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圈上市:年營收71億,門店數破萬家,靠什么?
(11月2日),鍋圈食品在港交所上市。按照5.98港元的發售價計算,本次募資凈額約為3.57億港元。
在短短幾年時間,鍋圈食品做到了70多億元的規模。從2017年鍋圈開始2C,并成立了鍋圈食匯。其作為一站式在家吃飯餐食解決方案,主打的就是提供各種餐飲場景下好吃方便還不貴的產品。
截至2023年10月11日,鍋圈已經構建起了由10025家品牌門店形成的零售終端網絡。截至2023年4月30日,鍋圈的注冊會員數量達到了2240萬。
我們從其業績來窺探。
招股書披露,2020-2022年鍋圈營收分別為29.6億元、39.6億元及71.7億元,同期凈利潤分別為-4329.2萬元、-4.6億元和2.4億元,同期毛利潤分別為3.3億元、3.6億元以及12.5億元,毛利率分別為11.1%、9.0%及17.4%。
2023年前4個月,鍋圈的營收達到20.8億元,實現凈利潤1.2億元,毛利率增至21%。
鍋圈食品表示,報告期內,收入持續增長主要歸因于擴大門店網絡及增加在家吃飯產品的銷售額。
這一路,鍋圈也是坐上了賽道風口和資本的順風車。
IPO前,鍋圈累計融資超28億元。目前,鍋圈股東包括三全食品旗下成都全益、GenerationOne、天圖基金、茅臺基金、瑞橡持股,物美科技旗下深圳通福、多點Dmall旗下深圳新通路、分眾傳媒創始人江南春旗下達隆發展有限公司等。從投資者陣容來看,產業類、數字化和渠道發展為主。
“對鍋圈食品而言,實現港股IPO不僅是里程碑的鑄就,也意味著公司走向了更廣闊的發展平臺。”鍋圈食品董事長楊明超還表示,將繼續深化全渠道銷售網絡,不斷拓展業務覆蓋面。
鍋圈的模式亮點
接下來,我們需要剖析清楚鍋圈的商業模式。
鍋圈到底是做什么的?一句話來定義,鍋圈是介于外賣和買菜做飯的第三種解決方案。
鍋圈本質上是一家B2B2C的供應鏈公司。一端對接整合上游的食材供應商,另一端通過線下門店(加盟店)為主,對接消費者。
其主要針對在家吃飯的場景,提供“餐食解決方案”。而抓住的消費痛點是什么?比點外賣更健康、更實惠,比自己買菜做飯更好吃、更便捷。
從產品端來看,主打質價比,多SKU+季節單品。
根據資料顯示,鍋圈食匯在售SKU已超過700種,其中,自研和自有品牌占比超90%,覆蓋火鍋、燒烤、鹵味、一人食、快手菜、西餐、生鮮等八大系列場景的豐富品類。
而產品上主打的便是質價比。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在今年2月進行的消費者調查,鍋圈的用戶滿意度達到了95%。“多SKU+季節單品”是秘訣。
而渠道端,則是全渠道布局和多消費場景滲透。
線上線下全渠道是新零售的標配。但如何做好還是考驗功夫。
鍋圈食匯在線下主要開社區門店為主,每2000-3000戶開設一家。同時消費者還可以通過App、小程序下單。第三方平臺美團、餓了么等也帶來比較大流量,穩定貢獻營收超 20%。據悉,三方平臺新增會員純新客占比約80%。
消費場景方面,現在也越來越多元化,“吃飯”的邊界在延伸。目前鍋圈‘在家吃飯’賽道的同時,還在不斷探索餐飲服務的新業態,比如‘露營+餐飲’。
從市場布局來看,以下沉市場作為重點,農村包圍城市。
從鍋圈的招股說明書來看,其9221家門店中有6575家在地級以下城市,占到整體門店比例的71.2%。就連鄉鎮一級地區,也有1589家門店,占到整體門店數量的17.2%。
鍋圈食匯創始人曾表示,鍋圈走的路是一條農村包圍城市的路,先從縣城做起,再逐漸布局到北京、上海、深圳、成都、重慶等一二線城市。這種發展路徑也決定了鍋圈的親民價格策略。
「零售商業評論」認為,鍋圈實際上是在競爭激烈的吃飯賽道,找到了一條非常細的空白賽道,特別前期參與的選手還很少。而搭上預制菜、即時零售等風口,讓其打開了更多的潛在市場。從消費群體來看,半小時就能送到的新鮮食材,價格上又有優勢,消費群會更廣。
鍋圈靠什么“快跑”?
我們再從鍋圈的發展速度來看,從2017年第一家店算起,到現在上市,門店數破萬,短短6年時間,發展速度可謂之快。
我們從幾個層面來看,鍋圈的支撐點是什么?
一是、加盟店模式快跑,在過去三年,平均每天新增7.6家門店。
截至2023年10月11日,鍋圈10025家品牌門店形成的零售終端網絡,其中加盟店占門店總數的99%。
鍋圈此前公開數據顯示,鍋圈經營有6家直營店,其余全部為加盟店。加盟店總數從 2020 年年初的 1441 家增至 2022 年年底的 9216 家。
從開店速度來看,在過去三年,鍋圈平均每年新增2758.7家門店,平均每天新增7.6家門店。而鍋圈的業績實際也主要依靠加盟店銷售推動。
門店數量的增長,也加大其對上游供應鏈的話語權。鍋圈供應鏈更是長線布局。
除了在全國建立供應鏈網絡,目前鍋圈還收購三家生產工廠,即和一工廠、丸來丸去工廠及澄明工廠,用于加工牛肉、生產肉丸及火鍋湯底。值得注意的是,位于上游的生產工廠是鍋圈產業生態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當然,鍋圈的快速發展,還得益于其數字化的重投入。
鍋圈實際上很早就投入數字化建設,從開設第二家門店起,就推進IT化與標準化的探索,到2019年,鍋圈開始了供應鏈的數字化改造,自此不斷迭代升級。
比如,供應鏈的數字化,使鍋圈能夠對從采購端到門店端的供需動態進行監控,并密切監控庫存水平,實現供應鏈的高效管理。
根據招股書顯示,現在鍋圈與超過600家上游ODM和OEM工廠合作,通過向其提供數字化管理能力,鍋圈也在幫助工廠們進行提效。
再就是對加盟商的管理,通過數字化,目前鍋圈能實時了解全國門店中的每一家門店的品類表現如何、銷量前十名是什么、線上線下的銷量情況等等。
而針對消費端,運用數字化手段實現線上線下的深度融合發展,同時全渠道營銷和會員管理系統強化了與消費者線上線下的連接和互動。
可以分析消費行為,感知一線門店的經營狀況,了解暢銷品類及口味偏好,從而準確感知市場、調優品類,優化門店運營。
對于數字化門店運營管理,也有了效率提升。數字化不僅提高了門店運營效率,也有利于銷售網絡的擴張。
「零售商業評論」認為,鍋圈的快速發展,一是對市場打法比較清晰,單店成熟后加盟模式快速起量。二是對供應鏈的把控,源頭成本控制,做自有品牌等都是把握了模式的核心。三是對數字化的先知先覺,通過數據驅動決策,對產品供應、產品創新、開店成功率等都大大提升。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2022年按在家吃飯餐食產品的零售額計,鍋圈在中國所有零售商中排名第一,在中國的市場份額為3.0%。
鍋圈的上市,對于新消費、新零售的市場提升無疑是一劑強心劑。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