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上線“十八汆”面館上線,開啟多品牌、多業態發展!
關注回復“營銷”
編輯 老羅 | 品牌營銷報(ID:PPYX007)
來源 七爺 | 廣告營銷界 (ID : iyxcom)
隨著國內的疫情開始逐步步向尾聲,全國各地的餐飲品牌紛紛開始復工營業,不少品牌還開始了子品牌的孵化。
例如,喜茶推出的“喜小茶”、西貝推出的“弓長張”,而就在最近,作為國內“火鍋一哥”的海底撈也向新的市場發起沖擊,上線了全新的子品牌“十八汆”面館。
1
海底撈旗下新品牌
“十八汆”面館正式上線
近日,海底撈旗下新品牌“十八汆”的首家店面在北京酒仙橋上線,主打快餐面食餐飲服務。
門店采用了日式極簡主義的裝修風格,以木質桌椅為主,除了功能性的裝修之外,墻面、地板都沒有做繁雜的設計。
目前餐廳主要以各種面食為核心,搭配其他產品組成了“面+甜品+茶飲+早餐”的產品線。目前店內有菠菜面和白麥面兩種面可以選擇,面品一共有8種:金湯肥牛、回鍋肉、炸醬面...
產品線除了面,茶飲部分也很突出,主要有奶蓋茶、果茶、烏龍茶、啵啵奶茶等多種品類。
目前甜品的種類還比較少,只有黑糖豆花和茉莉奶凍兩款。
早餐時間段還會為周邊上班族提供包子等便攜菜品。
整個餐館最大的特點便是“自動化”。一字型的動線設計,顧客按照“自取餐盤、自選小菜飲品、選擇面條澆頭、自助結賬”四個步驟來點餐。
由于面條是成品,出品效率高,幾十秒就可以出一份面。結賬也是自助的,顧客把餐盤放在指定位置,智能機器會掃描出菜品價格,顧客手機支付即可,不需要員工介入。
從進店到自助結賬,整個流程大概只需要一分鐘時間。
此外,“十八汆”面館在價格上也非常具有競爭力:一碗炸醬面9.9元,雙椒雞丁拌面12元...甜品3元一份、茉莉茶5元、啵啵奶茶10元、奶蓋茶8元...這個價格與行業中的其他品牌對比也是具有非常高的性價比的。
當各大餐飲巨頭開始涉足快餐行業時,打造差異化價值才是占據市場與消費者心智的關鍵。
而在海底撈“十八汆”面館中,采用了極簡的裝修風格,大概80平米的店鋪,只需要五個員工就能夠正常運營,很大程度上將品牌的成本下降,幫助品牌產品維持更高的性價比,這一系列的舉措,無疑讓“十八汆”一上線,便在用戶心智中打造了“超高性價比”的形象。
2
火鍋、快餐、速食
海底撈開啟多品牌、多業態布局
最近一段時間,海底撈的動作可謂是一波接著一波,從以前專注做火鍋到現在各種類型的新品以及全新領域的子品牌層出不窮,如今的海底撈儼然已經開啟了多品牌、多業態的發展。
1. 接連收購快餐行業品牌
其實從很早之前,海底撈進軍快餐行業的腳步就沒有停止過。此前海底撈便曾收購U鼎冒菜、投資海盜蝦飯,以及收購米其林中餐品牌"Hao Noodle"面館。
接連不斷的品牌收購,而且都是來自快餐行業,無疑是證明了海底撈對于進軍快餐行業的決心。
再加上近日開始發力的“十八汆”面館,高端的“海歸派”風格搭配“超高性價比”的親民路線,如今海底撈在快餐市場中的覆蓋可以說是愈發完善。
2. 上線自煮小火鍋、沖泡米飯、方便酸辣粉
除了快餐品牌的打造,海底撈便推出了各種各樣的方便食品,如特色自煮火鍋套餐,以及最近新上線的沖泡米飯和方便酸辣粉,很好的完善了線上渠道的產品種類。
目前,這兩款產品已經在天貓海底撈調味料旗艦店上線,其中沖泡米飯有5種口味,酸辣粉則為3種口味。
由于疫情期間消費者對方便速食產品需求增長,根據天貓數據顯示,自2月以來,“方便速食”整體銷量同比增長七倍。而來自海底撈的自熱小火鍋等產品不僅是在線上,就連北京各大商都曾多次出現斷貨現象。
此次推出兩個沖泡類產品豐富了海底撈的產品線,不僅給了喜歡方便食品的用戶更多選擇,也能夠慢慢分勻來自產品供應上的壓力。
3. 上線“開飯了”方便菜肴
除了以上的這些,在今年3月份,海底撈還上線了新的產品——“開飯了”方便菜肴。
新品種類更是涵蓋了麻婆豆腐、紅燒茄子、酸菜魚、魚香肉絲、大盤雞、辣子雞丁、什錦菌湯、酸辣湯、南瓜紅棗銀耳湯、蘑菇雞湯等將近20道特色菜肴。
而這些方便菜肴的特點則是:所有食材都是經過煎、炸、煮、烹等烹飪加工,用戶購買后只需在家翻炒加熱,非常的方便簡單。且所有產品都是經過低溫冷藏,不添加防腐劑。央廚工廠直發,出產后24小時內送達。
從火鍋行業進軍方便菜肴市場,“開飯了”系列產品的推出,無疑也是海底撈對于品牌業務拓展的一次巨大的嘗試。
3
不斷加碼品牌業務
海底撈為何頻頻嘗試市場破局
作為國內火鍋領域的龍頭品牌,海底撈近幾年卻不再專注自身領域的發展,而是開始不斷嘗試進入新的市場,在新的領域打造品牌,這一切的背后究竟是為了什么?
1. 為品牌尋找新的增長點
中國餐飲行業規模在過去幾年年中保持了10%以上的增長速度,總規模大約為4萬億。其中火鍋的占比約為20%,規模為8000億左右。2019年年底,海底撈在全國的門店數量已經達到768家,未來這個數據還會持續上漲。
雖然門店的數量還在持續增加,但海底撈自身的市場分布已經逐步接近飽和。門店數量逐年增加,雖然讓海底撈的覆蓋范圍越來越廣泛,但受此影響單點的銷售額也出現了不小的下降,在2018年時,海底撈就曾受到新店攤薄的影響,在2018年下半年時每家店的銷售額下滑大約4.7%。
對于品牌后續的發展而言,找到新的增長點是必須的。
而在整個餐飲市場中,以快餐、簡餐為主的大眾餐飲近年來表現活躍。據中國烹飪協會最新發布的《中國餐飲百強企業和餐飲五百強門店分析報告》顯示,五百強門店中,快餐的凈利潤率達19.6%,是各餐飲業態中最高的。
從海底撈近年來的市場布局可以看出,“快餐”已經成為了海底撈為品牌尋求增長的目標。
2. 讓品牌融入更多消費場景
一直以來,海底撈的核心業務都是“火鍋”,但不得不說,火鍋其實是一種“重社交,輕需求”的產品。
一般而言,我們去海底撈用餐都是和朋友們一起,三五成群,雖然也有一部分的單人消費用戶,但相對而言占比是極少的。因此,多以一些“重需求”的用戶,也就是主要是為了“吃飯”的用戶而言,海底撈的競爭力便開始下降。
簡單來說,海底撈的產品不夠“日常化”。
而在加入了快餐業務之后,可以讓用戶在沒有社交需求的時候,也可以去海底撈進行消費,為品牌帶來更多的盈利。就好像,我們工作很忙的時候,中午可能只有一個小時左右的吃飯時間,這個時候去海底撈吃火鍋顯然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但如果是去“十八汆”吃碗面就不一樣了。
不僅能夠在一分鐘內完成消費流程,菜品的性價比同樣非常高,這樣一來,便能夠滿足更多的用戶需求,幫助品牌搭建更多的消費場景。
再加上各種方便速食以及方便菜肴的入場,未來的海底撈將不僅僅只是一個“吃火鍋”的地方,而是一個能夠滿足用戶不同場景不同需求的大型餐飲品牌,讓品牌服務更加多元,讓品牌更具競爭力。
3. 優化人力成本
其實,優化人力成本是近幾年來海底撈一直都在做的事情。作為一家以“服務”著稱的餐飲品牌,海底撈在服務上投入的人力是非常多的。
因此,近幾年海底撈一直都在優化對于人力的消耗,最顯著的動作就是借助智能化設備減少人工成本。
2018年,海底撈曾豪擲1.3億打造智慧餐廳。其自主研發的IKMS智慧總廚大腦,實時監控、管理,從點單到配菜到上桌,實現后廚自動化生產。據說為海底撈節省近37% 的人工成本。截止2019年,海底撈開了3家新技術餐廳,超1000臺傳菜機器人,500家餐廳部署后廚清洗設備。
為此次打造的子品牌“十八汆”,每個店鋪僅配備5名員工,店內的大部分流程都是借助智能設備完成,極大的節省了人力。
而且,由于疫情的影響,目前海底撈的營業還是采用“隔桌策略”,每個門店的餐桌利用率只有50%左右,這就導致了如今門店人力的浪費。在這個時候上線新品牌,不僅能夠緩解人工浪費形成的負擔,同時也能夠為后續品牌優化人工成本進行嘗試。
畢竟,如果大幅度改變長久以來的服務方式,很容易對用戶體驗造成影響。而“十八汆”的出現,也讓海底撈獲得了一塊新的“試驗田”,幫助品牌獲取用戶反饋,慢慢的對品牌進行調整。
就目前來看,海底撈新品牌“十八汆”的服務模式以及產品還是非常受用戶歡迎的。
很多人都曾預期,中國餐飲行業將會在疫情過后迎來很大的變化,海底撈、西貝等一眾品牌在這個時刻進軍快餐行業廳到底是能顛覆快餐行業,還是也會陷入囧境呢?關于這些,我們也只能拭目以待了。
※ 主編:老羅,資深營銷人,畢業于中國傳媒大學,曾就職于國內某知名4A公司,出任企劃總監,專注于廣告、營銷、文案、創意等領域,研究品牌傳播、數字營銷多年。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
上一篇:海底撈(06862)擬1.2億元收購“漢舍中國菜”及304萬收購美元“Hao Noodles”品牌旗下的餐飲業務金融界2020-09-04 22:49金融界2020-09-04 2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