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推薦個靠譜的牛排店鋪?不能!!——世界牛肉指南帶來史上最全牛排選擇指南
溫馨提示,文章較長,但十分值得收藏
不知道你會不會有這樣的困擾,看了一圈牛排科普,但在面對線下貨架或者線上商品,仍舊撓頭不知道該選擇哪一塊。
"Prime級還是谷飼200天;冰鮮牛排還是冷凍牛排?;想吃嫩一點的挑哪塊?牛排選和牛還是安格斯?"
最后雙手空空,悻悻而歸;好不容易等到今晚的直播有牛排,結果買回來發現,這塊牛排怎么...和...預期的...不太一樣。
世界牛肉指南碰見過很多有這種煩惱的朋友,第一句話都會問:
“能不能推薦個靠譜的牛排店鋪?”
“不能!”
牛排好不好與店鋪沒有直接關系,這就好比你問“我在哪家超市買到的飲料更好喝?”“那你是想喝碳酸飲料還是果汁?想喝橙子味還是水蜜桃味?是否要帶果肉的?要可口可樂還是百事可樂?”
當你確認自己的需求,你在哪家超市都能買到你想喝的飲料,牛排也是一樣。
所以“親親!這邊建議你明確需求,學會挑選,這比被推薦的靠譜牛排店更靠譜哦。”
這篇文章整理了一些我們經常討論的「牛排挑選因素」與大家分享。
文末附用【關鍵詞法】找到自己想要的牛排
如果你對哪一part格外感興趣,可跳躍閱讀,也可在該part下找到詳細的原文鏈接;另外還會分享一些比較個人的新鮮的選購視角,附送選購tips(帶*的部分)。
答應我,不要再盲目迷信店鋪安利了!
圖中為部分內容關鍵詞/
牛排的品牌
"不要追著淘寶、京東店鋪跑"
大家總是會問:“有靠譜的賣牛排的淘寶店推薦嗎?“你會在微商手里買牛排嗎?“京東**(品牌)家的西冷牛排靠譜嗎?
但當你了解了整個牛肉產業鏈條時,你可能就不會這么問了。
“一塊牛排是怎么到我嘴里的呢?”
“牧場/育肥場-屠宰加工廠-進口貿易商/大型加工廠-省級經銷商/加工分切廠/經紀人-市經銷商/超市/餐飲等零售商-食客”
-
那些零售商店鋪,我們可以選擇性信任他們的選品能力或者加工環境,而不是產品質量,因為牛排不是他們生產的。所以看品牌,要看牧場或者育肥廠的品牌而不是國內加工廠或者零售商的貼牌。
“比如,你在某淘寶店買了牛排,看著不錯,烹飪過程也沒出錯,吃一口還行,但覺得怎么越嚼,嘴里會有淡淡酸味,可別人吃又覺得沒問題。
這可能就是你對這個牧場飼養出來肉牛的口味比較敏感,或者他的屠宰加工廠的排酸等工藝不到位。但你不能找淘寶店吵架,因為這不是他們生產的,也只是不合你的口味而已,你下次仍舊可以在這家淘寶店購買他售賣的其他品牌牛排。
”又比如,你愛吃射和牛,他是Beefcorp公司推出的品牌,然后在1265加工廠代加工,分割成大部位肉后運輸到國內,國內加工廠和零售商會再切成牛排銷售。
這時候你覺得吃的好,想再買同款,當然不是認定代加工廠1265,也不是認定國內貼牌的經銷商,而是找“射和牛”這個品牌。
*如果你對一家店鋪的信任度不高,首先要看產品本身或者實拍圖,特別是線上購買,貨不對版的情況很常見,畢竟一整塊牛外脊切出來的西冷牛排每一塊都長的不一樣。
*如果你對一家店鋪的信任度不高,還可以要求看產品的出廠標簽。進口牛肉都有中英文對照的產品原標簽。里面就包含了產品名稱、原產國、制造商、生產日期、等級等等信息。
了解到這一點之后,就應該明白挑選牛排時,光找零售商是沒有用的,需要了解的還很多...
/
原切牛排VS.調理合成牛排
"學會分辨,做個明白的牛排愛好者"
原切牛排必然是深度牛排愛好者的首選;深加工牛排在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條件下,也是可以吃的。
菲力牛排&合成拼接牛排什么是原切牛排/調理牛排/合成牛排?
原切牛排:直接從牛部位肉切下來的牛排。
整切調理牛排/調理牛排:給牛某部位肉切片后,加入黑胡椒、淀粉、香辛等料進行腌制調理,主要達到增味、增重、增嫩度的效果。
合成/重組/拼接牛排:牛碎肉加入卡拉膠、tg酶(谷氨酰胺轉氨酶又稱轉谷氨酰胺酶)等食品添加劑,起到給“新牛排”保水、保鮮、護色等作用。
調理合成:牛碎肉粘一起再調理。
如何區分原切牛排/調理牛排/合成牛排?
化繁為簡,從參數配料表和牛排本身就可分辨。
參數與配料表
線上看產品參數,線下看配料表
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原切牛排的參數或者配料表只有牛肉或者牛排部位的名稱;
而被深加工過的牛排除了牛肉,通常后面還跟了一串調味品和食品添加劑。
原切&調理:加工工藝不同圖片來自tb某店鋪截圖看牛排,聞牛排,摸牛排
不要迷信包裝和宣傳圖
? 顏色
冷凍的原切牛排肌肉通常為深紅色,解凍后為鮮紅色,脂肪為奶白色或者鵝黃色;調理/合成牛排肌肉通常為暗紅色至棕紅色,無光澤,脂肪顏色為中黃色或者無脂肪體現。
? 肌肉纖維
原切牛排同一塊肌肉纖維走向一致且明顯;調理/合成牛排肌肉纖維走向雜亂或者不明顯。
?形狀原切牛排不同部位具有其獨特的外貌特征,肌肉脂肪形狀不規則,肥瘦分布自然;合成牛排切口整齊,通常為大小不一的圓形;注脂牛排更是“大理石花紋”走向驚奇。
真大理石花紋&注脂牛排? 味道
原切牛排聞起來是原始牛肉味,高等級帶有干奶酪或者淡杏仁味;
深加工牛排帶有明顯的調料味。
?觸感
原切牛排能摸到肌肉具有紋理感,按壓有軟彈性,很難撕開;
深加工牛排摸起來有粘膩感,按壓堅實,合成牛排容易撕開。
從價格上也可以分辨,畢竟深加工牛排比原切牛排便宜太多,太多。
-
手里的這塊牛排是否好吃,與是否是原切確實沒什么緊密聯系,這完全取決于你的偏好。
如果選擇吃原切還需要繼續往下看,如果想吃深加工牛排就找一家品牌值得信任的店鋪購買就好了。
延伸閱讀:如何區分原切牛排、調理牛排、合成牛排?mp.weixin.qq.com/s?__biz=MzkyMDE4MDU5MA==&mid=2247485314&idx=1&sn=f4ae5a29ae3c550b8aeb5d19f640fe49&chksm=c1978583f6e00c95ab0619fac01a6afd6663ff4deccf9b85a85f50a5ebb9da08ac8e7413d593&scene=21#wechat_redirect/
谷飼牛排VS.草飼牛排
"牛排當然要吃谷飼的?"
如果你傾心牛排的“精致感”就選谷飼牛排;如果想追求“自然感”就選草飼牛排。
谷飼牛排&草飼牛排谷飼牛排與草飼牛排的區別?
谷飼牛肉是指經過育肥場專業育肥的牛所產出的牛肉。
谷物飼養可以增加牛肉的脂肪含量,讓它豐富均勻的在肌肉中增長,也就是我們常常說的大理石花紋。谷飼時間越長,大理石花紋越豐富,吃起來肉質越嫩,越多汁,“牛肉香”越濃,以玉米為主的飼料,牛肉吃起來還會有淡淡的香甜味兒。
這也是大多數牛排愛好者的首選,在西餐或者中高端的食材中比較常見。
谷物飼養&草植被飼養除了谷飼牛肉,都可以看做草飼。一般的草飼牛肉都會比較瘦,肌肉纖維比較粗,有嚼勁,“牛肉味”會更濃郁一些,可以品嘗出其自然的味道,但有人會覺得有點“腥”。
如果可以為了攝入較少的脂肪而放棄谷飼牛排精致,可以選擇草飼牛排。
如何區分谷飼牛排與草飼牛排
在購買時,最直接區分的辦法就是看標簽。
同部位肉,谷飼的大理石花紋會比草飼的表現更好,主要是油花更豐富,分部更均勻。
另外,草飼肉的脂肪顏色比谷飼更深,會略帶黃色,這主要是來自其食用草中的色素,但不會影響肉的質量;聞起來的話,谷飼牛肉帶有淡淡的黃油,奶香味。
谷飼T骨&草飼T骨其實谷飼的肉色也會比草飼更鮮亮,更淺,但經過從加工廠到市場的儲存、包裝等程序,我們看到的可能不會那么明顯。
/
牛排的儲存狀態
"冰鮮還是冷凍?干式熟成還是濕式熟成"
市面上大部分牛排為冷凍牛排,少部分為冰鮮牛排,濕式熟成牛排、干式熟成就更少了。
濕式熟成牛排&干式熟成牛排定義
? 冷凍牛排由冷凍牛肉分切。 牛胴體在加工廠完成屠宰真空包裝后進入-18℃急凍車間冷凍,到中間商/零售商手中分切為冷凍牛排。
保質期一般為24個月
? 冰鮮/冷鮮牛排由冰鮮肉分切。 牛胴體在加工廠完成屠宰真空包裝后,保持在0-5℃左右的冷藏條件下,到中間商/零售商手中分切為冰鮮牛排。
保質期根據加工廠的衛生條件不同會在3個月左右。
? 濕式熟成牛排是指把牛肉放進真空包裝袋內,靠牛肉本身的汁水,讓其在特定的溫度、濕度、時間下存放,隨后發生熟化的過程就是濕式熟成。
但因為其條件除了 “真空包裝”“冷藏”這兩個限定條件外,沒有具體的冷藏溫度、濕度范圍標準,所以有「濕式熟成=冰鮮牛肉」的推論。
冷藏狀態下牛肉的保質期最多為3個月左右。
熟成后冷凍保質期為24個月。
? 干式熟成牛排是指將一塊牛肉放入溫度0-4 C°、濕度60-90%、通風:0.5–2 m/s這樣可控的環境中進行嫩度和風味的轉變。
怎么選?
冷凍牛排
牛排市場里最常見的牛排儲存狀態。相比而言,價格最便宜、可選擇的范圍廣,不容易被忽悠。
冰鮮牛排
因為未經過冷凍,冰鮮牛排的汁水會比冷凍牛排更豐富。其特定的包裝運輸冷藏條件也會使售價高于冷凍牛排。
*購買要考慮冰鮮牛排的出廠日期、分切日期、最佳食用期限和保質期。
濕式熟成牛排
濕式熟成牛排正是牛肉嫩度的完美詮釋,但至于風味確實沒有那么明顯的變化。
*在電商平臺可以買到在加工廠濕式熟成后再急凍運輸到國內的牛肉。在嫩度上肯定比直接冷凍要好,對比冰鮮牛肉在汁水上有所損失。在購買時,可以找商家查看進口原標簽上是否有“AGED”字樣,如果有則代表在加工廠熟成過
*冷凍牛肉緩化后適不適合做濕式熟成尚無定論。一般在-18℃(冷凍肉的保存溫度)酶的活性遭到抑制,酶促作用無法影響肉質;但解凍后的牛肉,酶仍舊有活性,在經歷水分流失、蛋白質變性、脂質、蛋白質氧化、微生物腐敗等等變化后,熟成結果尚不穩定。研究人員用剪切力實驗證明,冷凍肉解凍后,經歷濕式熟成也可以增加嫩度,但綜合口感的體驗存在差異。
*等級高,大理石花紋豐富,肉質軟嫩的部位本身不需要濕式熟成加持,進步空間太低。“隱形貧困人口”不用為了這一點點進步買賬。
*基本在20-30天左右的時間里作用最大,濕式熟成21天、28天都是不錯的選擇,再多的時間不會帶來可以感受到的明顯變化。
干式熟成牛排
為了牛肉的風味和嫩度服務,價格也是最有追求的。一般我們在餐廳可以吃到,大部分餐廳會提供2-4周左右的熟成牛排,
*線下很難買得到,電商購買的話首先要查看【熟成的衛生和儲存環境】,食品安全很重要,直到現在,“干式熟成牛肉上出現白色絨毛,是否還可以食用”這一問題仍舊存在爭議。什么樣的霉菌是安全的?這需要科學的分析。
*如果確認購買,至少要14天,才能開始感受干式熟成帶給牛排嫩度帶來的變化;28天左右,肉質明顯軟嫩;時間再多,嫩度變化不大;
*4-5周,才能體會干式熟成獨一無二的風味魅力,如果想吃明顯風味的轉變,至少要28天左右。
在濕式熟成和干式熟成之間如何選擇?
這個是個人偏好問題。
在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牛肉理事會和內布拉斯加州立大學的聯合研究中顯示,在對牛排的盲選測試中,消費者對牛排的嫩度tenderness、汁水juiciness、風味flavor更感興趣,喜愛的元素順序也是如此。
如果你也更在意嫩度,在熟成21或者28天左右,完全可以選擇濕式熟成牛排,性價比較高;如果更傾向有深度的風味和嫩度相融合,就選擇干式熟成。
延伸閱讀:
/
牛排的部位
"最嫩吃哪塊?最肥吃哪塊"
牛排是指分切成片狀的牛肉。可以分切為牛排的部位很多,運動量低的部位更嫩。
菲力牛排
嫩度是必殺技
?Waves Pacific Ltd.菲力牛排來自牛里脊,由于這塊肌肉基本不怎么活動,其嫩度是其他部位無法比擬的。說入口即化是有些夸張,但是,在嘴中的融入感是極好的。
相比其他熱門部位,幾乎沒有大理石花紋,牛肉味較淡,在烹飪時,常常需要搭配的醬料或者湯汁。
喜歡嫩度高、脂肪少選擇這塊就對了。價格處在上位圈。
*買的時候注意分辨,不要買到被人用辣椒條/嫩肩肉替代的菲力牛排,辣椒條切面中間有肉筋,比較之下,肌肉纖維較粗。
? Beef For Dinner 菲力牛排&嫩肩肉排肉眼牛排
容易產生大理石花紋
? Omaha Steak肉眼牛排,又叫眼肉牛排、肋眼牛排,臺灣管這一塊還叫沙朗牛排。來自牛眼肉,同樣是牛不會常常活動到的部位,容易產生大量的邊緣脂肪和大理石花紋沉積,使得我們在品嘗時能綜合的體味到嫩度、汁水和風味。
肉眼牛排非常適合那些喜歡豐富大理石花紋的牛排愛好者
價格也是名列前茅。
肉眼牛排把靠近他的骨頭留下就是帶骨肉眼
? Meater肉眼牛排把靠近他的骨頭留下不說,還留的長就是戰斧牛排。
戰斧牛排本質上是肉眼牛排,只不過采用了法式修剪骨頭的方法,確實有點像放大大大版的法式羊排的味道,其保留了12-20厘米的肋骨長度,牛排厚度取決于肋骨的寬度,看起來像斧頭也像棒棒糖。
這種切割從視覺上就強化了味覺,能夠提高食欲。
?Waves Pacific Ltd.戰斧牛排保留了肉眼的嫩度,又增加了骨頭帶來的額外汁水和味道,以及趣味性,所以其價格確實貴了很多。
*在挑選肉眼牛排時,同價格,盡量找眼肉蓋大的購買,眼肉蓋本身就可以做老饕牛排。
*肉眼本身容易形成大理石花紋沉積,再加上中間的油脂帶,怕膩的不要選擇等級太高。
西冷牛排
肉略帶韌性且彈牙,味道香濃
?Waves Pacific Ltd.西冷牛排來自牛外脊,緊貼脊柱,運動量少,肉的嫩度遜色于里脊和眼肉,擁有咀嚼感。牛排中的肉筋增加了口感的層次,細細品嘗那種軟中帶韌的感覺,才是牛排中暗藏的驚喜。
如果覺得菲力缺少一些牛肉味和咀嚼感,肉眼又太肥,就可以選擇這塊融合了牛肉風味和鮮嫩多汁,肥瘦相間,給食客添加了很多咀嚼和品味的樂趣的西冷牛排。
平均價格低于菲力與肉眼牛排,對入門級牛排食客友好。
*盡量選擇靠近眼肉的切塊,靠近臀肉的西冷牛排有臀中肌出現,可以用作分辨。
-
以上三款牛排在國內比較主流,但其實牛排遠不止這三種。還有一些其他的切塊也值得被注意,下文還會推薦幾塊值得品味的2nd cut牛排。
主要牛排分割部位
? 板腱牛排:俗稱“牡蠣肉”,中間一根像西冷側面一樣的透明的嫩筋,而兩邊的肉則是牛身上第二嫩的肌肉。 沿著中間的筋剖開則得到了翼板/平鐵/扁鐵牛排(Flat Iron Steak),是集風味和嫩度于一體的牛排界icon。 性價比很高
?T骨牛排/紅屋牛排:來自牛腰脊(Short Loin),通過T型骨頭可以輕松辨認,一面是里脊(菲力牛排),另一面是牛外脊(西冷牛排)。 也就是說一面是瘦肉居多但卻嫩度第一名的菲力牛排,另一面是融合了汁水與風味,帶給食客咀嚼樂趣的西冷牛排。 體積較大,價格略貴
?丹佛牛排:取自翼板肉/上腦邊,肌肉纖維呈扇形分部,大理石花紋較濃密,肌肉嫩度排名第四,牛肉味更濃郁。
?牛小排/牛仔骨:一般取自牛的第5-8根肋骨,帶骨牛仔骨,去骨牛小排。大理石花紋豐富,肉質軟嫩。
*不論是牛仔骨還是牛小排,還是需要和肩胛小排(三角肩肉Chuck Rib Meat)和胸肋排(Brisket Rib Plate)做一些區別。肩胛小排和胸肋排的肉質不及肋排鮮嫩,大理石花紋不夠豐富的同時表層脂肪較厚;肋骨的切面形狀也不同。
具體分辨方法請參考延伸閱讀。
還有牛腩排、牛臀腰排等等,但對嫩度不要抱有幻想,即使等級高也一樣會花費唇齒較大的能量。
*如果有些部位分不清,還想挑選到較嫩的牛排,有這幾點得記住: 肌肉纖維要細膩; 多肌肉群組成不推薦,最好單一肌肉; 筋膜結締組織要少;適量的大理石花紋(看個人偏好);
更多牛排品類可參考世界牛肉指南「Beef Book」專欄。
/
牛排的等級
"很大程度用作判斷牛排的品質"
通過一張圖認識不同國家的牛肉等級
美國牛排等級
在美國,通常Prime(極佳)、Choice(特選)、Select(可選用)會做牛排食用,前五個等級用作零售,后三種用于再加工;而在國內,不論是在餐廳還是商超能選擇到的美國進口牛排等級通常是Prime(極佳)、Choice(特選)這兩個級別。
挑選時,最直觀的方式是看產品標簽和包裝,Prime級別會帶有“USDA PRIME”“USDA CHOICE”“美國進口Prime”等字樣。
同時,大理石花紋(肌間脂肪)作為等級的主要劃分條件之一,在牛排上表現比較明顯,我們在日常挑選牛排時,可用作參考。
*如果想體驗最出彩的美國牛排,Prime級別當然是閉眼入;"平價替代"Choice級,品質與價格優勢兼具,也能get牛排的美味。
澳洲牛排等級
我們在國內選購澳洲牛排時,通常會面向以下兩個標準:
谷飼天數:牛排標簽上的谷飼幾天,為宰前評級,是澳洲常見的評級方法。例如“谷飼150天西冷牛排”。
谷飼牛所食谷物能量高,天數越多,使得其肉質嫩滑、汁水充盈,大理石花紋豐富。
谷飼80天-200天的安格斯在國內市場比較常見。由于牛種、飼料和環境等因素的影響,300天,400天以上,基本是澳洲和牛,少有安格斯能在200+天時,大理石花紋仍然處于上升狀態。
從左到右為谷飼:100天,200天,300天大理石花紋:牛排標簽上的M幾,為宰后評級。MSA和AUS-MEAT兩個機構根據不同標準來劃分大理石花紋等級,從M1-M9,但可同時使用。例如“澳洲進口M3肉眼牛排”。
M值越大,牛排等級越高,大理石花紋越濃密,給牛排增添的汁水和香氣,價格越貴。
? MLA在國內M1-M2的牛排少見,通常從M3開始;安格斯極少能達到M5標準;M6+基本就是澳洲和牛的天下了。
*如果你看到了一塊非進口原包裝的M5+安格斯牛排,再仔細辨別下商家是否把等級虛高,可以檢查手中的牛排大理石花紋是否能達到M5等級,可以要求查看進口原標簽。
*有些商家會把澳洲牛排等級關鍵詞“谷飼**天”和“M*”同時作為標題宣傳,或者看谷飼天數定級的牛排切面的肌間脂肪密度,自己給這塊牛排寫一個M幾的定級,意在營造出“牛排非常好”的氛圍,實際不專業,還有可能存在虛高,在國外定級時,加工廠只會做單選題,二選一。
*不要迷信國內加工廠和零售商的定級。不論是哪個國家,宰后定級都不是光憑借大理石花紋,還有肉色、成熟度等因素。比如,有些草飼牛肉可以擁有豐富的大理石花紋,但在嫩度上較谷飼還是遜色。
面對以上情況,需要我們了解不同天數或者級別對應的大理石花紋顆粒的大小、數量以及分布,防止繳納智商稅。
? rare medium加拿大牛排等級
加拿大牛肉評級分別從成熟度、脂肪顏色、肌肉顏色、肌肉質量、肌肉質感方面考量,把牛肉分為13個級別。前四名分別是Prime/AAA/AA/A,代表了加拿大優質牛肉,并占90%左右的產量。
Prime級別選自青年牛,肉色鮮紅,脂肪呈奶白色,優化豐富,但在加拿大產量極少,因此在國內看不到。國內最常見的就是AAA和AA等級牛肉。
選牛排的話3A是最好不過的,在商超和牛排館都有銷售,油花量相當于美國Choice級別。
日本牛排等級
日本牛肉的評分基于兩個因素:產量和等級。
產量:按照牛胴體牛肉產量比例由高到低分為A/B/C。
等級:按照牛大理石花紋評分(BMS),牛肉顏色標準(BCS),牛肉脂肪標準(BFS),嫩度和質地由高到低評分為5/4/3/2/1。
由兩個指標綜合評定,A5代表了日本牛肉的最高等級。
這個標準使用與所有日本牛肉,而不單單是我們常說的日本和牛。日本和牛不同品牌根據其血統以及牛肉的特性都做有不同的認證標準。
除了看標簽等級外,同樣可以根據大理石花紋的程度來判斷日本牛的等級,也就是大理石花紋評分(BMS)、霜降等級。
*即使19年底已經擬定解禁日本牛肉,但到目前為止,我們仍舊吃不到正關進口的日本和牛。所以,在線上,買到的要么是日本走私牛肉,要么就是澳洲和牛或者美國和牛。
*不要迷信牛肉的等級,要結合部位和牛排的實際情況選擇。即使是一塊M3+的西冷也要比一塊和牛臀腰肉下帶有結締組織的牛排要嫩。
/
牛排的產區
"想吃濃郁牛肉味選?"
我們在國內吃到的牛排主要來自北美洲(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南美洲(巴西,烏拉圭,阿根廷),大洋洲(澳大利亞,新西蘭)這幾大產區。
-
北美國家主要以飼養谷飼牛為主,豐富且低廉的玉米產能支持大規模谷飼肉牛的飼養,生產較高質量的谷飼牛排。
*美國都為宰后定級,標準化程度高,不會出現質次價高現象;*北美牛肉除了擁有高度的大理石花紋和鮮嫩的質感外,但其味道更具美國特色,口感扎實,牛肉香濃郁。
-
南美國家擁有豐富的牧草資源,主要生產草飼牛肉。像阿根廷、烏拉圭都采用天然牧場形式飼養的肉牛,生產的牛排脂肪含量低、嫩度和香度都不及谷飼牛肉,但牛肉味濃郁,“自然感”比較強,價格較低。
-
大洋洲則兼具生產高質量谷飼和低成本的草飼牛肉,從草飼牛排到中高端安格斯牛排甚至高端和牛牛排都有,價格口感和味道都中規中矩。
*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基本沒出現過安全事故。*如果不喜歡太濃郁的牛肉味,可以選擇澳大利亞或新西蘭產品。
-
日本一直是一個讓人心生期待和好感的產區,但目前還沒有正關進口。你看到的日本牛肉要么是虛假宣傳要么是走私。
*走私日本牛肉能不能吃?我個人覺得走私牛肉是存在一定安全隱患的,不論是肉本身的檢驗檢疫還是運輸儲藏的監管都非常不到位。
更多牛排產區可參考世界牛肉指南「世界產區」專欄。
/
牛排的牛種
"和牛還是安格斯"
是的,在購買牛排時,你也得考慮下牛種。目前在國內的牛排牛種基本為:和牛、安格斯、海福特、婆羅門和雜交牛。
谷飼品種和牛和安格斯將谷物轉化為大理石花紋的能力較強,產生中高端牛排;草飼多選擇婆羅門,飼養成本低,牛排價格自然也低;草飼谷飼雜交多選擇海福特。
*如果對牛排的大理石花紋要求沒有那么高的話,安格斯做牛排性價比高,食用體驗也好;和牛吃多了...就比較容易產生油膩感。
牛種的起源、特點和故事這里不多贅述,大家可以在公眾號的「牛種故事」專欄了解。
看到這里,你是否對牛排選擇需要考慮的因素有一個大致的輪廓呢?其實可以根據自己的偏好,調整挑選牛排要點的邏輯順序,設置自己的牛排關鍵詞,比如:
【美國 Prime級 西冷牛排】
【草飼 烏拉圭 菲力牛排】
【冰鮮 谷飼150天 眼肉 澳洲】
【濕式熟成 21天 澳洲 谷飼】
【Jacks Creek 肉眼牛排】
...
通過這樣牛排關鍵詞的描述,只要不是假貨,完全可以在線上線下買到想要的牛排。另外,大家對挑選牛排還有什么心得也可以在后臺分享給我~
當然了,除了以上提及的這些,想了解更多更詳細的牛排挑選知識可以關注世界牛肉指南的傳統欄目「牛排」中的系列文章,通過編輯的分享,大家可以更精確的了解牛排相關內容。
希望我們的2021,都能吃到更好吃的牛排。
- End -
TEXT:張小得Cora/世界牛肉指南
DESIGN:張小得Cora/世界牛肉指南
文章首發于世界牛肉指南
歡迎討論,歡迎分享!
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尊重原創,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
上一篇:2022鳳凰網美食盛典北部提名餐廳丨新長福北京店才播4集,拿下評分9.0,這是11月第一部讓我熬夜狂追的黑馬劇
下一篇:啟承研究:學習薩利亞,如何打造"極致性價比"的餐飲千店連鎖?女孩因名字里一個字,影響了保研資格,媽媽后悔不已:是我害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