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藏在山水美景里的“美食之都”桂林生活網2023-11-18 11:58桂林生活網2023-11-18 11:58
桂林米粉。 (資料圖片)
喝油茶搭配的小吃。 (資料圖片)
游客們一邊飽覽漓江風光,一邊品嘗美味米粉。(資料圖片)
醋血鴨。(資料圖片)
螺螄釀、苦瓜釀。 (資料圖片)
禾花魚。(資料圖片)
恭城的瑤族同胞和市民游客共品油茶。記者滕嘉 攝
你見過如夢山水里的桂林,見過散發著“書香氣”的桂林,可曾見過煙火熏燎下有滋有味的桂林?
山與水是桂林的“靈魂”,而這秀美山水也賦予桂林人的味蕾特有的“靈氣”。尋味桂林,點題的往往是那一碗帶著鹵肉香的桂林米粉,一鍋冒著熱氣的油茶,還有巷陌間那些帶著煙火氣的“桂林味”……
美食是一座城市品牌最直接的文化表現。自古以來,桂林人對美食的追求,絕不亞于對美景的自信。桂林與廣東、湖南、貴州等省相鄰,因此桂林菜兼容了湘菜、粵菜、川菜等菜系的特點,并融合少數民族的特色佳肴,給無數中外游客留下了難忘的“味覺記憶”。其中,綿延2000多年歷史的“桂林米粉”成為影響桂林人最深遠的飲食文化,“瑤族油茶習俗”列入聯合國非遺名錄。此外,桂花酒、桂花糕、桂花茶等以桂花為食材的特色美食也成為無數中外游客從桂林帶給親友的伴手禮。
近年來,培育申創“世界美食之都”,成為桂林打造世界級旅游城市的重要內容之一。《桂林世界級旅游城市建設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加快打造以桂林米粉、恭城油茶、桂花系列產品等為代表的特色品牌,形成一批桂林餐飲知名品牌,引進國內外知名餐企,培育申創世界美食之都。”
世界級的山水,世界級的美食,這種視覺和味覺的“雙重享受”一定讓無數人充滿興趣與期待。
吃米粉 品油茶——
桂林人舌尖上的“鄉愁”很多桂林人的一天,是從一碗熱氣騰騰的米粉或是香氣四溢的油茶開始的。米粉和油茶,是桂林美食的重要代表。2020年,桂林米粉和恭城油茶雙雙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桂林米粉源于桂林,具有獨特的風味和悠久的歷史,其制作技藝含鮮粉生產、鹵水熬制、輔料制作、調配出品四大步驟百余道工序,尤以制作米粉原料、熬制鹵水最為關鍵。桂林米粉種類繁多,除鹵菜粉之外,還有馬肉粉、原湯粉、生菜粉、牛腩粉、白果老鴨粉、酸辣粉、豬腳粉等十數個品種。據學者林志捷所著的《半壁民國一碗粉》一書中提到,“桂林米粉”一詞最早見于明朝《泰泉鄉禮》中。數百年來,桂林米粉承載著歷史的變遷,融入了桂林人的勤勞與智慧,透過味蕾,沁人心脾,幾乎成為桂林人的早餐必備,也是每一個身在異鄉的桂林人舌尖上的鄉味和鄉愁。
如果說,米粉是桂林人早餐的“標配”,那么,喝油茶就算是早餐中的“高配”,因為油茶需要細品慢飲,三五碗是“打底”,還得配上船上糕、粑粑等“茶點”,沒有幾個小時的悠閑時光很難喝出其“靈魂”。事實上,桂林人喝油茶,并不局限于早餐,而是一年四季、一天早晚都喝。桂林人民愛喝油茶,遍布市區大街小巷的油茶店幾乎天天爆滿。
“一杯苦,二杯甲(澀),三杯四杯好油茶。”常喝油茶的人能夠體驗出前后滋味濃淡的細微變化。油茶醇香甘甜,加入各種食料,極具特色。恭城油茶有消食健胃、祛濕避瘴的功效,既是瑤家平時的主要飲食,又是瑤家待客及人生禮儀的重要組成部分。
傳統而獨特的桂林味道,需要傳下去,也需要走出去。為打造桂林米粉和恭城油茶兩大桂林美食經典品牌,近年來,桂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米粉和油茶產業的發展。成立了打造桂林米粉“桂林經典”品牌工作專班,專項推動桂林米粉品牌建設;持續加快推進桂林米粉產業規范發展,制定桂林米粉系列標準,組織開展桂林米粉店等級評定,等等。
與此同時,恭城油茶也朝著打造“桂林經典”的方向努力。在2023中國—東盟博覽會旅游展上,不少觀眾圍在廣西展區,被多種口味的油茶飲料及傳統油茶的禮盒裝所吸引。可以預見,借由旅游展這一國際性平臺,“走出去”的油茶將被更多志同道合的“茶客”所喜愛。
納百家 接地氣——
透著山水韻味的“桂林菜”漓江蝦、醋血鴨、田螺釀、啤酒魚……如果你來到桂林,一定繞不開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菜品。桂林菜納百家之長,特別是兼容了湘菜、粵菜、川菜等菜系的特點。桂林菜偏辣、干香,介于湘菜與粵菜口味之間,卻融合了粵菜的造型美觀、湘菜的味重優勢。
桂林的各縣(市)幾乎都有帶有地標的經典菜:陽朔啤酒魚、全州醋血鴨、平樂十八釀、荔浦芋扣肉、靈川狗肉……這些菜肴都取材于當地特產,帶著原汁原味的地方特色。例如,陽朔啤酒魚用的是味道鮮美的漓江魚,加上漓江水釀造的漓泉啤酒,味道更加鮮美可口;荔浦芋扣肉是以豬肉和荔浦芋為主要食材,其特有的多汁鮮嫩、清香軟糯讓人垂涎;平樂十八釀用十八種不同的原料作為釀殼,以肉、蛋、豆腐等作餡料,蛋釀、豆腐釀、茄子釀、螺螄釀、瓜類釀、豆菜釀等,樣樣精彩,樣樣美味。
除了這些“大菜”,散布于桂林市井小巷里的小餐館,有最接地氣的桂林風味。桂林人多喜重口味,爆炒、干鍋是比較常見的做法,干鍋牛排、干鍋羊肉、爆炒小龍蝦等,你隨意走進一家大排檔,這些幾乎是“標配”。如果你想來一次“干飯人”的桂林偶遇,桂林人當中流行的“下飯菜”是不錯的選擇。用桂林話講,“菜汁撈飯,鼎鍋刮爛”。無論是牛羊肉還是雞鴨鵝,都可以配上紅紅的辣椒混著豆豉、腐乳、酸姜、酸筍等一起爆炒,咸香帶辣,十分勁爽。
近年來,隨著桂林加快打造世界級旅游城市,桂林的“美食經濟”也取得長足發展。來自權威部門的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全市共有食品生產經營單位6.51萬家,從業人數超過30萬。各縣(市、區)共有210種特色美食,并形成了以漓泉啤酒、桂林三花酒、金順昌桂花系列食品、三養膠麥桂林米粉等為代表的桂林傳統食品企業品牌,擁有榕湖飯店、椿記燒鵝、曾三家味館、阿甘酒家、澳門酒家、謝大姐啤酒魚等一批餐飲名店。桂林菜越來越精致化,一些老牌的餐飲企業品牌越打越響;一些新的餐飲企業也在不斷融合,推陳出新。在廚師方面,桂林擁有中國烹飪大師33人、廣西桂菜烹飪大師26人、烹飪高級技師44人,還有國家級大師工作室2個、自治區級大師工作室3個、桂林市級大師工作室1個。
醉人的風景配上美味的菜肴,讓桂林這座魅力之城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八方來客。
桂花香 情懷濃——
桂花美食里的“浪漫味”“桂林桂林,桂樹成林。”當桂樹花開,滿城芬芳令人迷醉。
桂花之于桂林,不僅是一種文化的象征,更是一份鄉情的寄托與浪漫。這就不難理解為什么桂林人往往對桂花情有獨鐘,甚至把這份情懷融入美食之中,制造出許多色香味俱佳的以桂花為原料的美食。
在桂林,以桂花為特色的美食自古就有,像桂花糖、桂花糕、桂花茶、桂花酒等等,都是極具桂林風味的小吃和飲品。
桂花茶,顧名思義就是用桂花和茶葉制成的一種花茶,其茶湯色澤偏綠而明亮,香氣怡人而持久,滋味清甜而醇和,具有溫陽補氣、潤肺養生等功效。
桂花糕由糯米、糖和桂花制成,造型完整,黃白分明,口感糯軟細膩,桂花清香與糯香的完美搭配,令人唇齒留香,回味無窮。
桂花酒色如琥珀,酒質清爽香醇,酒味微甜,含有純天然的桂花香,有著讓人“一品沁心、二品尋味、三品開懷”的迷人魅力。
近年來,桂林一些企業做足桂花文章,推出一系列桂花主題的美食新產品,各種以桂花為原料的創新產品如干桂花、桂花糕、桂花茶、桂花酒、桂花蜜、桂花精油等產量和交易量占全國的半壁江山。
無論你是否在滿城桂花香的時節里來到桂林,都可以在桂林的大街小巷品嘗一點桂花美食,在濃郁的香氣里感受桂林人的浪漫情懷。
聚美食 展文化——
特色美食街里的“味蕾旅行”要想“高效”品嘗一個地方的特色小吃,一條地道的“美食街”足矣。
“味蕾的放縱”是現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幾乎每一座城市都有承載當地特色美食文化的美食街區,桂林也是如此。
位于市中心的正陽步行街、東西巷、文化宮美食街,可謂是“老牌”的美食街,因為地理位置優越,這里無論何時都是人頭攢動、煙火味十足。除了本地品牌的連鎖餐館、特色餐飲店外,許多格調新穎的小吃店、甜品店等也隨處可見。此外,尊神廟美食文化街、楓林美食街、陽朔益田西街等都是近年建設起來的特色美食街區,同樣人氣持續火爆。
夜晚的桂林同樣不缺美味。每當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散布于桂林各城區的喧鬧夜市透出的,是屬于桂林的另一種魅力。近年來,隨著夜市經濟的發展,桂林興起了悅興部落、甲天下夜市、大河坊夜市等多個時尚夜市街區,距離市中心都不遠,環境也不錯,各式美味應有盡有,是市民和游客放松心情、感受“夜桂林”的上佳選擇。
“桂林是一座被甲天下的山水‘耽誤’的美食之城。”一位外地美食達人曾這樣評價。桂林有美景、美食,更有美好生活,無論你是旅行者,還是美食家,相信桂林都將給你帶來一場難忘的奇妙體驗。
如今,隨著桂林申創“世界美食之都”工作的有序推進,桂林山水和美食將會走向更深度的融合,這座世界級的旅游城市也將增添更多新魅力。來源:桂林日報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