鯰魚殺入!“速凍大佬”三全進軍火鍋食材,欲布局超5000家……
火鍋食材領域又殺入一員猛將。
最近,“速凍大佬”三全,推出新品牌“涮烤匯”,提供火鍋食材一站式終端服務。
前有鍋圈食匯、懶熊等在全國跑馬圈地,后有大渝火鍋、蜀大俠等餐企紛紛跨界加碼,如今,零售業大佬三全也來橫插一腳,搶食這塊肥肉。
火鍋食材領域儼然已進入群雄逐鹿的戰國時代,誰有可能成為下一個鍋圈呢?
第611
期
文:田果 曲紅
利店迎來風口
三全入局火鍋食材
這條大魚將如何攪動市場?
近日,不少消費者在逛超市時會發現,在冷凍速食區域,悄然出現了標注“三全涮烤匯”的冰柜。
據餐見君觀察,產品主要包括火鍋丸滑、牛羊肉卷、午餐肉、牛羊肉卷、午餐肉等肉類;毛肚、黃喉、鴨腸等經典菜品;豆皮、腐竹等豆面類;面、火鍋面筋等主食類,以及蘸料、底料等。
兩個冰柜,就是一個小型的火鍋食材超市,消費者基本能夠在這里買夠一頓火鍋需要的所有食材,而且價格也相對實惠,2~3人吃,100元左右就能搞定。
據河南商報報道,三全將在8月10日后正式啟動經銷商推薦大會,在重點布局華東、華中、華北、西南的基礎上輻射全國,計劃面向3000個經銷商,在全國布局5000個以上的零售終端。
作為國內首家火鍋食材超市,鍋圈食匯的標桿效應,也讓該領域備受關注。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入局火鍋食材超市的品牌已過百。鍋圈、涮便利、懶熊、九品鍋等專業玩家,紛紛加速在全國跑馬圈地。
▲根據公開信息整理,僅供參考
資本對火鍋食材超市也格外青睞。2020年2月份,鍋圈獲得5000萬美元B輪融資,7月份又獲得6000萬美元C輪融資,加上去年的,不到1年累計融資近10億元。懶熊火鍋5月份也獲得字節跳動數千萬戰略投資。 同時還要提升門店對周邊客群的吸附能力,達成復購。只有每個單店形成穩定流量,有足夠的持續規模消費,整個模式才有價值。
面對火鍋食材市場的無限前景,傳統火鍋品牌也不甘示弱,大渝火鍋推出大渝家庭火鍋食材超市,蜀大俠則推出自然饞火鍋食材超市。
三全涮烤匯的橫空出世,讓蓬勃發展的火鍋食材行業又添勁敵。
各有優勢、路徑不一
3種模式給市場按下快進鍵
經過仔細梳理,餐見君發現,目前入局火鍋食材便利店領域的玩家,主要有三類:
一類是以鍋圈食匯為代表的專業玩家;
一類是以大渝火鍋、蜀大俠為代表的傳統火鍋餐企玩家;
一類以三全代表的零售跨界玩家。
雖然大都定位于火鍋燒烤食材,但基因不同,各家玩法不同,各有各的競爭力和優劣勢。
門店引流,后端供應鏈賺錢
代表品牌:鍋圈、懶熊、九品鍋
自2017年開設第一家門店起,鍋圈食匯3年開出近4000家門店,增速與規模穩居行業第一。
鍋圈創始人楊明超曾解讀自身所處的賽道:鍋圈不是做門店的,而是做供應鏈的。其發展模式是:上游供應鏈+中游物流+下游門店的效率集成體。
什么是效率集成體?說白了就是廣開店,強引流,用訂單量撬動上游的產能和效率,訂單越多,產品越便宜,越便宜購買者越多,形成良性正向循環。
懶熊的模式和鍋圈差不多,也是“終端門店+供應鏈”。但在產品定位上,區別于鍋圈的“火鍋+燒烤”,而是強調“火鍋+中餐”,似乎覆蓋的面更廣,但弱化了聚焦的價值。
為了搶占社區市場,懶熊還在小區里設置了智能冷柜,消費者可自助購買各式火鍋食材,這個嘗試之舉看起來離消費者更近了,但也增加運營維護成本和食材損耗,能否普及還待市場驗證。
業內人士分析稱,對鍋圈為代表的這類專業選手來說,前場開店相對容易,但是真正想要勝出,那就要拼速度和流量
。
前期大家市場相對分散的時候,這個問題還不突出。當大家走到正面競爭核心市場的時候,拼的就是看誰先開的店多,位置好,這是資源性的搶奪,占了就沒有了。
品牌背書,食材超市做成自助火鍋店
代表企業:大渝家庭火鍋、自然饞
據了解,大渝火鍋已經開了兩家“大渝家庭火鍋”食材超市,之前餐見君采訪其創始人杜松林時,他計劃今年要開200家。
大渝這種更像自助火鍋,顧客可選購食材帶回家,也可在店里吃,但堂食只提供小火鍋套餐,如49元毛肚套餐、39元蝦滑套餐、35元番茄鍋套餐等。
杜松林說,“在設計的時候,也不僅僅只想把它做成一個食材超市,而是多個消費場景的融合體,更像是食材超市+單人小火鍋+茶飲的集合。”
如今運行一個多月,杜松林說,效果還可以,但貨品還有待補齊。餐見君在大眾點評上也看到消費者反饋,涮品的品類不太全。
除了大渝,蜀大俠推出定位火鍋食材的“自然饞”,一次性開了25家,全國已有80多家店。
據蜀大俠方面介紹,自然饞有兩種店型,除了售賣火鍋食材,也可以堂食,收取5元/位的餐位費。
創始人江俠說,做自然饞主要是為了完善自身的供應鏈,一方面給蜀大俠門店供貨,一方面吸納家庭火鍋消費的新流量,而且本身也有方便產品的零售經驗。
餐見君認為,川渝市場吃火鍋的成本相對較低,火鍋食材超市是否能pk過萬千火鍋店,還有待觀察。
不過,傳統火鍋企業加碼食材賽道,至少有兩點優勢,一是品牌多年積累下來的粉絲群體,也將會是家庭火鍋的目標客戶。二是供應鏈和餐飲門店是公共用的,通過提升供應鏈效率,可以反哺火鍋門店提高性價比。
零售業大佬跨界,得渠道者得天下
代表企業:盒馬鮮生、三全
食品界有句話是“得渠道者得天下”,三全在全國十幾萬的零售終端,無疑將給主打家庭消費的“涮烤匯”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本次三全發力火鍋、燒烤市場,讓餐見君想到,去年10月,盒馬在全國20多個城市的門店及APP上推出火鍋產品,比如潮州牛肉火鍋、海南椰子雞火鍋等,且可30分鐘外送。
盒馬IP+自研各地特色鍋底+普通火鍋價格一半+30分鐘送達=新零售+新餐飲+新火鍋的新模式。
對于三全和盒馬,火鍋食材只是“零售大軍”中的一部分,無需開店,依托原有的渠道,便可觸達到消費者,更多的意義在于“品種創新”。
餐見君覺得,在消費者認知中,三全就是賣餃子饅頭的,突然出現火鍋燒烤類食材,還需市場教育,在商超,如果產品力不夠,也很容易被其他品牌替代。
以上3種模式,各有優勢,且路徑不一。對比來看,更能看到火鍋食材行業升級進化中交匯融合,生成了新的產業圖景。
戰國時代,群雄逐鹿
供應鏈、渠道缺一不可,精細化運營定成敗
火鍋食材行業作為細分領域的“新蛋糕”,引發了多方爭搶,整個行業已經進入戰國時代。
通過現有三種主要模式的分析比較,可以看出,行業競爭的關鍵點依舊聚焦在供應鏈和渠道兩大主要方面。
——強大的供應鏈能提供穩定、低價、多元化的產品。
—— 暢通的渠道能增強產品曝光率,吸引持續復購。
這是鍋圈能夠穩坐該領域頭把交椅的原因,也是三全入局引發熱議的原因。
有業內人士分析稱,火鍋食材便利店業務的前期大家可能更多pk前場(渠道、門店)和后場(供應鏈),但是到了最后,能否勝出,能否掙錢,恰恰取決于中場能力。
也就是建軟件硬件系統,精細化運營,支撐前端門店的產品和客戶滿意度。
這個部分必須依靠專業的團隊和經驗才能實現,是靠積累跑出來的。
目前鍋圈有自己的云數據平臺,能夠將上游供應商、下游門店的需求有效貫通,根據產品銷售情況,及時指導生產。
而像三全、盒馬鮮生等跨界選手的競爭,也會進一步加速火鍋食材領域的進化,誰的效率最高誰才有碾壓優勢。
在這場戰國之爭中, 誰能成為下一個鍋圈,我們拭目以待。
統籌|語嫣 視覺丨馬亞丹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