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拉面擁抱資本,品牌做強還是規模做大?
上海的網紅蘭州牛肉拉面店:陳香貴、馬記永、張拉拉,都火了起來。
三家門店數還不多的面館,居然都已估值10億級別,尤其是紅杉資本都拋出了橄欖枝,更是讓很多餐飲企業為之側目。
這兩個品牌目前都只有十幾家店,并沒有達到市場上一些大品牌的門店數量,當然也不會有很高的營收和利潤。那為何獲得資本的估值如此之高呢?
從行業前景來看,蘭州牛肉拉面作為一個相當成熟的品類,不需要進行市場教育。
那么這個賽道,在資本進入后,是能夠用資本的力量推動,培育出數家具有一流品牌力的品牌?還是可能會有別的發展模式,比如底層合伙制的滾雪球方法,未來滾出大規模的品牌。
蘭州拉面、沙縣小吃、黃燜雞米飯,由于門店隨處可見,被并稱為三大國民美食。
這幾大國民小吃,長期存在有品類無品牌的現象,在市場呈現三足鼎立格局。其中沙縣小吃成名早,蘭州拉面單品強,黃燜雞米飯加盟易。
近年來,沙縣小吃的淳百味,黃燜雞米飯的楊銘宇,都已經漸漸樹立了品牌形象以及跑出了規模,唯有蘭州拉面這個品類,沒有頭部的品牌和規模企業,相對比較滯后。
在發源地蘭州,對拉面地道的稱呼只有牛肉面者牛大。中國之前的蘭州拉面,90%都是青海化隆人開的。
一個化隆縣,20多萬人卻有1/3的人都在做拉面。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化隆人就把拉面生意推向全國,因為蘭州牛肉面的名氣大,索性都叫蘭州牛肉拉面。
蘭州人創造了牛肉面,卻是青海人把它推向了全國
青海化隆人之所以能把“蘭州拉面”做大做強,與同鄉之間的互幫互助和地方政策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
這是中國人“抱團取暖”的一種體現。每一家面館,都承載著一家人的生計,讓貧困地區的人走出山村來到城市,扎根定居。這是中國社會城市化的一個縮影。
蘭州拉面和沙縣小吃,這兩個國民小吃,一北一南,品類基因都是薄利的。做大這兩個品類的人,分別來自于貧苦人民比較多的兩個縣:青海化隆和福建沙縣。而且,以前基本都是依靠家族、老鄉、朋友之間的合伙做起來的。
沙縣小吃已經用更好的組織方式—福建餐飲合伙制,升級跑出了淳百味這樣更有競爭力的品牌。
企業的組織力,主要來源于人的共識。為什么福州餐飲合伙制近些年發展很厲害,來源于福建人文化上的共識形成很早,組織因勢利導,就完成組織整合了。
而蘭州拉面一直未能形成整合,深層次原因或許與人以及組織力有關。以前很多拉面館在各個地下規則的管理下運營,甚至很多地方劃分了范圍,這一家開了,附近區域就沒人敢再開,否則可能帶來麻煩。
而且,這個品類由于長期涉及到民族食品,有一定的封閉性。這種封閉也影響了真正面對商業公平的市場。
現在看來,以前的這種過時的地下規則已經逐漸被淘汰。傳統拉面館的臟亂差也日漸式微了。但拉面、拌面這些傳統食物,其實是又好吃又有市場認知基礎的,很多人喜歡吃,北方人基本不需要教育,所以市場機會就擺著那里。無論就看誰先找到犀利的單店模型,然后利用好組織力把優勢給發揮出來了。
蘭州拉面這個品類,如果完成了單店模型的驗證后,要面對哪些挑戰和機會呢?
組織的模式怎么做?是資本直營還是合伙制?側重點分別是什么?
無論是直營與資本的結合,還是門店合伙制的方式,在面對蘭州拉面這個品類賽道,其實都可以看到很大機會:
直營加資本的機會,在于做強品牌
市場在蘭州拉面這個品類缺少強品牌,那么做強品牌,有機會獲得高溢價讓企業值錢,讓股權值錢,從資本市場獲得回報。
門店合伙制的機會,在于做大規模
市場在蘭州拉面這個品類缺少規模化整合,做好賺錢和分錢,就有機會用信任撬動規模,讓更多合伙人從消費市場獲得回報。
資本加直營做強蘭州牛肉面的品牌,估值邏輯是什么?機會該怎么把握?
資本介入蘭州拉面這個品類的契機,是看到了購物中心剛好存在這樣的的品類空缺。那么從市場缺口的角度來看,未來就有很大的增量空間。
眼前,各路資本看好陳香貴、馬記永這些品牌的商業模式,以及市場的想象空間,就是因為市場還沒有蘭州拉面的第一品牌。誰能夠跑出來之后真正形成品牌領導力,誰就將在資本市場獲得未來的高溢價。
那么,就看誰先能在資本的加持下,跑出規模了還能跑得快了。因為規模體現行業地位,所以行業第一名就是在資本市場的眼里會很值錢。而增速則體現企業競爭力,能用非常快速的開出很多店,是能體現企業能力的地方。
規模和增速,就是市場主流認可的核心競爭力。
關于資本如何估值這個問題,在一級市場,面對初創的餐飲公司,往往根據市銷率估值。即按照收入規模定價,通常是3至5倍。
不過如果按照目前陳香貴和馬記永的估值來看,資本恐怕給出了超過5倍市銷率的估值,也許資本格外看好創始人和賽道的原因吧。小企業的估值,常常沒有理性探討,尤其是同時很多機構爭搶時,就價高者得。
資本重倉投入蘭州拉面賽道,把握機會的關鍵,就是形象升級+產品組合,提升了盈利能力。
目前將一碗拉面賣到26元還店店排隊,如果能夠持續保持并且發展壯大,資本市場的價值未來可期。對于創始人團隊來說,拿到資本后如何在加速開店的情況下還能保持利潤和品牌力,就是考驗管理和組織能力的問題了。
如果用合伙制的組織來做蘭州牛肉面,機會又在哪里?
個人認為,蘭州拉面這個品類,本身是個極為成熟而且接地氣的成熟賽道。在熱度起來的時候,全國的購物中心目前大部分地方都空缺這個品類,確實會有打造精品門店,有溢價的空間。
但長期來看,高頻剛需接地氣的蘭州拉面,無論怎么增加溢價,未來也都會回歸到產品的本來價值。主流消費群體仍然是高頻剛需的打工族,吃完面就是滿足其對碳水的需求。
所以前期即使以打造品牌的方式拉了產品的定價,未來在市場飽和或者熱度下降的時候,也可能會后繼乏力。
而基層小餐飲門店合伙制的做法,其實生命力異常頑強。充分利用了市場調節機制,進退反而更自如些。
只要改善了傳統拉面館的品牌形象和產品結構,未來也完全有可能做大規模。
福州餐飲合伙制的主流賽道就是小餐飲,國民小吃的情況,越貼地的打法,存活能力越好。
因為這種基層小吃不僅僅是口味的問題,經營者還需要建立和周邊客群的熟悉度,這種熟悉度本身就是復購很重要的來源。
所以門店合伙制的機會,可能在于市場的改造。和淳百味改造沙縣小吃這個賽道一樣,翻牌以前臟亂差的沙縣小吃夫妻老婆店,就是淳百味的拿手絕活。在傳統上優化,弄出好的街邊店模型,保持這個品類該有的煙火氣,復購往往不是太大問題。
然后,再用合伙人的信任關系做出初始的體量,再逐次翻牌以前日漸沒落的小拉面店,用滾動信任雪球的方式,未來還是有很大市場機會的。
蘭州拉面的這次融資熱潮,讓我們看到:
老品類,重新做,正成為餐飲行業一個新的風向標。
無論是否融資,商業模式選擇和組織力才是決定這個品類未來發展壯大的關鍵。
直營加資本做強品牌,是讓企業值錢的模式
基層門店合伙制,是賺錢分錢的模式
餐飲業總體來說,就是一個勞動密集型、非常碎片化和低附加值的行業。想要既賺錢又值錢,是極難做到的,必須有所取舍。
所以想賺什么錢,能賺什么錢,用什么模式賺錢。你想好了嗎?
你在做的品類是有直營結合資本做強品牌的機會?
還是有利用合伙制做大規模的機會呢?
作者:梁律師
-END-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