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文學連載丨山茶花開(三)
文 王 英 圖 余根鈴
(三)
多了一群“兵兒子”,羅小雙的心里踏實了許多,她的生活里增加了許多色彩和生機。
他們訓練出警,每天都是一身汗、一身泥,洗衣服笨手笨腳,只能在洗衣機前排隊。羅小雙想起了兒子,她從他們身上看到了兒子的影子。
她心疼孩子們,二話沒說就挽起袖子幫忙,但她曉得不可能幫每個人都涮涮洗洗,自掏腰包又為隊上購置了洗衣機,后來又添置了電腦。
羅小雙再三叮囑年輕人,要照顧好自己。她已然把隊員們當成了自己的兒子。
張俊跟管志彥是同年入伍的戰友,也是在大學時入隊的,年齡相仿、經歷相似,他與羅小雙的感情又深了一層。羅小雙待他如同己出,經常通過書信的方式關心他的工作和生活。
談及找女朋友的事情,羅小雙對他說,一個人強大了,別人都會跟你友好;一個男人強大了,好女孩自然會來找你,所以呢,你現在要做的,就是讓自己變得足夠優秀,足夠強大,然后遇到那個同樣優秀的她,一起過好和和美美的小日子。
羅小雙很少講一些冠冕堂皇的話,她覺得小家庭經營好了,就是對社會、對國家的最大貢獻。
張俊也會把隊上的事情說給羅小雙聽,讓她知道,隊里取得的各項成績、隊員們每一個進步都有志彥的功勞——向管志彥學習,已經成了每一批新入隊消防員的必修科目——他想讓“管媽媽”知道,她培養的兒子是多么優秀。
羅小雙與“兒子”們書信不斷,家里積攢了一大摞,她把每一封信都視為珍寶。
后來隨著科技的進步,有了微信,年輕隊員們拉她一起建立了微信群,生活中遇到不開心的事情,都會向她傾訴,遇到困難,也會向她求助。
一場結對,從此結下不解之緣。
“‘管媽媽’把我們都當成自己的兒子,我們也都把她當媽媽。她這種愛是很博大的愛,給我們帶來的不僅是溫暖。”時任二中隊指導員王永敢動容地說。
2006年11月,羅小雙被公安部評為全國消防部隊“英雄母親”。她淡淡一笑,因為她需要的不是榮譽。
2014年3月,羅小雙成了溫州消防隊伍的“編外指導員”。羅小雙反倒尤為看重這一“職務”。
有了這個職務,羅小雙更忙活了,她不但自己關心消防事業,還發動所在的蔣家橋社區志愿者成立了一支“管媽媽志愿者服務隊”。
左潔和謝品雙是最年輕的志愿者,她們既是社區的網格員,又是“管媽媽志愿者服務隊”的隊員,在羅小雙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這支隊伍中。如今隊里已有30余名固定志愿者,大家都愿意為消防事業發展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
逢年過節,羅小雙帶著志愿隊到廚房跟隊員們一起包餃子、煮湯圓;新兵入伍,她提著大包小包來看望這些“新鮮血液”;陽光明媚的時候,她到隊里幫他們洗衣服、曬被子;閑暇時,她就到隊里和他們共話家常……
2014年,永嘉消防大隊甌北中隊4名隊員在救火時負傷,住在解放軍一一八醫院,羅小雙多次前去探望,每次都會帶上親自燉的補品、做的營養餐、水果等,一直到他們出院。
許多消防隊員都喝過羅小雙煲的湯,有時候見到她,還會嘻嘻哈哈地耍賴皮:“老媽,快給我煲點湯。”
彼時的羅小雙滿眼都是疼愛。她心想,他們都是些孩子,都是父母的心肝寶貝,卻要穿梭在洪水和火海之中。心疼之余,羅小雙反反復復在心中祈禱,期盼他們每次出警都平平安安。這是一位母親最樸素的愿望。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到了2018年。這一年,消防隊伍迎來了改革轉制。脫下軍裝,消防隊員們舍不得,思想上難免有些波動,有時候會對她發發牢騷。羅小雙理解他們的心情,不給他們長篇大論地講道理,而是從一位母親的角度去開導他們。
11月9日,是一個載入史冊的歷史時刻,她與所有的消防隊員一起,通過電視屏幕,見證了習近平總書記為消防救援隊伍授旗并致訓詞的難忘瞬間。
“長期以來,消防隊伍作為同老百姓貼得最近、聯系最緊的隊伍,有警必出、聞警即動,奮戰在人民群眾最需要的地方,特別是在重大災害事故面前,你們不畏艱險、沖鋒在前,作出了突出貢獻。”對這支擁有光榮歷史的隊伍,習近平總書記予以高度評價。
那天,羅小雙哭了,這淚水有激動,有自豪,更有欣慰,為黨和國家對這支隊伍的肯定而激動,為這支隊伍成為應急救援的主力軍和國家隊而自豪,為兒子曾是這支隊伍中的一員而欣慰。
她唯一感到遺憾的是,沒有看到兒子身穿“火焰藍”制服的樣子。看看被群眾譽為“藍朋友”的“兒子”們,她想假如兒子還活著,肯定也跟他們一樣,英俊帥氣、英勇威猛。
羅小雙覺得兒子的犧牲是值得的,她深知自己肩上的責任,謀劃著如何去當一個更好的“管媽媽”。
來自云南玉溪的賀裕博是黎明路消防中隊的一名合同制隊員,一進隊就認識了羅小雙。
入隊后,他的第一個春節就是在隊里過的,羅小雙像往年一樣,來隊里和他們一起吃年夜飯。令小賀意想不到的是,他收到了羅小雙發的一個大紅包,而且全中隊的人都有。
“先給新來的,你們這些老兵最后發。”羅小雙疼愛地點著一名老隊員的額頭,先把紅包給了賀裕博和其他幾個新隊員。
賀裕博心里暖烘烘的,他事后告訴家人,不必擔心自己,在遠離家鄉的溫州,有這樣一位“媽媽”關愛著自己。
羅小雙認得哪幾個人是新隊員,因為她熟悉這里的每個人,誰的老家是哪里的,她也門兒清。就連誰有了女朋友,誰跟家里人鬧了別扭,她都了如指掌。碰到總隊領導來調研,她也會如數家珍般把優秀隊員推薦出來。
胡陳忠是溫州當地人,起初是出于好奇加入了消防隊伍,入隊后在生活和訓練上很不習慣,多虧了父親在背后一直支持他。
后來父親突然離世,給小胡造成了巨大的打擊。他天天混日子,打算離隊回家。羅小雙幾次與他促膝而談,那些話語重心長,沒有一句大道理,卻讓胡陳忠茅塞頓開,打消了先前的念頭。
“管媽媽”的話有如種子植入了他的心里,進而生根發芽。胡陳忠理解了羅小雙的良苦用心。是啊,爸爸讓自己干消防是報效國家的,那就必須尊重老人家的遺愿,在隊伍里好好表現,拿出好成績告慰爸爸的在天之靈。
他以個人的親身經歷影響著身邊的戰友,在胡陳忠的帶動下,隊上很多合同制隊員都報名參加了消防員招錄。
2019年5月,胡陳忠、賀裕博等一批隊員順利通過全國第一批入職消防員的考核,成為轉制后的正式消防員。賀裕博被分配到永嘉南城站,胡陳忠留在特勤二站,后調任支隊指揮中心接警員。如今,他們都在自己的崗位上干得熱火朝天。
羅小雙有個習慣,每天都會看隊員們的微信運動步數。看到他們每天都走幾萬步,視頻時她就會問,有沒有出警、累不累,隊員們的回答風輕云淡。看到他們朝氣蓬勃的笑臉,羅小雙心想,只要孩子們平安就知足了。
對于消防隊員的第二代,她更是上心。
那年,特勤大隊二站站長蔣明富的小孩得了重病,急需去上海的大醫院治病。不料醫院一床難求,孩子的媽媽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毫不夸張地說,就差給人下跪磕頭了。
羅小雙聽說后,立馬打車去了站上,向蔣站長詢問情況。她猛然想起與上海消防總隊的一位領導有過一面之識。
救孩子要緊!她顧不上熟悉與否了,拿起手機撥通了電話。聽清事由,總隊領導安慰她別急,說全國消防是一家,會想盡一切辦法幫忙。
由于治療及時,孩子很快康復,又變得活蹦亂跳。每每見到羅小雙,孩子總會甜甜地喊一聲“奶奶”,張開手讓她抱抱。她親吻著孩子胖乎乎的小臉,心里感動的卻是“全國消防是一家”這句話。
誰說不是呢?遇到急難險重任務,黨和國家一聲號令,消防救援隊伍跨地區增援,按照制定好的預案,打贏了一場又一場艱苦卓絕的戰斗。
“媽媽”想著“兒子”,“兒子”們也時常想著他們的“媽媽”。羅小雙的生日是2月29日,這個日子每四年才能碰到一回,所以她自己總會忘記,但她的“兒子”們記得。
2020年羅小雙生日這一天,隊員們搞了一個小型的慶生晚會,表演了不少精彩節目,他們一起為“管媽媽”慶祝這個值得紀念的日子。
他們用康乃馨和滿天星組成獨特的花語向“管媽媽”送上祝福;炊事班則送來了自制的慶生蛋糕,小伙子們笨拙地插上蠟燭,手忙腳亂地點上,惹得羅小雙笑彎了腰,連吹蠟燭都吹了好幾次;“兒子”們齊聲“吼”起生日快樂歌,嬉笑打鬧著要搶切蛋糕吃。
“都有的,都有的……”羅小雙將蛋糕一塊一塊地遞給“兒子”們,大家一邊吃著蛋糕,一邊跟她聊著家長里短,講著奇聞趣事。看似長不大的年輕人們居然變得像愛絮叨的老人,他們的想法很簡單,就是想給她帶去歡樂,用這種方式回報“管媽媽”的無私付出。
16年來,“兵兒子”換了一茬又一茬,他們與羅小雙的感情也延續了一代又一代,羅小雙一直行走在看望“兵兒子”的路上。
每當收到遠方的兒子們打來的電話,她都像母親一樣關切詢問:找到稱心工作沒有?結婚了嗎?當爸爸了嗎?每每聽到電話那端的肯定回答,羅小雙都會樂得合不攏嘴。
編輯:張柱紅
設計:謝篤信
審核:宋 凱
投稿郵箱:zgxf@188.com
大家都在看緬懷先烈 砥礪奮進——全國首個消防英烈紀念園落成祭掃儀式側記
銘記歷史緬懷英烈 習近平這樣說
今天清明,讓我們緬懷消防英烈
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發布清明節消防安全提示
超燃|直擊青海省“高原礪劍2021”重特大地震演練
福建消防多種形式開展黨史學習教育
轉載請注明出處:中國消防雜志社微信公眾號
(ID:ZGXFZZS)
喜歡本文請點這里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