呷哺呷哺2021年報:營收超61億元,今年推出中端新品牌“呷哺X”

61.47億元,同比2020年上漲12.7%。
呷哺呷哺自2014年上市以來,業績基本保持了連年增長的態勢。2014年至2021年,呷哺呷哺年均業績增幅達到15.7%,遠超于餐飲行業增幅一倍以上;年均利潤達2.18億元,躋身餐飲行業頭部企業矩陣。
值得關注的是,旗下高端火鍋品牌湊湊在2021年營收實現23.59億元,同比增長將近4成,有望成為繼海底撈、呷哺呷哺后直營火鍋行業的第三大品牌。
2022年,呷哺集團仍保持擴張戰略,計劃新增156家餐廳;全力打造的新品牌呷哺“X”有望今年正式亮相。目前,為支持“南下”發展戰略,呷哺集團京滬雙總部管理模式已啟動,并將差異化經營不同品牌和南北方市場。
01
呷哺呷哺年均業績
增幅達15.7%
,給線下餐飲行業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其中,2021年新注冊成立火鍋企業達5萬家以上,但火鍋行業的整體營業額仍未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
在這樣的背景下,呷哺呷哺2021年仍逆勢發展,取得營收兩位數以上的增長,在行業里處于領先地位。
數據顯示,呷哺呷哺在2021年實現營收61.47億元,同比2
從具體年份來看,呷哺呷哺自上市以來,營收基本保持了連年高增長的態勢:從2014年的22.02億元一路上揚到2021年的61.47億元,7年間增長了2.8倍,年均業績增幅達15.7%。
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餐飲行業收入平均增幅約為7.7%,由此可見,呷哺呷哺的年均業績增幅遠超于行業1倍以上。
02
湊湊有望成為
第三大直營火鍋品牌
從具體品牌來看,呷哺呷哺品牌餐廳收入仍是呷哺集團的主要來收入來源,占集團總收入的57.3%。
電商平臺、社交平臺等多渠道布局,呷哺呷哺品牌餐廳在2021年仍實現營收35.03億元,同比2020年34.60億元上漲1.23%。
呷哺集團旗下高端火鍋品牌湊湊在去年營收表現十分亮眼。2021年,湊湊實現營收23.59億元,同比2020年16.88億元上漲39.8%。
值得關注的是,湊湊在三線城市和香港門店的業績增長強勁。其中,湊湊在三線城市的營收同比2020年增長了將近2倍,香港門店營收也取得近九成的高增長。
據了解,2016年,湊湊以“火鍋+茶憩”的商業模式現身北京三里屯,每年營收同比增長超過2倍,短短6年的時間已發展將近200家門店,營收規模超23億元的高端火鍋品牌。
業內人士分析稱,對比撈王、七欣天、巴奴等直營連鎖火鍋核心品牌,從公開的門店數、營收、增長率來看,湊湊有望成為繼海底撈、呷哺呷哺后的第三大直營火鍋連鎖品牌。
相較于湊湊的強勁增長,有觀點認為呷哺呷哺品牌呈“老化”傾向,如何應對和破局?
對此,呷哺集團方面回應表示,湊湊的發展的確在行業表現突出,但呷哺呷哺也擁有非常優秀的基因,自呷哺呷哺2014年上市以來,業績基本上保持了連年增長的態勢。
2014年至2021年,呷哺呷哺年均業績增幅達到15.7%,這個數據上超于餐飲行業增幅(約7.7%)一倍以上的。
過去8年,呷哺呷哺年均利潤達2.18億元,平均一家火鍋店每年可以賺近250萬,可以說,這是個非常賺錢的品牌。
隨著虧損門店的關閉和多舉措優化,呷哺呷哺將重新出發,2022年更加聚焦Z時代消費群體,通過社交平臺、電商平臺等多渠道進一步探索呷哺呷哺發展的無限可能。
03
上市以來
年均利潤達2.18億元
門店的一次性不利影響,呷哺呷哺經歷了2014年上市以來首次年度虧損,虧損額達2.13億元。
但在過去8年間,呷哺呷哺創造凈利潤總額接近20億元,年均利潤仍達2.18億元,完全能夠覆蓋短暫的虧損。
公告稱,
據了解,呷哺集團創始人、董事長賀光啟在2021年5月重新上任集團CEO以來,通過2個多月的時間走訪全國各大門店,發現有不少餐廳選址出現嚴重錯誤的現象。
為減少進一步虧損,維護股東、員工、消費者的利益,賀光啟在去年推出了“五大革新戰略”,包括關閉呷哺呷哺虧損門店及品牌回歸大眾消費路線的舉措。
針對呷哺呷哺2021年的經營調整,香頌資本董事沈萌分析表示,關閉虧損門店可以提升單店的收益率,即便造成了一定的非經營性虧損,那這種虧損也是具有希望的,目的是為了甩掉歷史包袱而輕裝前進,獲得更大的增長空間。
“呷哺呷哺關閉虧損門店,并回歸大眾消費品牌路線,推出高性價比套餐新菜單,均為輕裝上陣和精細化管理所作的布局,這為未來贏來了很大的發展空間。”中國商業聯合會專家委員會委員、北京國際商貿中心研究基地首席專家賴陽分析表示。
值得關注的是,呷哺集團在2021年還新增了95家餐廳,包含52家呷哺呷哺餐廳和43家湊湊餐廳。
截至2021年末,呷哺集團共經營1024家直營餐廳,其中,呷哺呷哺餐廳達841家,湊湊餐廳達183家,門店數仍處于餐飲行業領先地位。
04
營收多樣化分布
打造多個利潤增長點
2021年底,呷哺呷哺品牌推出新菜單,回歸大眾消費路線,重點突出高性價比。
這是呷哺呷哺品牌再定位的一部分。根據集團的部署,2022年呷哺集團新推出新品牌呷哺“X”,定位中端品牌。
屆時呷哺呷哺、呷哺“X”、湊湊將形成完整的差異化品牌體系,覆蓋全部消費層級。
除了將品牌定位進一步清晰化,2020年新的增長點也將逐步成型。
2021年,呷哺集團的呷哺食品有了快速的發展。主打調料的呷哺食品已經在全國近4萬個終端網點鋪貨,創造了1.31億元的營收。
隨著呷哺食品的經銷商數量快速增加,呷哺食品有望成為餐廳之外的新增長點。
服務成為不少消費者的選擇。
呷哺集團外送業務起步于2019年,近兩年間發展迅速,據呷哺集團披露的信息,2021年呷哺呷哺品牌外送收入占呷哺呷哺品牌餐廳總收入的10.1%。在市場上主要的幾大火鍋品牌中,這一外送比例名列行業前茅。
呷哺集團多樣化營收格局的實現,靠的是背后給予強大支撐的數字化中臺。呷哺集團目前已經上線四大數字化系統,一方面,整合集團各事業部的會員系統,以實現各品牌間相互引流;另一方面,建立起全國、區域、運轉中心的三級供應鏈體系,與另一家上市公司東華軟件打造智慧供應鏈平臺,為門店繼續擴容提供支持。
05
京滬雙總部
助力“南下”擴張
2022年,呷哺集團將繼續保持擴張速度,啟動“東擴南進”的擴張戰略,將新開設156家餐廳。
為支持公司“南下”的戰略,呷哺集團啟動了京滬雙總部策略,設立在上海的第二管理總部于今年3月初已啟動,今后,市場、營運、開發、設計工程、供應鏈等職能部門將把工作重心轉移至南方。
關于門店擴張將采取謹慎態度,呷哺集團方面表示,今后不以新增餐廳的數量為擴張重點,而是致力于確保每一家餐廳的品質,采用優化的激勵政策來鼓勵門店開發團隊,為新店的選址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數字化方面,呷哺集團今年將上線智能選址數字化系統,輸入相關城市GDP、商圈數據、人流數據等,可一鍵獲悉該地址未來經營數據等指標,提升門店選址經營數據預測的準確性,
達到選址評估有數可依,最終提升門店選址成功率以及對現有資產優化的精準性。
除擴張以外,呷哺集團將采取精細化經營管理現有的千余家餐廳。其中,呷哺呷哺將更加聚焦Z時代為主的消費群體,推出多款高性價比套餐;湊湊則將聚焦新中產階級,針對不同城市的飲食習慣推出各具核心競爭力的菜單和營銷推廣活動。
在外送方面,呷哺集團將進一步開發外送產品,例如咖喱海鮮鍋底、麻辣午餐肉鍋底等,確保提升堂食業務的協同效應。數據顯示,2021年,外送業務銷售額占集團總收益的7.8%,成為呷哺集團的新增長點。
2021年年報顯示,集團賬面流動資產在20億元左右,其中近一半是現金。集團資產負債比率低于60%,財務結構上還有很大的空間,支持公司的擴張戰略。
2022年,國家確立的整體經濟目標樂觀積極,將惠及包括餐飲在內的很多行業。餐飲業的整體趨勢是連鎖化、集中化,整合是大勢所趨。
呷哺集團旗下的呷哺呷哺、湊湊、呷哺食品等構成的多元化平臺,將形成強大協同效應,促進集團整體業務的進一步發展。
-END-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
上一篇:巴奴火鍋哪來的勇氣挑戰海底撈?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