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加盟跑馬圈地的鍋圈登陸港交所,兩年前獲茅臺基金投資
靠加盟跑馬圈地的鍋圈登陸港交所,兩年前獲茅臺基金投資
11月2日上午,鍋圈食品(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鍋圈”,02517.HK)正式于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在本次IPO中,鍋圈共計在全球發售6880.28萬股,其中香港發售占10%,國際發售占90%,兩部分均獲超額認購。
截至11月2日收盤,鍋圈報5.98港元/股,與發行價持平。
按照5.98港元的發售價計算,鍋圈本次募資凈額約為3.57億港元。招股書顯示,本次募資所得將用于通過提高產能及效率以增強供應鏈能力;開設及經營自營門店;建立產品研發中心以及升級和購買相關設備;用作運營資金及作一般公司用途。
鍋圈成立于2017年,是一站式在家吃飯餐食產品品牌,提供即食、即熱、即煮和即配食材。
招股書顯示,在股東構成方面,鍋圈創始人、董事長、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楊明超,鍋圈聯合創始人、執行董事兼執行副總裁孟先進及鍋圈控股股東之一李欣華根據彼等之間的一致行動人士協議,共同于已發行股本總額中擁有約33.01%權益。楊明超及一致行動人士間接于鍋圈的已發行股本總額中共擁有約48.64%權益。鍋圈的股東行列中則有茅臺基金、蘇州宜仲、招銀成長、珠海共贏等機構的身影。其中茅臺基金在2021年的D+輪融資中投資了鍋圈。
本次IPO之前,鍋圈已經經歷了7輪融資,背后的投資機構包括天圖投資、不惑創投、IDG資本、嘉御資本、啟承資本等。早在2019年,嘉御資本參與了鍋圈食匯的B輪融資,這也是嘉御資本首次投資鍋圈食匯,并在之后連續兩輪重倉加注。
在嘉御資本董事長衛哲看來,鍋圈實際上是一個新品類的開拓者,也就是把享用火鍋、燒烤等出現在餐廳的場景讓大家性價比極高地搬回家里。且這個賽道從供應鏈角度來說,鍋圈的產品相對于冷鮮產品損耗低、貨值高、運輸半徑長,所以營運效率更高。除此之外,衛哲之所以看好鍋圈,還因為對比同行業,鍋圈閉店率控制在極低水平,而且社區店經營商可以在較短時間內回本。
當外界把鍋圈比作“中國的Costco”時,衛哲還是更愿意把鍋圈叫做“中國食品界的Costco”。“鍋圈不僅能夠覆蓋一線城市,也能夠很好地下沉到縣鎮,并且具備了Costco的三大特性:源頭直采,自有品牌產品達到95%以上;會員系統;極致性價比。因為Costco還賣衣服、賣家電,所以鍋圈確實不等于Costco,鍋圈是中國食品界的Costco。”衛哲說。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3年10月11日,鍋圈已開出10025家門店。公司成立6年就能破萬店,離不開加盟體系的支撐。聆訊資料顯示,截至2023年4月30日,鍋圈共有6家自營店,其余都是加盟店,也就是說,鍋圈加盟店數量占總門店數量的99.9%。
鍋圈的主要收入來自向加盟店銷售其相關產品。鍋圈來自加盟店的在家吃飯產品銷售額由2020年的29.10億元(人民幣,下同)增加28.1%至2021年的37.38億元,再進一步增加73.7%至2022年64.77億元,分別占總收入的98.2%、94.2%、90.3%。
業績方面,鍋圈可以說是吃到了前幾年“在家吃飯”風潮的紅利,營收逐年增長。2020至2022年,鍋圈總營收分別為29.65億元、39.58億元、71.74億元,同比增幅分別為33.5%、81.2%。但又因人力增長及對加盟商進行的推廣活動中投入資源,以支持其門店網絡擴張及建立品牌知名度,鍋圈于2020、2021年內分別虧損0.43億元和虧損4.61億元。2022年,鍋圈則盈利2.41億元。今年前四個月,鍋圈實現收入20.78億元,同比下滑3.8%,凈利潤1.2億元,同比扭虧為盈。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
上一篇:舌尖上的拉薩——拉薩美食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