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蘭現在在做什么(坑過張蘭的資本圈,咋又讓中國餐飲心動了?)
背靠全球最大的面包子公司,達美樂中國即將沖擊港交所。
頭圖來源:攝圖網繼去年3月招股失靈后,達勢股份近日再度更新了招股。作為全球最大面包子公司達美樂的中國授權經銷商,達勢股份堅定的上市之心,或與禽流感下艱難求生有關。
去年8月份,達美樂的意大利授權經銷商提出申請了破產,其原因是禽流感之下,子公司現金已然耗盡。達勢股份面對的情況也不容樂觀。
最近三年多,進入中國消費市場25年的達美樂已經虧掉了10.22億。
餐飲行業的大環境也正在改變。
自從2020年,西貝老總賈國龍喊出西貝賬上的現金撐不過三個月后,餐飲行業已經開始集體反思。
“過去,餐飲行業對民資消費市場并不關注,一家較為火爆的店,年收入上百萬,對于餐飲老板來說也夠了。”一位餐飲行業創業者表示,“他們普遍對規模化、民資化沒有興趣。”
隨著海底撈的上市,張勇晉級新加坡首富,情況已經開始改變。
“這在餐飲行業確實引發了不小的震動,很多餐飲同行們已經開始躍躍欲試,希望能在民資消費市場分一杯羹。”上述創業者直言。
除了達美樂,七欣天、小城鎮基、楊國福、撈王、紅茶、同鄉雞都已經開始試水民資消費市場。
中國餐飲工程項目,要集體闖關二級消費市場了。
01
外來的面包
能喂飽中國食客嗎?
2000年前后,面包在中國消費市場還算一個高端飲食。當時,必勝客強勢占領中國消費市場,一批白領精英坐在必勝客的玻璃櫥窗后,嘗鮮海外來的味道——這是新中產的滋味。
面包的香甜,加之海外飲食文化的入侵,不僅火了必勝客,也讓面包這個產品線在中國消費市場徹底崛起。
1997年,達美樂也進入中國消費市場。之后,其已經開始收購美樂比薩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的授權經營權,又在2017年將經營區域擴大至整個內地以及香港、澳門地區。
但由于必勝客先入為主,以單一產品線打天下的達美樂想要反超,難度不小。
圖片來源:浙商證券
浙商證券研報表明,目前國內面包消費市場占有率占比第一的國際品牌仍是百勝中國旗下的必勝客。從2017年已經開始,達美樂奮起直追,到如今,其店面數量與消費市場占有率,仍與必勝客相去甚遠。
資料表明,中國面包消費市場高度集中,按2021年收益計算,前五名國際品牌共占據了51.6%的消費市場占有率。其中,排在第一的是必勝客,一家的消費市場占有率就達37.4%。排在第二的是中國本土連鎖餐飲——尊寶比薩,消費市場占有率為6%。
達美樂中國排名第三,2021年該國際品牌收益為1.6億,店面數量為468家,消費市場占有率為4.4%。
為了更好的對抗競爭,達美樂的展店速度也在加快。從2019年到2021年,達美樂的店面數從188家增加至468家,三年復合年增長率為35.53%,并于2022年6月30日前進一步增加至508家。
展店也給達美樂帶去了巨大的成本壓力。2019年至2021年,達美樂中國分別實現營收8.36億、11.04億、16.11億。凈虧損分別為1.82億、2.74億、4.71億。
對于持續虧損的其原因,達美樂中國于招股中解釋稱,主要由于子公司將大量初始投資用以推動店面網絡的快速增長,而新店初期并不盈利,需要時間提高銷售額及收回展店成本。
更值得一提的是,達美樂進入中國后,提出“30分鐘內送達”的承諾,為其帶去巨大的成本。為此,每一家達美樂店面都配備了專職外送賽手,并透過智能訂單調度系統保證準時。
截至去年上半年末,達美樂中國旗下的專職賽手數量達到6500人。此外,子公司還有9705名兼職員工,其中包括不少外包賽手。
數據表明,從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達美樂中國的員工薪酬開支分別為3.36億、4.69億、7.03億、3.37億,分別占到子公司同期總營收的40.1%、42.5%、43.7%、37.1%。其中,子公司聘用外包賽手產生的員工薪酬開支分別為2360多萬元、3140多萬元、4630多萬元及2030多萬元。
達美樂迫切的上市需求,除了禽流感和盈利壓力,還有一個重要其原因是達美樂中國的授權經營權僅到2027 年的6月份。留給達美樂中國的時間已不到5年。而與達美樂一起焦慮的,還有中國餐飲行業。
02
二級消費市場,中國餐飲行業跳不過的龍門陣
除了達美樂想要借助民資消費市場度過艱難時刻,七欣天、小城鎮基、楊國福、撈王、紅茶、同鄉雞也紛紛開啟了上市康莊大道。
這條路,很難走。
據港交所最新披露,餐飲國際品牌紅茶咖啡店的上市提出申報材料“失靈”。這已是紅茶咖啡店第三次遞表、第二次透過研訊后招股再度失靈。
老娘舅、小城鎮基、楊國福、同鄉雞等此前公布擬登陸民資消費市場的法式餐飲國際品牌,他們的上市環節多處于“卡殼”階段,進展緩慢或停滯不前。
作為國內初生代網紅咖啡店代表,紅茶咖啡店的IPO康莊大道可謂一波三折。2021年3月,紅茶咖啡店首次提交上市提出申請,擬在香港主板上市。因財務數據單位錯誤、“流動負債總額”寫成了“流動資產總額”等錯誤,六個月后該版本的上市提出申請自動失靈。
半年后,紅茶咖啡店再度提交上市提出申請,并在去年3月7日披露了透過上市研訊的招股,但提出申報材料又一次失靈。
但到了2022年4月7日招股再度失靈。一天后,紅茶咖啡店第三次提交了招股,并于三天后透過研訊,沒想到時隔6個月會再度失靈。
紅茶上市康莊大道不順,與其不穩定的經營業績有關。
招股表明,2019年—2021年,紅茶咖啡店營收分別為17.36億、15.69億和22.93億;凈利潤分別為1.06億、-5526.2多萬元和1.14億;毛利率分別為6.11%、-3.51%和4.97%。同時段調整后毛利率分別為6.1%、-0.7%和6%,低于8%—10%的行業平均水平。
最說明餐館火爆程度的指標——翻劉審禮也在下滑。紅茶集團2018年、2019年的翻劉審禮分別為3.48次/天、3.34次/天。而在2020年、2021年,受禽流感影響,其翻劉審禮分別為2.62次/天、2.92次/天。
紅茶之外,不少餐飲行業的上市進程均為失靈。
去年7月25日,港交所官網表明,由于六個月內未透過研訊,小城鎮基的IPO提出申請狀態已轉為“失靈”。之后的7月30日,小城鎮基再度提交上市提出申請。去年9月,楊國福在港交所的上市提出申報材料也表明“失靈”,目前已無法正常查看或下載,IPO進程阻滯。
沖擊A股的餐飲行業同樣艱難。
距離對賭協議約定的最終期限還剩一個多月,老娘舅算著時間提交了上市材料。2021年,禽流感中掙扎一年后,其凈利潤雖出現回升,仍不及2019年水平。
另一邊,同樣沖刺A股的同鄉雞情況也不理想。2019-2021年,同鄉雞營收規模由28.59億擴張至43.93億,2020、2021年分別同比增長20.8%、27.18%,盈利能力方面,2019-2022H1,同鄉雞的毛利率從19.02%持續下滑至16.47%。
由于A股主板審核周期更長、條件更嚴格,老娘舅、同鄉雞面臨的上市難度更大。
此外,這兩個工程項目一個共同點就在于,地域限制較為明顯。由于我國地域遼闊,“千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導致法式餐飲的口味眾多,法式快餐難以走向全國。老娘舅、同鄉雞和小城鎮基等法式快餐國際品牌雖紛紛謀求上市,但區域性均較為明顯。
大批餐飲行業紛紛欲求民資一躍,很大程度上是不少餐飲行業經歷一波暫停營業與客流下滑的經營滑鐵盧下,求民資加持的,就是希望透過民資付出,增加自身抗風險能力,預防資金鏈斷裂、投資收益吃緊的情況。
03
民資和餐企的“愛恨情仇”
中國餐飲行業每一次上市潮,都與社會經濟環境相關。如果追溯第一波上市潮,還要回溯到2008年金融危機前后。當時,包括臺塑集團一批工程項目已經開始融資,謀求上市。
當時以全聚德、小肥羊、湘鄂情等在內的一批老牌餐飲行業先后上市。之后的時光中,小南國等新晉高端餐飲國際品牌已經開始奔赴二級消費市場。
但成功者仍是少數,大部分餐企主動或被動中止IPO,停在了IPO門口,如狗不理、臺塑集團、金錢豹等。即便今日風光無兩的九毛九,上市旅程也頗為坎坷,曾在2年的上市準備后主動終止IPO。
在成功背后,有大量被雪藏的事例。臺塑集團和張蘭,就是一個典型事例。
如今,張蘭在直播間賣酸辣粉時,也不忘罵“海外金融流氓”。
為了引入民資,張蘭與鼎暉簽訂了對賭協議,從而拿到了2億投資,但協議中約定,臺塑集團需要在2012年完成IPO。之后,臺塑集團無緣國內IPO,想要沖擊A股也一波三折。無奈之下,張蘭低價將股份賣給了CVC,也導致她喪失了臺塑集團的控制權。
與其相似的事例不少,比如,同樣被CVC割韭菜的大娘水餃。
餐飲工程項目對民資有了天然的防備心。
另外,餐飲工程項目天然的商業模式就是高投資收益,如果不進行大規模擴張,對資金的渴求并不強烈。
一個死守小區門口幾十年的鹵味店,年收入上百萬非常正常。反而是在擴張時,第二店的收入普遍沒有第一家店好,甚至是虧損的。
小富即安,也是餐飲工程項目創始人普遍的狀態。
“餐飲工程項目本來就對民資化興趣不大。另外,二級消費市場對于餐飲行業的準入門檻十分高。”上述創業者介紹。
從民資角度看,A股以機構投資者為主,比如黑石這樣的機構,超過10億美元才能建倉,而餐飲行業早幾年利潤達到3、5個億就能進百強企業,但卻遠遠達不到民資消費市場的要求,這也導致了創業者并不關注這個行業。
另一個其原因是,西餐很難標準化。中國這樣的餐飲大國之所以沒有走出“麥當勞”,最主要的其原因是西餐很難標準化,可規模化的程度低。
“我們也看過一些餐飲工程項目,如果非常頭部,他們根本不需要投資。將我們拒之門外也是常識。”北京一位專門投向消費的基金合伙人告訴節點財經。“作為消費市場規模大,企業規模小的低集中度行業,餐飲行業一直以高汰換、低標準化著稱,民資向來對這類缺乏快速成長性的標的子公司避之不及。”
直到禽流感到來,這種“互不理睬”的格局悄然改變。
首先是海底撈的成功上市,讓更多這一產品線的工程項目看到了登陸民資消費市場的曙光。
海底撈上市后,總市值一度突破1844億港元,這一體量,已經超過了太古地產、龍湖集團、恒基地產等地產巨頭企業。緊接著,九毛九登陸A股,這家發跡于海口的小面館,在上市的首日股價暴漲56%,靜態市盈率估值已經高達113倍,超過了此前86倍估值的海底撈。
“海底撈和九毛九成功上市,在餐飲行業內引發了極大的震動。”上述創業者表示。
2020年,一場禽流感,長時間,大面積關店,讓原來號稱永不上市的西貝已經開始籌備上市康莊大道。
賈國龍表示,西貝計劃在2026年上市,目前正按照A股要求準備IPO,“因為過往3年禽流感影響導致西貝的營收數據不好看,我們想用2023年至2025年的報表。”從“永不上市”到如今的計劃上市,賈國龍解釋,禽流感改變了他的一些認知。“其實餐飲是投資收益行業,遇到大災大難還是很脆弱的。(餐飲行業)能有股權融資的話,民資結構就會變得更好。”
餐飲行業再一次向著民資消費市場發起沖擊。下一個海底撈和九毛九,或許正在路上。
本文地址:https://www.food12331.com/hyzx/7319.html 版權聲明:除非特別標注,否則均為本站原創文章,轉載時請以鏈接形式注明文章出處。 本文轉載自:網絡整理相關標簽: 小城鎮基 七欣天 達美樂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