外,資產負債率在2013年至2015年,分別為89.47%、73.85%和43.72%,高于35%的行業平均水平。
但是目前來看,在經過高速成長期,進入新市場之后,品牌接受度有所提高,得到了其他地區消費者的歡迎,從2016-2019年,餐廳的擴張速度下降,九毛九面館從2016年期初到2019年上半年截止,由138家增至149家,財務狀況重新好轉。
2016-2018年以及2019年6月30日止,營業收入分別為11.64億元人民幣、14.69億元、18.92億元和12.37億元;凈利潤分為5128.6萬、7164.7萬、7384.8萬和1.02億元;凈利潤率分別為4.4%、4.9%、3.9%和8.2%。和2018上半年度相比,2019年凈利潤增長率為87.6%,原因是店面銷售額的增加實現了大幅增長。
如果此次成功上市,九毛九會迎來新一輪的擴張,而未來的增長取決于集團新開設餐廳的盈利能力。進入新市場之后九毛九需要重新通過營銷建立品牌知名度,不同的消費者口味、消費模式以及激烈的市場競爭都是需要面臨的挑戰,較低的人均消費、較高的建設成本和運營成本有可能使公司花費較長時間達到預期的盈利水平,而能否和上次一樣,需要持續觀察。
本文由公眾號IPO早知道(ID:ipozaozhidao)整理撰寫,如需轉載請聯系C叔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