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觀察 | 預制菜能否占領家庭餐桌

買菜、洗菜、切菜到炒菜,整個流程耗時少則幾十分鐘,多則數個小時,這是傳統的做飯流程。撕開包裝,直接下鍋,最短只需幾分鐘,頗為復雜的菜式就能端上桌,這是預制菜的做飯流程。
當加快的生活速度遇上精致的生活需求,便跑出了預制菜的大風口。既要做得快,又要吃得好,預制菜能占領家庭餐桌嗎?
資料圖片:預制菜讓“廚藝小白”省去了配菜環節。預制菜“風頭”正盛所謂預制菜、半成品菜,是指已經在工廠洗好、切好、搭配好甚至已經做好了的菜式,然后采取冷凍或真空包裝保存,消費者購買后只需要加熱,或通過預制菜包裝里的料包組合進行簡單的烹飪,短時間內就能做出的菜品。
預制菜有多受歡迎?數據顯示,自今年1月20日以來,1-2人小包裝半成品菜成交額同比增長了3.5倍;春節期間,某網購平臺公布的十大新年貨數據顯示,預制菜的銷量同比增長16倍。除了面向消費者的零售渠道,真正讓預制菜崛起的市場是餐飲連鎖機構和外賣產業,市場份額占比高達八成。
廣闊的市場空間,吸引越來越多的預制菜企業應運而生。截至目前,我國共有超過6.9萬家預制菜相關企業,預制菜行業市場規模從2017年的約1000億元增長至去年的約2600億元,今年仍保持上漲勢頭。
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也出現了“預制菜行業第一股”。今年4月份味知香上市,股價最高漲幅近400%,市值超過130億元,市盈率超過100倍。此外,一些知名的餐飲機構和生鮮業巨頭也加入賽道,紛紛推出系列預制菜產品,開設預制菜專區,可見資本對于這個高增長的千億元市場的看好,以及食品工業化浪潮的期待。
難以解決的口味難題雖然預制菜行業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與消費習慣,但仍面臨著一些挑戰。
眾多周知,很多西餐都有一套可量化、精準化的烹飪體系,只要按照食譜控制好溫度、時間長短、成熟度、調料比例,烹飪出一頓美味佳肴不是問題。但是,中餐量化后的質感是無法和現場烹制相比的,因為新鮮度變了。長久以來,國人的飲食習慣就是追求“鮮”,以主食為例,即便是五谷雜糧,也講究“新米、新面”。凍貨、存貨、工業化出品的預制菜,至今仍被一些消費者拒之門外。
求“鮮”之余,國人吃飯還講究“鍋氣”,這種誕生于后廚、看不到又摸不著的概念,一直存于國人的內心。即便是預制菜的忠實消費者被問到菜品口感如何時,給出的答案也是與剛出鍋的菜品難以相比,飽腹尚可。
此外,中餐的口味有著極大的不確定性,拿簡單的番茄炒蛋來說,就有“南甜北咸”的差別。即便是同一地區,口味也可能不一樣。比如魚香肉絲,在四川省內,味道也有所區別。這種口味上的多樣性與不確定性,影響了預制菜企業的規模化擴張。
亟待跨越三重“大山”國人對吃的高要求、中餐菜式的特性,使得預制菜企業的天花板,或許并不如預期的那樣高。放眼未來,預制菜行業的發展亟待跨越三重“大山”。
首先是同行競爭。對于初入預制菜賽道的企業來說,要面臨自建中央廚房、品牌打造、渠道拓展等一系列問題,在同行扎堆入局的行業背景之下,想完成從“0”到“1”的跨越,成功率并不高。
其次是市場覆蓋。由于我國南北跨域較大,菜系多,種類繁雜,預制菜企業帶有明顯的地域性標簽,至今難以推出超級單品和全國性的行業龍頭,無法實現全國市場的全覆蓋。
第三是菜品保鮮。由于預制菜需要保持“新鮮”的競爭優勢,因此,對于冷鏈運輸要求極高,銷售范圍只能輻射企業設立的中央廚房周圍地區,這也限制了預制菜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目前來看,雖然預制菜興起背后的需求確實存在,但在短時間內,很難針對行業發展痛點迅速做出調整與改變。隨著食品工業化和標準化的發展,預制菜能否稱霸餐桌,讓我們拭目以待。
END文:蔡春輝
編輯:李藝菲
校對:于瀟楓
審核:葉冬
讓家庭健康產業惠及4.94億中國家庭
推薦關注
中國家庭報 ,贊 8健康飲食也要注意“男女有別”
2021-05-13
聚焦現實題材 打造“百歲幼兒園”
2021-05-12
4.9416億戶!
2021-05-11
大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為何低于中小學生
2021-05-10
情侶在一起時間長了,真的會變“夫妻相”嗎?
2021-05-09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