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食打開韓國年輕人心扉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 梓
據韓媒報道,以糖葫蘆、麻辣燙為代表的中國風味小吃在韓國越來越受歡迎,尤其受千禧一代和Z世代年輕人青睞。
“在糖葫蘆熱潮到來前,麻辣燙鋪平了道路。”韓國《中央日報》介紹稱,麻辣燙是一種中式火鍋,將蔬菜、肉類等做成串串,浸入鮮美的湯汁中燙熟。2017年,麻辣燙“火辣辣的誘惑力”風靡韓國,成了許多人的最愛。
根據韓國食品外賣平臺Baedal Minjok的數據,2021年,麻辣燙在韓國青少年最喜愛的外賣菜單中穩居榜首。韓國KB Kookmin Card信用卡2019年至2022年的用戶消費數據顯示,女學生用戶群刷卡消費最多的除了咖啡,就是麻辣燙。
麻辣燙餐廳遍布各大商區,通常與方便面等韓國人喜愛的食品融合在一起。自稱每周都吃麻辣燙的崔某告訴《中央日報》,因為人氣太高,連小學食堂的菜單上都出現了麻辣燙。
如今,糖葫蘆成為韓國美食界的新“頂流”,躋身最受青少年追捧的時尚甜點之列。韓國旅游博主“IMINDORI”在博客中介紹稱,過去,在出售中國菜的地方可以找到這種小吃,“現在,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糖葫蘆店成了年輕人呼朋引伴的社交場所。
在京畿道果川市,一家糖葫蘆專賣店里裝飾著中國標志性的紅燈籠。星期五放學后,六年級學生崔恩秀(音)和朋友一起來買五顏六色的糖葫蘆。她說:“沒有什么甜點能與糖葫蘆相比。吃完飯后,我總跟朋友們分享糖葫蘆。”“糖葫蘆的甜味和水果味讓人非常享受。”崔恩秀的朋友金藝珍(音)說,自己的零花錢不多,有時會和媽媽一起在家自制糖葫蘆。
糖葫蘆店提供多種水果供選擇,包括草莓、葡萄、菠蘿、柑橘和藍莓等,價格一般在3000韓元到4000韓元(約合人民幣16.8元至22.4元)之間。在繁華的商業街區,糖葫蘆的價格更高,比如首爾明洞街頭的小攤上,每串糖葫蘆售價為5000韓元到7000韓元(約合人民幣28元至39.2元)。
IMINDORI稱,最有韓國特色的是濟州島的橘子糖葫蘆。當地盛產橘子,產量過剩的情況很常見。吃糖葫蘆成為一種時尚后,濟州島的橘子有了新銷路。與別處將橘子瓣串起來的做法不同,在這里,每串會豪邁地串上三四個完整的橘子。
韓國《韓國先驅報》稱,造成糖葫蘆人氣飆升的因素有很多,社交媒體良好的“兼容性”是其中之一。
新冠疫情期間,許多在家隔離的人嘗試制作美食,并將過程分享到網絡上。由于糖葫蘆制作方法簡單,許多人嘗試挑戰,糖葫蘆的人氣快速上升。在YouTube、TikTok等視頻平臺上,以吃糖葫蘆為主題的吃播視頻等大行其道。“每咬一口,都發出令人滿意的脆響。”《中央日報》稱,鮮艷的色彩使糖葫蘆在主打美圖的Instagram上也流行起來。
“YouTube短視頻中有大量關于糖葫蘆的內容。短短30分鐘內就能刷到兩三次糖葫蘆。”12歲的吳尚元(音)說,“我特別喜歡它的脆響。”《韓國先驅報》稱,社交媒體上關于糖葫蘆的視頻和帖子以多彩的視覺效果、清脆的聲音刺激著人們的口腹之欲。基于人們對緊跟潮流的渴望,提供這種美食的店鋪數量迅速增加。
鄭哲勛(音)開了韓國第一家糖葫蘆連鎖專賣店Wang Ga Tanghulu,他告訴《中央日報》,他去中國旅行時初次接觸到糖葫蘆。韓國街頭食品中,水果類甜點并不多見,鄭哲勛看到了其中的商機。他開始研究如何進一步增強其脆脆的口感、減少黏性并提升視覺吸引力,以迎合韓國受眾的偏好。
Wang Ga Tanghulu于2017年開業,今年2月有約50家門店,到8月已猛增到350多家。目前,它是韓國規模最大的糖葫蘆連鎖店。
韓國《韓國時報》援引韓國知識產權局的數據稱,韓國與糖葫蘆相關的商標中,90%以上是今年注冊的。食品行業推出了一些以糖葫蘆為靈感的產品,比如果汁專營店Juicy在菜單中加入了“糖葫蘆味”,賣點是展示“時令水果的獨特品質”。
根據韓國農水產食品流通公社對Instagram、X、臉書等社交媒體平臺的統計,今年上半年,“糖葫蘆”是韓國青少年搜索次數最多的冷凍和方便食品類詞條,“冰糖葫蘆”在該榜單中排名第三。
“消費食品是一種短暫的體驗,在這種體驗中,是否美味是最重要的。”韓國仁荷大學消費科學教授李恩熙(音)舉例稱,韓國民間抵制日貨期間,服裝和汽車等行業受到沖擊,而壽司等日本料理不太受影響。
《中央日報》稱,對韓國人來說,“外交是一回事,好吃的是另一回事”,麻辣燙、糖葫蘆等具有濃郁中國特色食品的成功證明了這一點。專家指出,美食很容易打開人們的心扉。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