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你丨愛雖無聲勝有聲!“無聲”火鍋店暖的是人心中工網2023-12-08 08:34中工網2023-12-08 08:34
原標題:遇見你丨愛雖無聲勝有聲!“無聲”火鍋店暖的是人心在重慶兩江新區著名的火鍋一條街上,有一家火鍋店有些特別。和其他店面人聲鼎沸的熱鬧不同,這家店雖然顧客也不少,卻總是安安靜靜。聽障人士開火鍋店用創業開啟人生下半場這家火鍋店是聽障人士王濤經營的,店內的顧客也多是聽障人士,安靜便成了這里的專屬標簽。“北漂”20多年后,56歲的王濤回到家鄉,用創業開啟了人生下半場,我們一起到他的火鍋店里,感受這份“無聲”的火熱。在王濤的店里,有近八成的顧客都是聽障人士,大家用手語交流,溝通起來毫無障礙。雖然沒有鼎沸的人聲,但翻飛的手語,也是一種別樣的熱鬧,王濤推出了面向聽障人群的專屬折扣價格,讓火鍋店的生意更紅火了。 晚上用餐高峰時,不同年齡段的聽障朋友們歡聚一堂,這兒成了他們聚會交友的一處溫暖天地。李忠華也是一位聽障人士,這天是他的生日,三五好友相約到店里就餐。得知這一消息,王濤專門去買了生日蛋糕,給李忠華送上生日祝福。顧客 李忠華:這里有我們很多的聽障朋友,而且這里的火鍋好吃,像是在家里一樣。家的溫暖,是很多來此就餐的聽障人士的共同感受,從老板到員工,都愿意和顧客們打成一片。雙拳上下輕擊為工作打氣,大拇指彎曲兩下來表示感謝,打破障礙,歡樂相聚是這里的主題。如今,店里有了穩定的客流,經營得有聲有色。但在今年五月剛開業時,經驗不足的王濤其實遇到了不小的困難,如何改良定型口味,怎樣持續吸引客群,都是擺在他面前的難題。眼看店面就要撐不下去,王濤多方求助,找到了當地熱心公益的餐飲專業人士李大蘭。李大蘭曾幫助過聽障朋友經營飯店,他既懂餐飲,又會手語,對王濤的求助很是熱心。兩人四處調研取經,最終決定要主攻口味較為清淡的養生火鍋。王濤:也是因為我們聽障人士給了我們很多的建議,最后我把這個雞湯推出來的時候,聽障人士都特別喜歡。招聘聽障人士傳遞愛的溫暖走對了路子,火鍋店的生意很快紅火了起來。入冬后,不僅有很多聽障人士來這里用餐,周圍的居民也都前來品嘗,王濤終于松了一口氣。四歲時,因為疾病,王濤失去了聽力,在聾啞學校,他學會了手語,又通過看電視自學了寫字。20多歲時選擇到北京打拼。他賣過盒飯、開過快餐店,做過很多小生意,因為耳不能聽,口不能言,“北漂”生活并不如意。今年,考慮到自己年紀大了,女兒也要上學,王濤決定返鄉創業,和朋友一起開了這家火鍋店,他的這一決定得到了家人的全力支持。雖然困難不少,但他正為了美好生活而全力奮斗著。雖然自己是老板,但王濤每天都在店里忙前忙后,而他的努力,也得到了家人的鼎力支持。開店之初,王濤的兒子王經緯常在工作之余來幫忙,一次意外,讓他下定決心辭職,全力幫父親創業。王濤兒子 王經緯:那天剛好我沒在,爸爸受傷了,還帶他縫了兩針。像他們這種特殊人群進手術室,我都要陪著進去,因為醫生跟他無法交流。很多事情要我們這種能說話的人去溝通,他去又沒辦法,我就把之前那個工作辭了,全心來幫他做這個。除了有家人的支持,火鍋店還得到了愛心志愿者的幫助。周末和節假日,李大蘭都會到店里做義工,為聽障顧客們服務。王濤在招聘時,專門錄用了一部分聽障人士。接下來,他還計劃為更多聽障人士提供工作崗位。火鍋店員工 蔣余:我工作起來特別開心,因為是聽障的員工,聽障的店長,我們溝通特別的方便,互幫互助。同時也有很多聽障人士來到我們店里吃飯,這樣我也認識了很多的聽障朋友。如今,不少外省的聽障朋友也嗅著火鍋“味兒”,組團到店里打卡。生意越來越紅火,王濤有了下一步的計劃。王濤:現在正在找位置,找好了之后準備再開一個分店,我有足夠的信心。還會招更多的聽障人士,幫他們就業。最近,在當地街道的幫助下,王濤加入了社區志愿服務隊。一大早,父子倆在店里打包好鍋底、食材和調料,帶著員工們來到天宮殿街道太湖西路社區食堂,他們要在這里做半天的志愿者,讓社區的高齡老人們吃上一段熱騰騰的火鍋,慶祝他們的生日月。無聲的世界沸騰的人生因為知道王濤創業不易,很多同為聽障人士的顧客前來支持捧場,同樣因為感同身受,王濤為聽障顧客們打折,更為他們營造了家的氛圍。這個冬天,因為這家火鍋店的存在,讓當地很多聽障人士暖暖的。不只是當地,我們看到全國各地的聽障朋友們都在組團去打卡品嘗。因為淋過雨,所以想為他人撐傘,年過半百的王濤,用這次火鍋創業,不僅讓自己的人生沸騰起來,也給更多的聽障朋友們帶去了溫暖和幫助。(總臺記者 王磊 陳楊 謝鵬 馬榮達 兩江融媒)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
下一篇:親熱集團孫蕊:品質等于心臟,為消費者提供放心吃的火鍋食材37年前,那個出生時14.5斤的“巨嬰”,現在長大后成啥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