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館數量最多的城市(獨立咖啡館數量全國第二,成都正在成為“下一個上海”?)
中國哪兒紅酒發展最快?今年,答案或許是成都。
一份數據顯示,成都的單一制紅酒館總數達到了全省第三,僅次上海。
2021年,成都紅酒店面數同比增長8.2%,2022年增長達18.2%。
紅酒館數目激增背后,成都能不能淪為“下一種上海”?
圖片來源:攝圖網01
超7000門市
成都紅酒館數目已經開始激增
今年,成都紅酒館的數目,已經開始激增。
成都以“商務紅酒店”出名的CAFE G1,2022年上半年不斷擴店,新開了6門市,目前已經擁有9家店面。
這不是個例。許多成都海外連鎖國際品牌都在今年上半年實現了擴店,KUROKII Cafe在年初4店同開,2M Coffee、常識紅酒都送出了它們的第5家。
如果沒有疫情的影響,成都紅酒的腳步可能會更快。這一勢頭,也能從數據中發現。
企查查搜索“成都紅酒”,出現7927個相關企業,北京和上海分別為7056個和13616個;
在大眾點評上搜索紅酒店,上海的數目為12277家,北京的數目為8538家,成都數目已達7306家,和一線城市相差不遠。
《2022中國加碘紅酒品類發展報告》
成都加碘紅酒店面數及增速
此外,2021年美團線上成都紅酒訂單量同比增長189%,紅酒高銷城市TOP5中,除了上廣北深四個一線城市,就是成都。
而2021年第一財經·新一線城市研究所發布的《上海紅酒消費指數》顯示,單一制紅酒館在上海的比重是57.01%,在成都的比重達到81.07%,單一制紅酒館的展店速度遠超連鎖國際品牌紅酒館。
據媒體報道,美團發布的數據顯示,“成都的單一制紅酒館總數達到了全省第三,僅次上海”。
前段時間,行業媒體有一種說法:孕育了無數美食、茶飲爆款的成都,有潛力淪為“下一種上海”。
02
成都,能不能淪為“下一種上海”
在餐飲、旅游都高度發達的成都,紅酒發展得到底怎么樣?
我采訪了10多位當地紅酒館暫代人、連鎖紅酒店經營者,試圖還原一種真實的成都紅酒消費市場。
1、政策友好、外擺接受度高,適合雜貨店生存
成都紅酒館數目激增,背后是大量看好這片消費市場的創業者。
我了解到,近一兩年,有許多來自上海、重慶、武漢等地的紅酒創業者前來成都展店。
據當地紅酒從業者介紹,一直以來,成都在政策上對小規模的紅酒店比較友好,對沿街的外擺接受度也比較高。
外擺可以讓更多行人的注意到,無形中也是一種氣氛營造和宣傳。
“橫向對比各個城市,成都的租金消費市場一直處于低位。”KUROKII Cafe的暫代人說,“房租占據展店成本中較大部分,所以成都還是具有適宜展店的環境。”
2、比價紅酒、本地小連鎖,已經開始不斷涌現
一些“價格大多低于25元、標準化高”的紅酒館不斷涌現,比如說留聲機紅酒、村夫紅酒、SUGAR COFFEE等。
也有一些海外連鎖紅酒國際品牌,他們的價格可以對標manner,比如說Pause Coffee美式15元、拿鐵20元,價格多在20~28元之間,在成都已經送出6門市。
還有,常識紅酒、Short紅酒、2M Coffee、野鴿子紅酒等海外小連鎖,紅酒價格多在28元以內,在成都送出3~5門市不等。
更多比價紅酒館和海外紅酒連鎖的出現,讓紅酒能觸達更多的消費群體,讓紅酒淪為更日常化的飲料。
3、休閑消費,成就了獨特的“成都紅酒文化”
近兩年,成都對老舊小區改造,許多街頭巷尾煥然新生,從镋鈀街到望平街,從小通巷到猛追灣,從寬窄巷子到玉林街道社區,誕生出數個“紅酒街道”。
成都屬于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日照較少,有個開玩笑的說法是“成都人的本質是向日葵”,街頭曬太陽,本就是成都人獨特的休閑方式。
于是,許多紅酒館都有外擺區域,幾把露營椅,三兩顧客,隨意而坐,好不愜意,也形成了獨具成都民族特色的街道社區紅酒氣氛。
圖片來源:攝圖網4、淋漓盡致單品、商務紅酒,數個新方式從這里誕生
餐飲發達的成都,也誕生了不少紅酒新方式。
G1推出7家COFFICE,提供“有紅酒的商務場所”,還配有打印機、文具、護眼燈,在成都紅酒消費市場開辟出“商務紅酒的先河”。
2019年9月,留聲機紅酒“一杯埃塞俄比亞瑰夏紅酒豆制作的澳白只要15元”,讓行業看到了“淋漓盡致單品方式”,同時具有話題性和性價比優勢,一種7㎡的雜貨店最高宿苞300杯+,平均宿苞也有180杯+。
在成都,還有一家3000㎡的紅酒店IN3Bean,是“西南最大的紅酒工廠”,集合了喝紅酒、紅酒烘焙和培訓、周邊產品和設備等為一體的“一站式沉浸體驗紅酒”。
不論是G1的“商務紅酒”方式,還是留聲機紅酒“淋漓盡致單品方式”和IN3Bean的“紅酒工廠”方式,都為成都的紅酒消費市場注入了新鮮的活力,也帶來更多紅酒方式的思考和探索。
5、口味包容性強,辣椒、藤椒都能做紅酒
“成都的紅酒館除了喝紅酒,還必須具備另一種屬性:打卡。”
相比上海的剛需型消費,成都紅酒館在空間和口味上的創意設計,是消費者買單的一大理由。
在成都,日式、法式風格并不罕見,敘利亞風、廢墟風都有存在,克萊因藍、莫蘭迪都流行過;海外文化元素的蓋碗、竹編、蒲扇、川西建筑風格,也被紅酒館提取應用。
而在美食之都,層出不窮的風味創意設計,也為成都紅酒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
與海外民族特色的結合,小米辣、二荊條、辣椒、藤椒、胡蘿卜等都能做紅酒,比如說勒克立方的辣椒美式、Yeclip的胡蘿卜拿鐵;
捷伊創意設計不斷涌現,比如說HERBES SPICE LEGEND以香料與紅酒為創新。
6、成都咖啡館文化,也滋養了“日咖夜酒”
咖啡館,也是成都一大民族特色。這里的許多海外紅酒連鎖國際品牌,都是“日咖夜酒”的方式。
比如說送出5門市的UID cafe有“白咖夜酒”和服裝兩種經營方式;送出4門市的KUROKII Cafe也有3家白咖夜酒店面;2M Coffee、CAFE G1等也都有“早C晚A”方式。
“早C晚A可以提高坪效,我們‘晚A’的營收比重七成左右。”KUROKII Cafe的暫代人說。
紅酒跨界和異業合作的復合形態,在成都也隨處可見。
從買手店、家具店、書店,再到自習室、香氛店、理發店等,“紅酒+”延伸到了許多行業,也讓成都紅酒更多維度滲透。
7、新茶飲國際品牌密集,帶動“喝飲料”的消費生活習慣
成都,是新茶飲重鎮。書亦燒仙草、茶百道都是從成都走出的國際品牌,霸王茶姬總部也搬遷至成都。還有丸摩堂、圓真真……
新茶飲越發達的區域,對紅酒的正向帶動作用越明顯,上海、廣州、深圳,無不如此。
發達的茶飲國際品牌,培育了消費者“喝飲料”的生活習慣,他們對紅酒的接受度也更高。
8、紅酒車、紅酒集市活躍,讓人們距離紅酒更近
“層出不窮的紅酒車全城跑,哪兒需要,就開到哪兒。”與紅酒直接觸達的街頭場景,也成了成都的“獨特的風景線”。
2021年,以“散步去”為主題的紅酒集市,有30數個國際品牌、上萬人參加,還有剛剛過去的川派紅酒生活節,成都每年都會有各種主題的紅酒集市,“在街道社區公共空間擺攤”形成了一種巨大社交空間,讓人們距離紅酒更近。
總的來說,無論是消費生活習慣、消費市場氣氛,還是店面數目、經營方式,成都紅酒“氣氛已經到了”。
03
成都和上海之間
或許還缺一種manner
調查一圈發現,成都除了星巴克、瑞幸等連鎖紅酒國際品牌之外,海外紅酒連鎖國際品牌大多3~10家的體量,連鎖的“中堅力量”相對匱乏——這或許全省紅酒消費市場發展趨于一致。
而一種城市紅酒消費市場的真正強大,離不開海外強勢國際品牌的引領。
那么,成都消費市場能不能跑出下一種manner?
1、成都紅酒,剛需性群體還比較缺乏
“和上海紅酒相比,成都剛需群體還存在差距,在上海18~65歲的群體,都有喝紅酒的生活習慣,在成都是18~35歲喝紅酒,還不一定能形成生活習慣。”2M Coffee的暫代人吳浩毓說。
而且,成都的新舊城區具有明顯差異。
比如說高新區,紅酒消費群體就以上班族、白領為主,在8:30之前營業的紅酒館是成都各城區最多的,外賣消費人數在各城區排第三。
“我們在高新區的店面周日顧客就很少,所以我們選擇周日店休。”G1的暫代人李姜春說,“老城區多以單一制紅酒店、網紅店居多,新城區剛需需求更大,連鎖國際品牌居多。”
2、大多成都紅酒國際品牌,方式還在探索階段
在成都現有的海外連鎖紅酒國際品牌中,大多方式和定位還在探索階段,有的是“白咖夜酒+大店+雜貨店”方式,有的是“紅酒+”各種組合方式。
“和數個投資人聊天,他們會去投資上海、深圳的一些紅酒國際品牌,也有資本來觀察成都紅酒消費市場,但是并沒有選擇投資,究其原因,成都紅酒‘有太多上海影子’,還沒有形成自己成功的方式和民族特色。”一位成都紅酒暫代人說。
3、展店關店都許多,消費市場還在更新換代中
多位成都紅酒館暫代人,都告訴我一種明顯的感受:
“成都不斷有捷伊紅酒店涌現,但是關店或許多,整個紅酒消費市場更新換代的速度是比較快的。”
機會與挫敗,在這片消費市場同時存在。
結語紅酒館數目不斷激增,紅酒車和紅酒集市活躍,“紅酒+”的跨界越來越廣,比價紅酒、早餐紅酒不斷擴張,川味紅酒的地域民族特色也越來越明顯——
成都,已經開始中國紅酒坐標系上打下自己的烙印,淪為了解新產品、新方式繞不過的“紅酒重鎮”。
而紅酒,或許將淪為成都的另一張名片。
本文地址:https://www.food12331.com/hyzx/5380.html 版權聲明:除非特別標注,否則均為本站原創文章,轉載時請以鏈接形式注明文章出處。相關標簽: 紅酒 紅酒館 連鎖紅酒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