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賣的哪個火鍋蘸料好吃?

川崎火鍋調料吧,也不是說特別好吃,主要是小時候第一次接觸的火鍋調料,就是川崎火鍋調料,導致印象太深刻,味道比較難忘。
可能很多四川、重慶的朋友,在東部城市吃火鍋時,會發現兩種莫名其妙的火鍋調料。
麻辣川崎、海鮮川崎。
看起來就好像,是來自日本的調料,吃起來有點辣、有點鮮,充滿著神秘感,不像旁邊的XO醬、沙茶醬,有著耳熟能詳的歷史淵源。

但在國內一些城市,川崎火鍋調料,一直是神一般的存在。
當火鍋還沒在中國廣泛流行的時候,川崎火鍋調料就已經在很多超市、食品店里,賣得斷貨。
在不少人印象里,川崎簡直就是火鍋調料的代名詞。
鄭先生我也是吃著川崎火鍋調料長大的。以前,L姑娘常常奇怪地問我,“人家吃火鍋會換不同的調料,你為什么老是蘸川崎醬?”
我說,“誰讓川崎給人的第一印象這么深刻呢,就像初戀一樣!”
L姑娘低下頭,笑而不語。

一
川崎是日本的?
跟許多人一樣,十多年來,我一直以為川崎火鍋調料,是日本人發明的。
因為川崎這個名字,實在是太有日本味道。
日本有個城市叫川崎,在東京旁邊,著名的電器品牌NEC、東芝,就在川崎。還有一個日本摩托車的牌子,也叫川崎,在中國農村鄉鎮很常見。
所以,很多人吃火鍋時,一看到川崎麻辣醬、川崎海鮮醬,就以為它是來自日本的調料,是一種進口火鍋調料。
即便川崎塑料杯盒的包裝上,印著“上海川崎食品有限公司”幾個斗大的字,我還是以為,這是日本川崎公司,在上海投資的工廠。不是嘛,松下、日立不都在中國有生產工廠嗎?

哪知道,就跟美特斯邦威、馬克華菲一樣,聽起來越是洋味十足,“內芯”越是 made in china。
川崎火鍋調料,既不來自日本,也不是日本人發明的。
它是地地道道的上海產!
據說,川崎的創始人,給“川崎”名字的注解是,“川”乃“四川、川辣味”的意思,“崎”代表著,調料發明路上的崎嶇不易。
反正,不管怎么樣,這個充滿東洋味道的名字,正好符合90年代的中國人,喜歡日貨、追捧日貨的心理。
再加上那時的中國人,也不知道“火鍋調料是什么味”,川崎的味道,也就成了火鍋調料的代表味道,影響了幾代中國人。

二
川崎的發明人
相比大名鼎鼎的“川崎”品牌,背后的發明者,知道的人就非常少。
曾經我還以為,發明人可能是一個叫“XXX郞”的日本人,結果發現是,名字很本土化的中國人。
不過,更讓人驚奇的是,川崎的發明人卻不是食品專業出身,而是一個“不安于現狀”的大學老師,還是個教市場經濟,跟調味料八竿子也打不著的。
1991年,張忱、陳曉華夫婦,在上海建立了“川崎”品牌,誕生了“川崎”火鍋調料。
作為上海本地人的張忱(別名張城),原本是大學教師,研究中國個體經濟的學者,還差點參加莫干山會議(參與者后來大多成為中國經濟的掌權者)。

1985年,辭職后的張忱創辦了一家飲料廠,自己研發飲料配方,賺取了第一桶金。
1988年,張忱又注冊一家聯營廠,這個企業可是載入上海經濟發展歷史的,因為它的營業執照上寫著,“上海市私營企業第0001號”,換而言之,它是上海市第一家注冊的私營企業。
直到1991年,張忱根據中國人的口感味道,自己研發出“川崎”火鍋調料的配方,成為家喻戶曉的川崎火鍋調料真正發明人。
之后的故事就簡單了,曾經川崎火鍋盒上環繞印著的“上海川崎營養食品廠”,和一句廣告語“吃火鍋,沒川崎怎么行”,響徹了中國大江南北。
在川崎火鍋調料熱銷的同時,張忱也以億元身價,登上2002年度胡潤富豪排行榜,成為中國調味品大佬。

三
川崎味道配方
早先的川崎,只有麻辣和海鮮兩個口味。
如果,你讓鄭先生我描繪出川崎的味道來,這還真是個難事。
因為,它跟很多著名的火鍋蘸料不一樣。
它不像香港的XO醬、閩粵的沙茶醬,有海洋氣息般的鮮味,還有“顆粒感”,能吃出調料里的海鮮食材。也不像四川云貴的老干媽這類辣醬,一口吃進去,感覺好似辣椒在口中“炸裂”一般。

在我看來,川崎火鍋調料的味道,更接近于江浙滬包郵區一帶人的口感。
浙江、江蘇、上海等長三角幾個省份,人們的口味偏向于清淡。包郵區的菜肴特點,沒有北方那樣重口味,也沒有內陸幾省充滿辣味。
蘇南菜(核心蘇州)偏甜,江蘇靠近內陸的淮揚菜、徐海菜、南京菜,又充滿鮮咸感。杭幫菜(杭州)清淡中偏甜,甬菜(寧波)、溫州菜,也是鮮咸味。至于上海的本幫菜,既偏向于甜味,又有咸香味。
雖然,川崎火鍋調料的秘方是保密的,但通過上面的敘述,答案其實也就呼之欲出。
川崎火鍋調料的味道,就是針對江浙滬包郵區的人而設計的!

麻辣川崎,些許微辣過后,甜味若隱若現,海鮮川崎,先是鮮味滿嘴,細細嘗后又是咸香感。
這樣的味道,不正是江浙滬人所喜歡的嗎?
而且,100克的塑料盒小包裝,通常兩人吃火鍋,正好夠吃,經濟又實惠,在貨架上識別度也高。

這就是為什么川崎火鍋熱銷的原因,賣的是中國民營經濟最發達的區域。
同時也解釋了,為什么有些省份的人,沒吃過川崎,因為,這些口感不是針對他們設計的呀!
至于川崎的原材料,在調料盒蓋上都有寫,大體是花生醬、腐乳、郫縣豆瓣、甜面醬、白砂糖、韭菜花醬、香辛料、姜、黃酒、蒜等20多種調味料。

麻辣川崎呢,里面加了些芝麻醬和辣椒成分,而海鮮川崎,則是加了魚露、蝦皮和蝦粉。
四
真假川崎
在江浙滬,幾年前有段時間,川崎火鍋調料一度“消失匿跡”。
既沒有廣告宣傳,也沒有超市鋪貨,好幾次我想吃還買不到。
歸根結底,還是創業夫妻發達后,鬧分歧、離婚,導致公司銷售受影響。當然,這種狗血事情,講起來太費時間,喜歡八卦的你,可以上網搜索下。

但這對夫妻反目,導致出現了“新老”川崎調料的出現。
有心人會發現,一些川崎火鍋調料盒上,印的是“新川崎食品公司”,而有些川崎醬上又只是印著“川崎食品公司”,沒有“新”字。
不少人就覺得奇怪,這川崎火鍋醬,不會也有真貨假貨之分吧!
還是川崎創始人夫婦離婚惹的禍。
他們夫妻離婚,法院判決后,老婆掌控了新川崎食品公司,擁有“川崎”品牌和調配技術。有些川崎火鍋調料上,印著“正宗川崎”“新川崎食品公司”的,就是新川崎生產的,現在能買到的,幾乎都是新川崎,如下圖。

川崎火鍋醬盒子上,印著“川崎食品公司”字樣的,是老的川崎公司生產的,現在屬于老公擁有。

當然,這兩種川崎,用的都是同一個調料配方,是同一種味道。
五
記憶里的味道
“起個大早,趕個晚集”,用這句話來形容川崎火鍋調料,再適合不過。
晚于川崎三年成立的海底撈,已于今年在香港掛牌上市,而川崎才整頓完內部紛爭,重新起步上路。
而今的川崎火鍋調料,在麻辣味、海鮮味之外,還有鮮辣味、美味、香辣、京式、家常、泰式等味道。除此,還開發出各種類別的火鍋底料。

現在,火鍋店的調料臺上,各種火鍋蘸料豐富復雜,川崎火鍋醬早已不是唯一的選擇。
但對于我們這代人來說,川崎是記憶中始終不變的味道。
只是川崎味道猶在,初戀情人卻已不在。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zhengwine (吃酒ChiJiu) ,
講述餐桌上所有類型的酒,
關注后,回復“酒”,
是一本“如何快速成為紅酒高手”的電子書,
快快讓自己厲害起來吧!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